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核步伐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n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背景下的核启动
  
  ●:伊朗进行核活动并非自今日始,而且追根寻源还是欧美帮伊朗建立最初的核设施和提供核技术的。为什么此前没有什么人说三道四,更没有人阻挠说“不行”,现在事情却越闹越大?
  ■:说来话长。
  伊朗核活动始于冷战逐渐进入高潮的上世纪50年代。鉴于与苏联有漫长的边界,为防止苏联入侵,伊朗国王巴列维积极寻求核威慑。“盟友”美国率先支持伊朗的核计划。1957年,伊朗与美国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伊朗核计划正式启动。根据该协议,美国于1967年为德黑兰大学提供了一个五兆瓦用于研究的反应堆。
  1970年,伊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4年,伊朗建立原子能组织。欧洲国家电积极参与到了伊朗核活动之中。1974年,西德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造的两个1300兆瓦轻水反应堆破土动工,总价值达35亿美元。第二年,法国与伊朗签订协定,伊朗间接拥有经营浓缩铀工厂的欧洲气体扩散组织10%的股权,伊朗向法国提供十亿美元,作为交换条件,伊朗拥有法国气体扩散公司40%的资本。70年代中期,伊朗在伊斯法罕成立核技术研究中心。按巴列维国王的设想,在美欧支持下,到20世纪末,伊朗将在全国建造23座反应堆并投入运行。到1979年1月巴列维国王倒台前,伊朗又与其他国家签署了建立六个核电站的相关协议,其中西德帮助建设的两个布什尔核反应堆,一个完成了75%,一个完成了一半。此时,美国已向伊朗出售了八个反应堆,法国也向其出售了五个。此外,德黑兰研究中心的核反应堆也开始运行。
  
  美国制裁下的核恢复
  
  ●: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的核发展情况怎么样?
  ■: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美国等四方国家相继与伊朗断交,双边核合作中止。伊朗新政权本已放弃了巴列维的所有核计划,但由于新政权面临着来自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加之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还有与伊拉克、以色列激烈的军备竞赛,为了巩固新政权,伊朗政府又决定恢复一度中断的核计划。
  1983年夏季,伊朗就能否完成两个反应堆中的一个征求德国人的意见。由于美国施压,德国未与伊朗签约。1984年,伊朗开始与阿根廷接触,寻找德黑兰大学研究性核反应堆和布什尔核电站所需要的浓缩铀,伊朗核计划重新启动。同年,在时任议长拉夫桑贾尼的坚持下,伊斯法罕大学也启动了一个核研究所。1989年,伊朗开始在阿根廷的帮助下开采铀矿,并与其签署了建设处理铀矿石设施的协议。又是美国施压,1992年初,阿根廷政府以担心伊朗利用这些设备生产核武器为由宣布中止该协议。此后,伊朗与巴西进行了核技术谈判,伊朗准备重新启动四个核设施的建设。还是美国施压,谈判无果而终。迫于美国的压力,德国和法国也再次拒绝了伊朗恢复核联系的要求。
  由于美国的核制裁,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伊朗人使用的惟一一套重要核研究设施仍是美国在1960年提供的那个五兆瓦的池式反应堆,伊朗核技术和知识绝大部分也是原来美国人提供的。
  
