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及青少年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对侧冠状窦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对侧冠状窦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提高临床医师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对侧冠状窦的认识。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收治的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对侧冠状窦患儿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0.1±5.6)岁。所有患儿均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体表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心脏多层螺旋CT检查;大于6岁病例行平板运动心电图检查。

结果

11例病例经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窦5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6例。11例中5例有运动性晕厥,其中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窦4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1例,病变冠状动脉均为主动脉壁内走行;晕厥后24 h内CK-MB、肌钙蛋白I均有明显增高,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该5例晕厥病例全部行冠状动脉去顶手术,其余6例未手术处理冠脉病变,予限制体育活动,严密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儿未再出现运动后晕厥及胸痛表现,无提示心肌缺血的检查结果出现。

结论

部分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对侧冠状窦的病例可导致运动性心源性晕厥,对运动后晕厥或胸痛的青少年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仔细观察冠状动脉的起源及走行情况。一旦确诊应避免剧烈活动,对于合并冠状动脉壁内走行及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定量多模态MR对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效能,并与定性分析比较.方法 回顾性研究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MR和功能成像检查.对常规MR检查
导丝是介入医学工程器械的基础器械之一,是将治疗器械送到指定病变部位的输送器械,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的顺利与否.文章就医用不同金属材质的特点与应用、导丝类型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狭窄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影像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颅内动脉HR-MRI检查,按照斑块与缺血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