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w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基于此,主要从问题的引领、活动的设计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等三个方面入手,树立学生对事物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从大量的事实中寻找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形成理性认识,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理性思维;初中生物;输送血液;心脏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87-02
  在网络高度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初中生如何正确面对社会,面对网络信息,如何阐释关于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呢?在高中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必然要求教师在初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刻不容缓。
  理性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是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方向明确、有充分的事实或理论依据、有推理和论证的过程三个基本特征。下面笔者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教学为例,分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一、问题引领,明确思维方向
  理性思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问题引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思维,以减少思维与探究的盲目性。
  例如,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通过课件为学生播放心跳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现生命的美妙心跳声正是来自我们的心脏,心脏为什么会发出这些美妙的声音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心脏的结构。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会想到用实验来探究心脏的内部结构。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顺利地找到心脏的各个结构,笔者首先展示了猪的心脏的正面观和背面观,引导学生观察、识别心脏的各个方位。接下来,笔者和学生一起举起左手,分析心脏的左右侧,帮助学生形成心脏有左右之分的概念,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设计活动,获取感性认识
  理性思维是有目的的,它总是指向于解决某个问题或某个任务。学生的理性思维要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实践活动越深入,获得感性材料越多,学生就越有机会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从而发现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形成反映事物本质联系的理性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应体现理性思维过程,初中生的思维基本上还处于感性阶段,而形成理性思维的判断推理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感性材料。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
  1.提供感性材料
  本案例中学生已对心脏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但其认识与事实有所不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给予学生实证,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去感知,获取支撑理性认识的证据。在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心脏结构模型、心脏工作原理模型两个模型;猪心脏实物正面观、背面观和猪心脏瓣膜等三张照片;猪心脏摸捏血管感受和注水实验两个视频;等等,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形成概念提供实证。
  2.设计实践活动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大量的事实性知识,为进一步建构概念、总结规律奠定基础。本教学案例设计了四个“寻找”活动。
  [活动一]观模型,找心脏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观察心脏的模型,完成以下三个问题的解答。
  (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它具有什么功能?
  (2)心脏由哪几个腔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心脏四个腔的心壁厚薄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观视频,找血管类型。
  教师提供“课前兴趣小组同学摸捏与心脏相连的四根血管,并说出血管的特点”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根据视频中同学的描述,说出与心脏相连血管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请写出与心脏各个腔相连的血管。
  [活动三]观视频,找血流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兴趣小组录制的往四条血管中注水的实验视频,并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如表1)。
  [活动四]观模型,找血流路线。
  由于心脏工作原理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这个理解难点,教师课前指导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模拟心脏工作的模型(如图1)。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挤压“心房”和“心室”,让学生仔细观看模型中的液体——“血液”的流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血液在心脏与血管中的两条血流路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路线,很快就写出了左右两条血流路线,并进一步概括出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通过模型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使难点知识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三、运用科学方法,形成理性认识,培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的特点是注重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从个体中总结一般的规律。也就是说,在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比较等方法,找出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形成理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概括、综合形成理性认识。
  例如,本案例的“活动二:观视频,找血管类型”,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与心脏相连血管有两种类型,而是先给视频材料,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上节课学过的血管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对比,判断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的类型,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动脉与静脉的区别在于血流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判断血液在血管与心脏中流动的方向。
  在“活动三:观视频,找血流方向”中,当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结果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规律的表象,即“从上腔静脉和肺静脉注水,分别从肺动脉和主动脉流出,而从肺动脉和主动脉注水,仍然从原路回来”,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再出示猪心脏的瓣膜,让学生观察瓣膜的结构,从而推理出瓣膜具有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点。
  综上可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的引领、活动的实践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等手段,树立学生对事物的质疑意识,使学生学会批判地看待问题,学会从大量的事实中寻找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形成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一节为例,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组、设计、加工,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关键词]重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87-02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内容是将初中生物教材的知识
[摘 要]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为例,从实验探究、设置问题情境及构建思维导图三个方面阐述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关键词]科学思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科学素养[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9-0090-02《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
[摘 要]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生长点,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有效教学策略,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有效教学手段,通过学情分析确定有效学习活动,能达成有效教学.[关键词]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作用[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08-02教育的對象是学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是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舞台
[摘 要]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能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学习数学之乐趣.[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乐趣[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11-0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
[摘 要]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如何科学设计概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在概念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设计;反思[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12-02《幂函数》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幂函数的概念、幂函数的性质.教学重点是引入幂函数的概念,认识幂函数,抽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研究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培养[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20-02鉴于数学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日常数学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教师对核心素养给予充分的重视,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择机逐步培养.本文通过一个课堂教学案
[摘 要]在任务完成中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是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培育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关键词]核心素养;问题意识;方程的根;函数零点[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23-02核心素養的培养不同于解题技巧的训练,后者可以通过反复的机械训练来达成,核心素养养成则需要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积
[摘 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征,基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教学设计,谈谈常规物理课堂的精准教学,精准教学在常规课堂上要体现七个环节。[关键词]精准教学;教学建议;通电导线;磁场;力[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46-02精准教学(Precision Instruction,PI)由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
[摘 要]在现行的高考复习体系下,高三师生越来越倚重教学参考书、学案,并按照上面的内容进行复习,如此便可不用费心钻研,省心省力,而教材则被束之高阁。但教材才是复习的根本,教师只有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高考备考效率。[关键词]教材内涵;备考效率;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
[摘 要]以“有丝分裂”的教学为例介绍如何运用信息加工理论设计整合教材图表生成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基本流程,从中揭示学生运用图表生成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心理过程,为教师优化生物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整合教材图表生成生物学概念,落实教学目标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信息加工理论;教材图表;生物学概念[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7-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