  俄罗斯帮助下的核发展
  
  ●:俄罗斯提出将伊朗的铀浓缩活动放在俄境内进行以便监控。这个建议可说是“破天荒”的,俄罗斯提出这个建议,原因何在?
  ■:在得不到他国支持的情况下,1991年,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布什尔核电站问题。次年,双方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随后,两国又签署了核电站以及提供核燃料等协议。1995年1月,俄伊签署了在布什尔修建—个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的原子能发电站的合同,合同金额高达10亿美元。1997年,布什尔核电站动工,原计划2003年底投入运转,这是伊朗的第一个核电站。尽管美国极力反对俄伊核合作,但合作没有中止,俄还答应帮助伊朗新建五个核电站。在与俄合作的同时,伊朗还与巴基斯坦进行核合作,后者答应在伊斯兰堡附近的核科技研究所培训伊朗物理学家。
  借苏联解体之机,伊朗积极网罗了前苏联的一些核科学家。此外,巴基斯坦核弹之父阿卜杜拉·卡迪尔·汗早在1986年就秘密访问过伊·朗。卡迪尔汗对伊朗核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千年,被美国定为“邪恶轴心”之一的伊朗,备感压力,加大了核发展的力度。在伊朗的要求下,2002年7月,俄罗斯决定帮助其再建五座核电反应堆。在2002年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上,伊朗宣布在今后20年里再建造10座核反应堆。
  2003年2月,哈塔米总统宣布,伊朗发现并开采铀矿,在伊斯法罕、卡尚两地建立了铀浓缩工厂。铀浓缩技术是核能利用的关键技术,为获得此技术,伊朗采用了与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类似的发展计划,这就是通过国际市场、国际黑市以及互联网等,或明或暗地一件件购置离心机部件,来获得铀浓缩技术和能力。2005年5月,伊朗首次承认已把37吨铀精矿转化成了天然气,这标志着它已完成进行铀浓缩的初始步骤。
  在俄罗斯等国帮助下,伊朗在—工业纪90年代初就建成了轻水次临界堆、重水零功率堆、临界石墨次临界堆等相关设施。负责铀转化的“伊斯法罕核技术中心”于1999年动工兴建,现在即将建成。到2003年底,纳坦兹的铀浓缩中试厂安装离心机1000台。计划于2005年建成的铀浓缩厂,总计可安装离心机50000台。2004年开始在伊斯法罕动工兴建燃料制造厂,计划于2007年建成投产,为IR-40重水研究堆和布什尔轻水动力堆制造燃料组件。阿拉克的重水生产厂也已于2004年建成投产。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下的核实情
  
