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来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是过去十年国际上地球化学学科发展非常迅猛的方向,我国科研人员也以自主创新的方式参与到这一前沿研究的大潮中,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已成为这一学科方向的重要研究力量.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2010-2020)我国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发方面的进展,同时对一些重要研究方向的代表性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分析技术方面,我国主要的相关实验室对众多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的高精度测试技术进行了探索,开拓了一些具备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准的分析技术方法;在应用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团队侧重于各自关注的研究领域和同位素体系,发展进程有所差别,但总体上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上升势头迅猛.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仍会继续快速发展,技术上会对已有的方法优化提高,并不断开拓新的体系,应用研究上将更深入探索地质、环境过程中的分馏机制,同时将在地球科学的相关研究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其他文献
1“双碳”科普的意义rn“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社会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开展行动.杜祥琬院士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参与全球的大考,中国不能落后,中国要考出好成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与愿景,需要通过科普凝聚行动共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期刊
“双碳”目标提出后,越来越多关于“双碳”的声音由新闻媒体、学界以及业界传播给公众,增进了公众对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了解.“双碳”事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与每一个个体息息相关.如何做好“双碳”科普,让公众理解、接受并参与,从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值得深思.
期刊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科学论证的主动选择,它的落实将有序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整体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普助力,“双碳”科普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向公众讲清楚这一选择为什么是科学的,讲清楚气候变没变,气候因何而变,未来气候还会怎么变,人类该怎么办.
期刊
科普童书是我国图书市场中增长潜力最强劲的领域之一,作为向儿童传播科学的重要途径和国际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科普童书的引进与出版是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依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2021年公布的馆藏数据,对2000—2019年间中国引进版科普童书的国别、学科、出版社等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引进版科普童书的出版经验,为促进我国原创科普童书的出版提供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