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监禁!听到判决章莹颖案凶手笑了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q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受瞩目的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遇害案迎来最终审判。当地时间2019年7月18日,美国联邦法官宣布,经过陪审团审议,章莹颖案凶手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不得释放。
  
   八个多小时的审议过后,最终结果是终身监禁
   据美国中文网消息,周四(7月18日)下午,在位于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的联邦法庭,法官宣布:经过八个多小时的审议,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联邦法院12名陪审团已经完成对克里斯滕森的量刑。最终结果是——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
   法官沙迪德宣读了陪审团的裁定,他没有阅读全部内容,但提到陪审团发现了辩方提出之外的减罪因素。在向法官提交裁定表格之前,陪审团向沙迪德表示“我们需要帮助,”并问到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会怎样,沙迪德表示,如果无论如何都无法达成一致,克里斯滕森会被判处终身监禁。陪审团经过一天的闭门审议后,无法就判处死刑达成一致,克里斯滕森免于一死。据一名陪审员透露,12名陪审员中10人赞成死刑,2人反对。
  
   听到不用死刑,凶手笑了,受害人母亲哭了
   有报道称,克里斯滕森在听到结果后低下头笑了,并看向他的家人。章莹颖的家人坐在第一排,这是她的母亲在审判期间第一次出现在法庭上。章家人的律师贝克特说,章莹颖的家人对终身监禁的结果感到“极度悲痛。”他的母亲在听到宣判后哭了。
   此前一天,章莹颖案检辩双方结束量刑阶段的结案陈词,检察官对辩方结案陈词进行反驳陈词后,案件再次交到陪审团手中。在经过近3小时的闭门讨论后,陪审团仍未就量刑判决达成一致意见,法庭宣布休庭。死刑还是终身监禁,被告克里斯滕森的命运掌握在陪审团的手中。根据美国相关规定,要被判处死刑,陪审团必须做出一致决定;否则被告人将在没有释放可能性的情况下获得终身监禁。
   据央视记者在庭审现场观察,12名陪审员中7男5女,有11名白人,年龄在35岁到50岁之间。陪审团是根据“随机加面试”的遴选原则选出,大都为案发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当地居民。
   此前,章家人律师王志东称,陪审团商讨的结论有三种可能性,第一:12名陪审员均同意判处死刑;第二:12人均同意判处终身监禁;第三: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名陪审员不同意死刑,他最终都将被判终身监禁。
   失踪768天——长达两年多的调查和审判过程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附近上了一辆黑色轿车,至今音讯全无。随后,美国警方逮捕了27岁的白人男子克里斯滕森,并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调查和审判过程。
   在美國判处死刑并非易事。根据皮尤公司数据,包括伊利诺伊州在内的21个州已经废除死刑,过去5年只有13个州曾执行过死刑。
   2017年10月3日,联邦大陪审团对犯罪嫌疑人追加起诉罪名,正式决定以“绑架致死罪”起诉犯罪嫌疑人克里斯滕森。同年10月11日,章莹颖案再开庭,但嫌犯拒不认罪,克里斯滕森的辩护律师又提出多项理由,将原本定在2018年2月27日的审判日期,延迟到2018年10月,再延迟到2019年4月。
   2019年6月24日,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联邦法院陪审团裁定,克里斯滕森2017年绑架和谋杀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罪名成立。根据裁定,克里斯滕森面临三项指控:将章莹颖绑架致死;向美国联邦调查局谎称章莹颖失踪那天他不在现场,而是在打游戏和睡觉;向联邦调查局撒谎,称自己当天的确用车载过一名亚洲女性,但是不久就让她下车了。按照法院安排,此案暂时休庭,将于7月8日进入量刑阶段。克里斯滕森将面临终身监禁或者死刑判决。从7月8日进入量刑阶段以来,35名证人依次出庭作证。检方和辩方律师通过各种证人和证词力图说服陪审团被告是否应当被判处死刑。
   检方为了让陪审团相信克里斯滕森必须被判死刑,一直强调“重判”的原因,包括:案件是绑架致死案,克里斯滕森对章莹颖做出残暴的身体暴力,且是有计划地杀人;克里斯滕森的行为,对章莹颖家人带来极大伤害,同时为其他人带来威胁;且被告在明知章在无力反抗下,仍做出暴行;克里斯滕森至今从未表达出悔意,没有透露章莹颖遗体所在,而且他一直不配合FBI的调查。
   而辩方则提供了一系列“减轻因素”的内容:强调克里斯滕森此前未有犯罪前科,且已坦白交代杀人罪行;其父母患有精神病,如克里斯滕森被判死刑,其父母会失去唯一可依靠的人;克里斯滕森的精神状态不佳,曾表现出严重抑郁倾向。辩方通过各种证人和证词,将被告描述为一个聪明而有礼貌的年轻孩子,正在努力应对抑郁、焦虑、睡眠以及酗酒等问题。
   章莹颖案家属代理律师王志东此前曾表示,如果克里斯滕森被判终身监禁,辩方上诉的可能性相当小。美国的终身监禁意味罪犯不得保释,即不存在保释、假释,减刑或保外就医等任何离开监狱的可能性。一旦被判决终身监禁,克里斯滕森将最终死在牢里。
  
