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 构建和谐课堂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5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当今的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小学生学习、情绪、意志、个性、习惯等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和谐课堂,已成为思想品德教师研究的又一新课题。
  一、关爱学生,从尊重开始
  爱心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教师要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思想品德课堂环境,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有声的语言和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温暖的目光,关心的话语,轻轻的抚摸,学生不畏风雨的力量也许就从此生根发芽。小学生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迅速发现教师对他们的爱,获得一种父母般的认同感,由此产生安全感,消除对外界的不安、恐惧。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男孩由于先天疾病口齿不清,遭到同学的嘲笑讥讽,因而对教师抱有敌视的态度,在一堂听力测试课上,教师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他们的听力测试是以耳语形式进行的,教师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希望你是我的学生。”这句话让他震惊、感动,从而获得了一种信心和力量,一个问题儿童转变成为一个优秀学生。
  真心地关爱学生,给他们尊重,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快乐,以情动人,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才能真正走进童心世界。
  二、赏识学生,让真情流露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做个好学生。这是一种真善美的情感——渴望赏识。笔者在教学中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让学生从赏识中得到需要努力的暗示。
  在任何一个教学班里,教师的心中总是有好学生与差学生之分。笔者班就有一位“令教师头疼”的男孩小哲(化名)。这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学生,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从不受课堂纪律的约束。每次和他“打交道”,笔者都会提醒自己:“赏识他,找找他的优点!”笔者时刻注意发现他身上的每一个优点,有意夸大他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期盼着他能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
  在学习《小小一粒米》时,笔者要求学生事先种一种植物,感受一下一粒种子的成长过程。小哲非常高兴,一上课就积极举手发言,讲他的种植过程,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笔者觉得他真的很可爱。笔者欣赏地看着他,伸出大拇指说:“太好了,你真了不起!” 渐渐地,大家发现小哲同学变了,变得懂事了,学会了遵守课堂纪律,热心为集体做好事,告他状的人也越来越少。教师们都说:“小哲变了,以前犟起来谁的话也不听,现在知道讲道理了。”
  一句赞赏,消除了学生的恐惧感,激发了他的求知欲,让他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的感觉,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经验将增强了他的自信,使他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会作出合理的举动。发自内心的赏识,鼓励的眼神,信任的微笑,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就能做到真情流露、心灵对话。
  三、平等互动,共同成长
  课堂上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互动,才能和学生一同成长。
  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资源,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儿歌以及贴近他们生活的真实事件引入品德教学,设计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预料学生的语言、行为、想法及会产生的问题等。但品德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这就使得课堂的实施过程具有了不确定性,更富有创新性。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发挥教学机智,密切地关注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我在集体中”这一单元时,当笔者正围绕“万事要讲规则,规则有什么用”这一话题开展课堂活动时,有一个一向比较调皮的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有规则一点也不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对这一突发的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笔者并没有担心影响上课效果而漠然视之,而是马上抓住这一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疏导,让全班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想想解决的办法,学生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打水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节约用水。笔者又转向刚刚那个学生说:“你同意吗?这样相信课间时间大家都能打到水喝。”他高兴地点了点头。笔者引导道:“刚才同学们商量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制订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会遵守吗?”“会!”他大声地回答道。全班同学都笑了,他也摸着脑袋笑了。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展开精彩的对话,在对话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当每位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而又充满竞争的氛围时,相信学生会像快乐的“音符”,弹奏着知识的乐曲,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珍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让他们在和谐的课堂上舒枝展叶,茁壮成长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收治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剖宫产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有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教学模式改革鼓励学校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运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教学模式。2003年9月,武汉理工大学大英部在全校推
【正】2014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级农机部门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
摘 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联合其他30余个部委共同举办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是近年来检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和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创新思路,同时也是引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通过连续四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对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等方面有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酒店管理;技能大赛   教育部印发的《全
摘 要:本文从新课改视野,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影响高校女子足球选项课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各类制约女子足球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高校女子足球良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高校;女子足球  新课改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日益受到认可和重视。足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逐渐演变成一项男生的“专利”。尽管女子足球在我国部分高校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