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逐步增加,而辅导员编制却没有相应地增加。为了更合理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工作,实行辅导员助理工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工作 辅导员助理 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1]但随着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辅导员人数却没有成比例地增加。在我校,辅导员与所负责学生平均比例超过1:250。而且辅导员还兼有形势政策课、思想道德课、各种全校通选课的教学任务。由于学生人数多,辅导员个人精力有限,因此仅凭个人力量,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根据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工作质量,我们需要研讨一套新的工作方法。根据不同年级和班级的需要,安排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1.辅导员助理发挥的作用
1.1桥梁纽带作用
辅导员助理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由于辅导员助理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可以经常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得到一些讯息,以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责任感来讲,能够很好地理解学校的用意,客观公正地把这些讯息转达给所负责的班级同学。另一方面,他们平时与同学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朝夕相处,能够直接收集到同学们的各种信息,包括思想动态、家庭困难以及对学校哪些问题存在意见,并把这些信息反映给辅导员。从而加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工作处于“良性循环”的环境下,有利于学校的和谐与稳定。
1.2榜样作用
辅导员助理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分子,他们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会受到身边学生的关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德行修养等各方面都会成为大家的榜样。他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学,对带动班级的学风、班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3日常管理作用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在低年级时,日常的管理工作非常多。军训、入校教育、各项文体活动、班干部的培养、学风和班风的建设,等等。如果只有辅导员一人进行这些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那么根本无暇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助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把辅导员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1.4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
辅导员助理均为来自高年级的学生,不同于辅导员的是,他们与所负责的班级学生之间没有师生间容易产生的管与被管的观念。他们更多地扮演着一种“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学生更愿意对他们敞开心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经历着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在入校一段时间以后,大学的新鲜感已经开始减弱,相反,有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却不懂得合理运用,使他们感到空虚与迷惘。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大学的认识,也决定着他们以后对大学生活的态度。但是辅导员由于管理学生人数众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好大量的心理疏导工作。此时,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助理的作用,让他们利用白天军训的间隙或者晚上查寝的时间进行这项工作。他们作为一个“过来人”,可以帮助同学们分析现状,并结合自身的体会,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鼓励和帮助新生做好大学规划、制定奋斗目标。其次,对于部分学生来讲,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向辅导员诉说。有的在老师面前羞于开口,有的怕秘密被“泄露”,当然这也说明部分学生对辅导员缺乏了解。辅导员助理首先是学生,他们与低年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似,能够更好地观察到他们的思想动态,体会他们的心情。学生也愿意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想法。辅导员助理以“学长”的身份进行开导,通过逐步地渗透、感化和激励,使许多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1.5实行“三自教育”的作用
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拥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因此,优秀的学生都很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经过选拔出的辅导员助理,他们十分珍惜得到的这次机会。怀着自豪与自信的信念开展工作,认真地扮演好助理“辅导员”的角色。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逐步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演讲能力等,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经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身边同学也起到了带动作用,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辅导员助理的选拔与培养
在选拔辅导员助理时,不仅要考虑到学习成绩、思想素质、工作能力,还要考虑是否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辅导员助理的选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用人水平和管理水平。选拔的程序有:(1)自愿报名。在学生报名之前,学院可以设定一些标准,例如学习成绩、工作经验、政治面貌等。确保候选人的高水平与高层次。(2)民主评议。根据报名条件候选人应该属于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或者党支部成员。可以在候选人所在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对其是否符合辅导员助理的各方面条件进行打分测评。(3)辅导员意见。最终人选的确定,还需要咨询候选人辅导员的意见,因为辅导员比较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而且可以从学生工作者的角度考虑该候选人是否能够胜任此工作。
辅导员助理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有一些工作经验,但是辅导员助理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干部,所负责的事情、工作的范围要远远超出以前。为了确保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在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培训。可以通过开展日常教育:①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要求辅导员助理对待岗位要有责任心、对待问题要有耐心、对待工作要细心、对待事情要公平、对待同学要有爱心。②通过《如何认识与对待助理辅导员的工作》、《工作方法与工作技巧》、《如何与同学沟通,做好思想工作》、《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专题讲座,让辅导员助理对工作有全面的认识,明确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在思想上做到与院(系)党总支的工作思路保持一致。[2]③定期召开辅导员助理经验交流会,使各班级辅导员助理能够坐在一起讨论工作、交流经验,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把更好的工作方法为己所用。④辅导员助理经常和辅导员一起开展某些工作,在日常工作时,辅导员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给予日常辅导,帮助他们更快地进步。
3.辅导员助理工作的考核
考核制度可以更好地鞭策和鼓励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定期在每学期末举行一次学期总评,主要由所带班级学生评价、辅导员评价组成。日常不定期检查由辅导员和院领导负责。对在考核中发现有问题的辅导员助理,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或是教育无效者予以解聘。
3.2根据学期总评得分,并按照辅导员助理的比例,授予“优秀辅导员助理”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并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加分。
3.3经各项考核合格的辅导员助理,可以作为今后评先评优工作的重要依据。
辅导员助理在各高校中,对学生事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解决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任务繁重而学生工作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现状,使各项工作能够更加稳定有序地向前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发,2005,2号.
[2]彭远威等.高校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议.现代企业教育,2006,第6期下.
