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青藤碱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和PANC-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0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盐酸青藤碱(SH)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将胰腺癌CFPAC-1和PANC-1细胞株各分为3组。不使用SH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使用0.50 mmol/L和0.25 mmol/L浓度SH处理的细胞为实验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伤口愈合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中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Graphpad Prism 5.01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CCK-8实验CFPAC-1和PANC-1细胞0.50 mmol/L、0.25 mmol/L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24 h和48 h对细胞的增殖均产生了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3.97±3.31)%比(11.35±3.06)%,t=2.796,P<0.05;(31.62±3.30)%比(15.71±3.12)%,t=3.496,P<0.05;(36.09±3.64)%比(20.96±3.58)%,t=2.949,P<0.05;(44.80±3.90)%比(20.65±3.53)%,t=4.586,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CFPPAC-1和PANC-1 0.50 mmol/L、0.25 mmol/L组菌落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13.67±0.88比49.33±2.33,t= 14.300,P<0.01;23.33±4.91比96.67±8.82,t=7.291,P<0.01;28.00±1.15比49.33±2.33,t=8.194,P<0.01;50.67±5.21比96.67±8.82,t=4.427,P<0.05)。伤痕愈合实验CFPPAC-1和PANC-1 0.50 mmol/L、0.25 mmol/L组迁移率均低于空白对照组[(25.33±1.63)%比(60.08±1.65)%,t=14.930,P<0.01,(37.55±2.69)%比(79.01±2.26)%,t=11.813,P<0.01,(42.49±2.05)%比(60.08±1.65)%,t=6.679,P<0.01,(51.67±2.36)%比(79.01±2.26)%,t=8.354,P<0.01)]。Transwell实验CFPPAC-1和PANC-1 0.50 mmol/L、0.25 mmol/L组透膜个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44.33±4.48)个比(122.30±5.04)个,t=11.561,P<0.01;(61.67±7.26)个比(172.70±3.71)个,t=13.610,P<0.01;(80.33±3.93)个比(122.30±5.04)个,t=6.568,P<0.01;(96.67±8.81)个比(172.70±3.71)个,t=7.943,P<0.01]。Western blot实验N-cad、Vim、MMP-2、MMP-9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E-cad的蛋白表达量升高,这些变化和SH呈浓度依赖关系。

结论

SH可通过抑制EMT来抑制胰腺癌CFPAC-1和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OA)患者胫骨平台硬化区与非硬化区软骨和软骨下骨微结构的改变,探讨膝OA的不同部位、不同病变阶段的病变特点。方法收集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遗弃的胫骨平台组织,大体观察后,区分硬化与非硬化区,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软骨和软骨下骨组织和细胞微结构改变,通过Micro-CT检测并比较软骨下骨骨矿化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骨小梁厚度(Tb.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嘌呤受体P2X7在电磁场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4周龄雄性SD大鼠BMSCs,取第3代细胞实验。用1 mT、7.5~75.0 Hz的正弦波电磁场刺激BMSCs 1周后,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X7受体表达,筛选出作用最强的电磁场参数;用筛选出的电磁场刺激含有或者不含P
人类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人体营养代谢、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其代谢特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一种愈加常见的肝脏疾病,被认为是人体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人体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肠-肝轴影响肝脏的功能,本文主要就肠道菌群失调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胃窦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单孔腹腔镜的20例与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的20例胃窦癌患者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免疫指标。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符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子,超过90%新发非贲门部位胃癌与该菌有关。多盐饮食、低水果摄入、吸咽和饮酒增加发病风险,贲门部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与肥胖、胃食管返流、Barrett食管炎相关,此型胃癌常发生于高收入国家。本文论述胃癌分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06b对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CIA)骨关节破坏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Sham组),慢病毒载体组(NC组),miR-106b mimic组(Mimic组)和miR-106b inhibitor组(Inhibitor组)。采用牛Ⅱ型胶原免疫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显微CT (Micro-CT)检查评估骨组织破坏程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
目的观察中介体复合物亚基19(Med 19)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生长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针对Med 19的小干扰RNA(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LNCaP细胞,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ed 19-siRNA转染组(siRNA)与对照组(scRNA)Med 19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噻唑蓝(M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