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相似原则演变的思考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afasaasassa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信托“相似原则”的完善与延伸,对于我国相关立法完善有重要借鉴意義,在保证公益信托财产的有效利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同时也应达到一定的社会公益效益达到一种法与益的平衡。
  关键词:公益信托;相似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2.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4-0237-01
  作者简介:刘贤铮(1991-),男,山东单县人,硕士,2015年6月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侦查学专业,研究方向:民商法。
  一、公益信托相似原则的起源
  公益信托“相似原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法查士丁尼法典中,主要在财产遗赠中被广泛引用:当财产遗赠开始以后,为保护遗赠人的意愿,在该原始意思不能实现时,适用于其他目的以保证遗赠人的意愿得以延续,而不是将遗赠财产返还或开始继承。其法理类似于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不能将遗赠人用于慈善目的的财产用于其他目的产生继承等类似行为。其实质是在遗赠人意愿无法实现的前提下,对其意愿进行解释和执行的同时要让社会公益得以延续。
  二、相似原则的发展与延伸
  19世纪后期的美国“相似原则”得以延续发展,20世纪30年代颁布的《信托法重述》中对其进行了解释和延伸。20世纪中后期,陆续通过的《信托法重述二、三》,“相似原则”得以进一步发展,前期,该原则在美国的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同上其适用有三个要素:1、设立信托人的目的是在于设立公益的慈善的信托,2、财产信托人有一个更加广义的慈善或者公益的意思表示,在这两个前提要素下达成第3种要素中的任意一种情形可适用该原则,也就是:①不可能②不合理③不合法。至《信托法重述三》的出台其第三个要素的三种情况又再一次得以扩大解释,即④有剩余又浪费。“相似原则”在美国发展的中后期,对于第2要素的普遍慈善意愿的证明要求进一步变革,即证明责任倒置,由反对适用“相似原则”的一方证明信托当事人不具有第2要素的普遍慈善意愿。在司法实践中,会发现很少有当事人会设立如此反对的条款,这样一来,普遍的慈善意愿就成为了一般情况,而是更加自由,一种尽可能的接近原始目的即可。
  三、我国近似原则立法的问题
  在我国相关立法中未见相似原则这一术语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相似原则是对原有设立人的主观目的的改变,但是其效果却是对当事人公益目地的一种延伸和尊重。在我国信托以及慈善公益有关法律规定中的相关内容,无论是信托情形改变的处理、信托终止情形下财产的处理;捐赠协议变更用途的处理;慈善项目终止后的解决办法均未体现“相似原则”这一概念。
  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无法延伸适用“相似原则”,相比之下美国的有关法律适用却有宽广的范围,其适用不仅体现在慈善信托,在慈善捐赠方面也适用。而我国在慈善信托以及基金会领域的“相似原则”却无法延伸适用,只是零星规定在一定范围延伸适用。例如,当满足以下两个前提条件下:①当信托在当事人之间设立之后,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信托不能继续。②此类慈善公益信托中止后,信托财产没有法律上的归属人或此类归属本身就是慈善公益的不特定公众;又如在基金设立后,本身有自己的宗义,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不全面;而在《慈善法》方面的规定更是模棱两可,对于具体情况没有分别解释说明,只是笼统的规定了类似的规定,更加无法看见类似于美国背离原则的规定了。
  四、相似原则的立法建议
  我国相关法律应确立相似原则这一法律概念,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应有明确的体现,涉及到公益性质的慈善捐赠,在公益信托方面或者基金会方面,非营利社团法人如果从事公益捐赠,从事慈善活动均可适用相似原则。在此基础上,让立法和公益慈善事业相互促进以立法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保证其运行已达到社会公益的社会效果,在社会进程中不断完善以延伸其适用范围。
  其次,全面具体的加以规定。对于慈善信托而言,当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信托无法继续时,对于多种客观情况,相关法律法规应作明确规定,以应对于实践出现的多种情形。如在信托终止的情形下,相关规定不应仅仅限于当前法律规定的信托财产没有法律上的归属人和此类归属本身就是慈善公益的不特定公众,这两种情形也因该考虑,即虽存在信托财产的权利人,但由于客观原因而信托权利无法确认或无法受领该财产的情形。
  最后,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完善信托“相似原则”内容的基础上,引入美国信托原则的精神,将美国的的原则适用证明责任倒置的立法精神加以体现,尤其是在对公益财产以及信托投资管理问题方面应明确,一方面保证该类财产的有效利用,一方面要达到一定的社会公益效益,这也是尊重当事人意愿的一种体现。
  [ 参 考 文 献 ]
  [1]李喜燕.慈善信托近似原则在美国立法中的发展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13(3):47-61.
  [2]张淳.信托期间:信托法态度[J].社会科学,2015(11):111-120.
其他文献
198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杨柳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临床、教学、科研一线工作.2001年赴美国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并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马萨诸塞州眼耳医院做访问学者,参
摘 要: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不可否认意思自治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民法的制度的建设以及对经济建设的推动,笔者通过了解德国与中国法律行为的异同更好的学习法律行为并就此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关键词:意思自治下的德国法律行为;意思自治原则下中国法律行为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4-0230-01  作者简介:李金平(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手段的革新,为了帮助社会中存在的弱势群体,经过不断的努力研发出了声控轮椅.声控轮椅适用于残疾人、偏瘫类病人、体弱老人等移动难、使用手动
摘 要:近年来,药品安全风险作为风险社会中具体存在的风险,严重威脅着现代人们的生活,运用风险刑法理论防控药品安全风险已成为必然。本文将会从四个角度讨论药品安全的风险刑法保护,主要是风险预防即药品安全法益的前置保护、风险控制即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防控、风险分配即药品安全风险的合理分配以及药品安全风险的刑法保护限度方面,探讨风险刑法理论对药品安全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风险社会;药品安全;刑法保护 
[摘 要]文章从数控专业教学实践改革方面,探讨中职教育数控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分析了中等职业数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要抓好的几项基础建设。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数控专业 实践教学     数控技术作为当今高速发展的一门先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加工制造业。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这迫切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出大量的在一线从事数控加工的技术工人。这样对我们从事中
摘 要:在深化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准确地定位政府在经济法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干预经济法的权利。文章通过对基于经济法权利干预政府角色定位的意义、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将经济法干预法制化等方面探究,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4-0231-01  一、引言  经济法满足现代社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感到很吃力,对一些定理、公式、原理常常感到不好理解,在应用的时候也就不能得心应手。日久天长,对这一科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学习效果也不会太好。本文就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 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5349(2016)15-0184-01  第一,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好学
[摘要]建筑力学是高职学生学习建筑结构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但由于该门课程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难尽如人意,因此亟需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试图从笔者教学经验出发,就如何提高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关键词]建筑力学 高职 教学    一、 建筑力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学习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积极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