关键词: 高校工作 辅导员助理 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合理地配备足够数量的辅导员和班主任。[1]但随着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辅导员人数却没有成比例地增加。在我校,辅导员与所负责学生平均比例超过1:250。而且辅导员还兼有形势政策课、思想道德课、各种全校通选课的教学任务。由于学生人数多,辅导员个人精力有限,因此仅凭个人力量,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根据这种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工作质量,我们需要研讨一套新的工作方法。根据不同年级和班级的需要,安排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1.辅导员助理发挥的作用
1.1桥梁纽带作用
辅导员助理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由于辅导员助理身份的特殊性,他们可以经常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得到一些讯息,以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责任感来讲,能够很好地理解学校的用意,客观公正地把这些讯息转达给所负责的班级同学。另一方面,他们平时与同学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朝夕相处,能够直接收集到同学们的各种信息,包括思想动态、家庭困难以及对学校哪些问题存在意见,并把这些信息反映给辅导员。从而加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学校工作处于“良性循环”的环境下,有利于学校的和谐与稳定。
1.2榜样作用
辅导员助理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分子,他们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会受到身边学生的关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德行修养等各方面都会成为大家的榜样。他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学,对带动班级的学风、班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3日常管理作用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在低年级时,日常的管理工作非常多。军训、入校教育、各项文体活动、班干部的培养、学风和班风的建设,等等。如果只有辅导员一人进行这些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那么根本无暇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助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把辅导员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1.4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
辅导员助理均为来自高年级的学生,不同于辅导员的是,他们与所负责的班级学生之间没有师生间容易产生的管与被管的观念。他们更多地扮演着一种“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学生更愿意对他们敞开心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他们经历着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在入校一段时间以后,大学的新鲜感已经开始减弱,相反,有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却不懂得合理运用,使他们感到空虚与迷惘。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大学的认识,也决定着他们以后对大学生活的态度。但是辅导员由于管理学生人数众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好大量的心理疏导工作。此时,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助理的作用,让他们利用白天军训的间隙或者晚上查寝的时间进行这项工作。他们作为一个“过来人”,可以帮助同学们分析现状,并结合自身的体会,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鼓励和帮助新生做好大学规划、制定奋斗目标。其次,对于部分学生来讲,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向辅导员诉说。有的在老师面前羞于开口,有的怕秘密被“泄露”,当然这也说明部分学生对辅导员缺乏了解。辅导员助理首先是学生,他们与低年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似,能够更好地观察到他们的思想动态,体会他们的心情。学生也愿意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想法。辅导员助理以“学长”的身份进行开导,通过逐步地渗透、感化和激励,使许多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1.5实行“三自教育”的作用
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还要拥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因此,优秀的学生都很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经过选拔出的辅导员助理,他们十分珍惜得到的这次机会。怀着自豪与自信的信念开展工作,认真地扮演好助理“辅导员”的角色。他们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逐步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演讲能力等,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经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身边同学也起到了带动作用,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辅导员助理的选拔与培养
在选拔辅导员助理时,不仅要考虑到学习成绩、思想素质、工作能力,还要考虑是否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辅导员助理的选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用人水平和管理水平。选拔的程序有:(1)自愿报名。在学生报名之前,学院可以设定一些标准,例如学习成绩、工作经验、政治面貌等。确保候选人的高水平与高层次。(2)民主评议。根据报名条件候选人应该属于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或者党支部成员。可以在候选人所在单位进行民主评议,对其是否符合辅导员助理的各方面条件进行打分测评。(3)辅导员意见。最终人选的确定,还需要咨询候选人辅导员的意见,因为辅导员比较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而且可以从学生工作者的角度考虑该候选人是否能够胜任此工作。
辅导员助理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有一些工作经验,但是辅导员助理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干部,所负责的事情、工作的范围要远远超出以前。为了确保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在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培训。可以通过开展日常教育:①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要求辅导员助理对待岗位要有责任心、对待问题要有耐心、对待工作要细心、对待事情要公平、对待同学要有爱心。②通过《如何认识与对待助理辅导员的工作》、《工作方法与工作技巧》、《如何与同学沟通,做好思想工作》、《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专题讲座,让辅导员助理对工作有全面的认识,明确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在思想上做到与院(系)党总支的工作思路保持一致。[2]③定期召开辅导员助理经验交流会,使各班级辅导员助理能够坐在一起讨论工作、交流经验,彼此之间取长补短,把更好的工作方法为己所用。④辅导员助理经常和辅导员一起开展某些工作,在日常工作时,辅导员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给予日常辅导,帮助他们更快地进步。
3.辅导员助理工作的考核
考核制度可以更好地鞭策和鼓励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定期在每学期末举行一次学期总评,主要由所带班级学生评价、辅导员评价组成。日常不定期检查由辅导员和院领导负责。对在考核中发现有问题的辅导员助理,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或是教育无效者予以解聘。
3.2根据学期总评得分,并按照辅导员助理的比例,授予“优秀辅导员助理”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并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加分。
3.3经各项考核合格的辅导员助理,可以作为今后评先评优工作的重要依据。
辅导员助理在各高校中,对学生事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解决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任务繁重而学生工作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现状,使各项工作能够更加稳定有序地向前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发,2005,2号.
[2]彭远威等.高校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议.现代企业教育,2006,第6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