   章莹颖父亲:要被告说出女儿下落,我们要把莹颖带回家
   宣判后,章莹颖父亲章荣高发表了声明。全文如下:
   陪审团已经做出决定,庭审也已经结束,莹颖却仍然没有回家。我们的目标从来就是,也将一直是,带莹颖回家。除非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将不会得到平静,也不会放心。
   我们感谢本案的陪审团,以及在本案中致力于伸张正义的人们。他们严肃认真地对待职责,遵守法律,因为他们理解法律在本案中的意义。
   我们理解一位或几位陪审员不能做出对被告判处死刑的决定。尽管我们不同意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接受罪犯将在监狱里度过余生,这将在一定意义上弥补我们的创伤。我们希望他在监狱里面的每一天都感受到我们失去莹颖所感受到的痛苦。
   我们再次感谢检察官、警官和其他执法人员为莹颖讨回公道所付出的努力。我们感谢法庭人员在庭审中对我们的照顾。我们感谢伊利诺伊大学和伊州中部的中国社区,也感谢所有在美国、中国和世界各地支持我们渡过难关的人们。我们被所有人带来的善意和友谊感动着。
   现在,庭审已经结束,陪审团也做出了决定。我们要求被告无条件地告知我们莹颖的下落。如果你的灵魂中还残留有任何人性,请帮助结束我们的煎熬。请让我们带莹颖回家。
其他文献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哈林区的早上七点至七点半之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停地按响住户的门铃,等到户主打开大门后,与户主简单寒暄并递上早餐。然后,又急急忙忙地赶往下一家,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这时会有人想问,这是一群什么人?他们是送早餐的吗?把早餐放在门外就好,为什么一定要让户主亲自出门接受呢?不,他们不是送早餐的,他们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哈林区的社会工作者——“人体闹钟”。“人体闹钟”的工作,是每天
“此后20年,即使大家每年只做一次有两种不同结果的重要选择,20年的累积,最终也将带来超过一百万种可能性。”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对大学毕业生的演讲曾经走红网络:“20年后的你,其實只是这超过一百万种可能性中的一种;20年后的你,是一百万分之一的偶然。然而,这偶然的背后却有必然——你的选择决定你未来的模样。”   又是一年大学毕业季,怎样成就这“一百万分之一的人生”呢?其实每个人的成功或失败,路都
有一次,在健身房结识一位气质优雅的李阿姨,50多岁,从外形上看,她像30多岁,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李姐。李姐是某明星公司的财务总监,年薪百万,事业有成。每次在健身房见到她,她都是幸福溢于言表。   我好奇地问李姐:“你事业好,长得好,你老公得多么优秀才能娶到你呀?”她坦率而且自然地告诉我:“我老公是环卫工人。”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度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李姐在开玩笑。女强男弱
在教师圈有这样一个怪相:他们或许可以教育出优秀的学子,但能够教出优秀孩子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经过数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城市里的中小学教师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并不多,即便是十分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子女能成为杰出人才的比例要大大低于其它知识分子阶层。  因此,他得出一个结论:城市的中小学教师给予子女的优势不多,跟农村的中小学教师相比,他们的子女往往不能从教师型父母
丈夫是医生,我是他的女病人,我们的结合不用详细地描绘了,当他从生命的悬崖上把我解救下来,我愿意把整个的生命献给他。  可是谁会料到我们这样一对夫妇,竟也走上离婚之路。  犹记我离婚以后,最知己的闺友茵曾经责备我说:“他怎么会爱上她呢?真不可能,你漂亮,有学问,而她……怎么会?是你不注意他的生活,让他从你的身边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我有什么可向茵辩驳的?我记得他的医务忙得不可开交,而我却寂寞得连画
楼兰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城邦国家,在汉武帝时并入西汉版图。据历史文献记载,楼兰原是个很大的城市,城内人口众多,相当繁华。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进入塔里木盆地的第一站就是楼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是,时过不久,这座繁华的城市忽然消失了,从东晋到近代的1600余年中,史书上再也找不到它的名字,古楼兰哪里去了呢?  1900年,一位来自瑞典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塔里木盆地东部,在一片荒原上发现了一座被风
跪为动词,《释名》云:“跪,危也,两膝隐地体危阢(音务)也。”即两膝着席,上体耸直之坐法。   东汉·许慎《说文》:“跪,拜也。从足危声。去委切。”《说文通训定声》:“跪,两膝拄地所以拜也。”   《说文》跪之外,有“跽”字,各书皆作“长跪也”。段氏特改为“长跽也”。   《史记·范雎列传》“范雎入秦见秦王”:“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
邦德,来自苏格兰   肖恩·康纳利生前多次公开说,他长相英俊、身体老而弥坚的秘密,只因为他是苏格兰人,爱喝威士忌。其实康纳利早在1974年就为逃税离开了英国,移居西班牙,1999年更远远地搬到了巴哈马,在海外已经生活了近半个世纪。   康纳利最为人熟知的银幕形象是“邦德,詹姆斯·邦德”。他对邦德爱恨交加。签下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的合约时,他就表示不喜欢这个角色,“我只看过两本邦德的书,我
时下,法庭上的泣泪“自我陈述”与入狱后的当众洒泪忏悔,不经意间成了某些贪官污吏作秀之秀场,令笔者“步步惊心”的是官悔者之众口一辞: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出身十分贫寒,实在愧对父母的再三叮嘱……其噙泪或抹泪之间,总让人觉得味道不对。说其作秀,因为其“文不对题”,并非走真心言真情,如若真正于刻骨铭心处拷问自己,首先一条是:我有何德何能坐此高位?我有哪些“尺寸可取”,脱颖于茫茫人海、三百六十行?   有哪些
北京时间10月10日傍晚7时,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此前呼声甚高的中国女作家残雪抱憾与诺奖失之交臂。   几天前,在英国博彩公司的预测榜上,残雪的赔率是第三名,热度超过日本的村上春树。   消息传来,很多人纷纷打探:残雪是谁?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残雪并非一个声名煊赫,被广为人知的作家。   2012年,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有人要他预测当年诺奖的获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