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生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角色。
  关键词:教学 优化 新课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习欲望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从而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一位数学家指出:“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从而唤醒学生“研究”的需要,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为“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在给“三角形分类”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给三角形找朋友的操作游戏,使学生发现并提出:“三角形可以怎样分类?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每类三角形又有什么特点?”等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导入,既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又增强了数学课堂的人文气息,诱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思维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主动地发现、提出、解决了问题,而且培养了他们乐于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有效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使学生真正获得思想的启迪、丰富的感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操作活动,激发思考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操作活动是展开想像的基础,想像是操作的进一步延伸,通过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起数和形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数数等操作活动。
  三、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合作一探究”
  “合作一探究”是以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为中心,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启发、指导及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会学习,尤其是帮助学生创新性人格和创新性学习生成,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参与教学,包括参与有关教学的决策、教学活动、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等,有利于学生自我感觉、自我体验、自我意识的增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互动一合作”中,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团结合作,有利于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合作交流中,成员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尊重,虚心听取他人见解,有利用培养虚心和宽容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厌学情绪的消除,还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和树立学生的信心,并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四、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一创新”
  “自主一创新”探究中顾名思义就是探索究源,教师要通过“探究方法的训练”来培养儿童探究的能力,按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在课堂上设置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或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等多种方式提出问题,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对假设进行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然后师生互动研讨、归纳反思,最终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自主一创新”的教学策略用图示表示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与预测)—探究求证(搜集信息,验证假设)一互动研讨一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要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教学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探索活动,具备小组探究一些特点,要重过程又要重结果。
  五、体验实践应用,促进反思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一条重要原则,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新课改的重点,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过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学数学,因为让学生“做”数学比知道数学事实更为重要,因此教者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先出示“一个汽车销售经理准备去批发一批汽车进行销售,又不知购买哪些种类的车容易销售,他打算在马路边作一次调查。请你看看马路边过往车辆的情况,为他出谋划策。”然后通过课件播放一条街道上车辆来来往往的场面,引导学生想办法统计,在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践应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去主动地建构知识。在积极主动地运用知识的同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自觉应用的意识。
  优化教学过程是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新型的课堂教学应使师生、生生保持有效互动,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新型的课堂教学老师应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条件、时间及空间上的保障,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其他文献
鲁迅自幼就喜爱猜谜。他在《自言自语》一文中深情回忆:“水村的夏夜,摇着大芭蕉扇,在大树下乘凉,是一件极舒服的事。男女都谈些闲天,说些故事。孩子是唱歌的唱歌,猜谜语的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在《长命灯》里留下了他儿时有记忆的唯一一条谜语:“白篷船,红划楫,摇到对岸歇一歇,点心吃一些,戏文唱一出。”  他的许多书籍命名,就运用了灯谜形式。如《且介亭杂文》中“且介”,取“租界”一半之意,“且介亭”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