  ●:在伊核问题上,人们常能看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身影。这个曾经在伊拉克频频展开核核查的国际机构,在伊朗核问题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伊朗朗核问题公诸于世后,为了防核扩散,国际原子能机构(1AEA)展开了对伊朗的核查。
  2003年2月,IAEA总干事巴拉迪率专家对伊朗纳坦兹铀浓缩设施和阿拉克重水生产厂进行视察,从而开启了IAEA对伊朗的曲折“核查”之路。2003年的对伊核查取得了丰硕成果,在6月的《总结性声明》、9月的决议以及11月巴拉迪提交的报告中,该机构承认伊朗核计划的和平目的,指出存在漏报及其铀浓缩计划目的不明等现象,要求伊朗公开其核计划,敦促其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上签字。为与IAEA进行合作,伊朗答应在附加议定书上签字,并愿意接受IAEA更严格的检查,还将其与核问题有关的全部文件交给IAEA。巴拉迪对伊朗结束了“隐瞒政策”和“积极合作”的态度予以肯定。针对IAEA对伊朗提供和反馈信息迟缓、核计划和平目的模糊的指责,伊朗暂停了所有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并于年底在附加议定书上签字,从而为IAEA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突击核查铺平了道路。
  2004年3月中旬,伊朗同意IAEA核查人员重返德黑兰。伊朗重申暂停铀浓缩计划,要求IAEA于5月底以前完成对伊朗核设施的核查,于6月理事会会议期间最终解决伊朗核问题。伊朗虽履行了暂停铀浓缩活动的承诺,但IAEA通过核查发现有几处浓缩铀沾染以及离心机的进口、生产和使用现象。为此,理事会接连通过新的决议,要求伊朗提供更详细资料,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批准保障监督协定附加议定书,确定11月25日为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全面审议的最后期限。
  11月15日,巴拉迪报告了伊朗的核进展情况:伊朗正处在建成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的前端,包括铀矿开采和水冶、铀转化、铀浓缩、燃料制造、轻水反应堆、重水生产、重水研究堆,以及相关的研究与发展设施;伊朗还进行了一些实验室规模的辐照燃料的后处理实验,并正在进行放射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的研究与发展工作。针对IAEA提出的对伊朗是否有用于非和平目的的核活动的质疑,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巴拉迪称此举“是朝着正确方向迈进了一步”。
  2005年初,征得伊朗同意,IAEA视察员抵达帕尔钦军事基地,对其检查和取样,但伊朗拒绝了IAEA提出的再次检查的请求。8月上旬,在与欧洲三国达不成共识的情况下,伊朗重启铀转化活动……
其他文献
除掉了共同对手,执政联盟内两党的矛盾突出了;经济形势继续恶化;恐怖势力找到了机会,美国极有可能再次出手干预乱局——    2008年9月6日,扎尔达里(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如愿当选巴基斯坦第11任总统他将续写布托家族的政治篇章,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如何使巴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将是他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去年以来,巴基斯坦的政治争斗一直围绕着穆沙拉夫而展开,巴国内局势也一直动荡不安人们原以为,随着穆
欧盟:已是一个全球行为体    欧洲走过半个世纪。3月25日,欧盟27个成员国在德国首都柏林隆重举行仪式,庆祝“罗马条约”签订50周年,并发表“柏林宣言”。  半个世纪看欧洲,首先应该看到,二战以后开始起步的欧洲一体化事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且不说欧盟名称的演变、成员国的扩大和一体化内容的深化,仅举一个事例就足以说明问题:当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暴力冲突仍呈常态和频发之时,和平理念在却欧洲早已成为理所
美国必胜论的冷战史vs悲剧的冷战史    英国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爵士曾指出,对现代国际冲突的认识和研究往往要经历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国家间的冲突和斗争往往被置于善恶二元对立的模式下,历史学家采取一种站在“正义”一方的“英雄史武”的撰述模式,去描写“好人”对“恶人”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过程。这种清晰明快的历史撰述不免对历史的复杂性、深层机
6月29日,历时一个半月的越南第十一届国会第九次会议终于落下帷幕。会上,原胡志明市市委书记阮明哲,常务副总理阮晋勇和河内市市委书记阮富仲分别当选新一届越南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并通过了新一届政府成员名单。至此,备受世人关注的越共“十大”以来越南高层人事变动终于尘埃落定,    高层更替快速平稳    4月18日至25日,被认为是革新开放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党代会——越共“十大”在河内召开,大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最重要的一场地区战争,而2010年8月美国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则标志着这场战争正在结束。检讨这段“正在发生的历史”,尽管很多发展趋势还不甚明了,但仍可粗略总结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得与失。    付出巨大没见“回报”    首先,这场战争破坏了本来有利于美国的中东地缘格局,使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处境趋于被动。美国本质是个海权国家,它远在万里之外的北美大陆,这种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其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是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缩小与发达省份的
近来在美国,一个新词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流行。这就是“斯皮策弗洛伊德”。这个单词由两个人名拼接而成,分别是“斯皮策”和“弗洛伊德”。“斯皮策”,美国纽约州长;“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以研究人的无意识心理过程而著称。那么这两个名字拼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  3月10日下午,华尔街出现了一个奇异场面:尽管股市一片暴跌,尽管美元正在跳水,人们却像遇上了“牛市”一样地兴奋,更准确地说,是兴灾乐祸。当天,
关注大学自北大开始    在当今活跃于中国学术界的中年一代学人中,陈平原教授是最有人文关怀的著名学者之一。这种显著的人文情怀,不仅表现在他率先创办并主持《学人》、《现代中国》等学术集刊,而且还表现在对包括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态等话题始终如一的热切关注与建设性批评。  作为中国的大学王牌中的王牌——北京大学的中文系现任系主任(在别的大学早已纷纷升格为所谓的“文学院院长”了),陈平原的专业研究领域是20世
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大地震,我们拒绝任何国际援助,更不许国际媒体深入灾区自由采访报道而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这三级新闻发布体系,以及中央和四川的主要媒体,都连续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的最新信息透明的信息发布,不仅杜绝了各种流言,也大大凝聚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共同意志    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张新面孔——中
目前的形势还很难判断:教派武装控制首都之后,是要帮助过渡政府巩固政权,还是要和过渡政府争夺对索马里的控制权,建立塔利班式的政权?      6月初以来,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再次引起世人关注。这个国家似乎在重现着十几年前阿富汗的情景。当时阿富汗军阀混战无休无止,而塔利班以一支宗教力量的身份异军突起,夺取政权,并曾一度带给人们很大的希望。而在索马里,异军突起的也是一支教派武装。6月5日,索马里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