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在妇科手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PAC)模式在非人工流产的妇科手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非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0例.根据术后管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0例.观察组采取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率及生殖知识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率(0.80%)明显低于对照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的优良率(88.60%)明显高于对照组(6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AC模式可有效改善非人工流产的妇科术后患者高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及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其他文献
正确评估生态保护工程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是判断生态工程布局是否合理和管理对策是否得当的重要依据.以生态保护政策实施和转变为依据,将祁连山生态工程划分为生态工程前、保护初期、保护中期、持续保护期、环保督查后5个阶段.基于遥感技术,利用1 km分辨率的SPOT-VGT-NDVI数据,利用均值法、Hurst指数法分析了不同阶段祁连山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祁连山植被NDVI增速在0.38~1.85%/a之间,增长速率依次为:环保督察后>保护中期>持续保护期>保护初期>生态工程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