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s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管什么“式”,什么“法”的教学,都应通过各种反馈信息来评估。什么样的教学改革也应受反馈信息的制约。因此,研究如何及时获取语文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是语文课堂改革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从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神态、表情、动作中得到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能否产生浓厚兴趣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该活跃的不活跃,该沉思的不沉思,该笑的不笑,该难过的不难过,那即便教师的课讲得如何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
  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朗读,答问质疑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但应该认识到,这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个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尤为重要。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攻缺弱补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掌握有多少,缺点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抄写、组词、造句、特别是作文)都安排到课外去了,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从及时攻取课堂反馈信息角度来看,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既应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角度去加大课堂上书面“练”的份量,也需要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的角度去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如若教师在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能做到经常巡查,认真了解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借以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及时攻缺补弱;对带有共同性的存在问题集中加以评点,那么,学生抄写中的错字、造句中的病句、作文中的离题等问题不是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吗?
  四、从征询学生意见中获取反馈信息,认真加强教学的协调性
  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其对课堂教学的反响,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又一途径。但这种征询意见的方式忌问卷式的一问一答,而应在教师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交谈中进行,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获得真正的有价值的信息。当你了解到学生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便应该说已基本达到协调一致,教学的效果自然会是好的。
  总之,每个成功的教育者,必有强烈的信息反馈意识,并会想方设法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予以储存,为我所用。
其他文献
用Z(G)表示图G的Hosoya指标,定义为图G的边的匹配数的总和,设“。表示”个顶点的单圈图集.一个充分悬挂的单圈图具有这样的性质:在它唯一圈上的任意一点的度不小于3.用un^1表示充分
对简单图G(V,E),f是从V(G)∪E(G)到{1,2,…,k)的映射,k是自然数,若f满足(1)A↓uv∈E(G),u≠v,f(u)≠f(v);(2)任意uv,uw∈E(G),u≠W,f(uv)≠f(uw);则称f是G的第一类弱全染色.给出了星与扇,扇与扇,轮与扇联图的第一类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