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进城的标本意义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71655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从江苏省泰兴市传来消息:洋思中学斥资1.3个多亿,整体搬迁进城。无论从什么角度讲,这都是一个爆炸性的教育事件。
  众所周知,洋思中学是一所创造神奇的乡村中学。这所曾是“三流的条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生源”的农村初级中学,在老校长蔡林森的带领下,他们秉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践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上帝般令人敬畏”的办学效益:
  从小学校到大学校——1980年,洋思创办之初只有5个教学班、13名教职员工,到2005年,班级数已经增加到54个班,教职员工也增加到200多人,在泰州、江苏乃至全国农村范围内,都可称之为“大规模学校”或“超大规模学校”了。
  从薄弱初中到现代化示范学校——洋思创办之时,只有两排平房。办学条件简陋寒碜不说,师资队伍更是参差小齐,13名教职员工中就有11人是民办或代课教师,到2005年,洋思中学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不仅有了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餐厅,而且还有了让城里学校都羡慕不已的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操场,200多名教师,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不仅如此,他们还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名校长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1人,学科带头人45人。
  从默默无闻到名闻遐迩——创办之初,洋思中学在外仅有的名声是“薄弱”,时过境迁,到2005年,洋思中学早已是全省、全国闻名的品牌初中了。因为教育质量高。全国各地都有家长将在本地学不好的孩子送到洋思来;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数百名教师前来洋思考察学习,有的甚至住校半年、一年,长期深入研究。因为办学效益好,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模范学校、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等,教师中有7人获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老校长蔡林森更是两次受到中央最高领导同志的接见。
  将农村学校办进城里,洋思人创造了又一个“上帝般令人敬畏”的神话。
  人们将怀疑的目光投向洋思:洋思的根在乡村,学校办得好好的,为什么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根据地,转而投向城市的怀抱?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离开乡村的洋思是否还是真正的“洋思”?人们将担忧的心情送给洋思:对洋思来说,城市是陌生和充满诱惑的,进了城的洋思人是否能摆脱农民李自成式的“进城即败”的宿命?1.3亿多元的搬迁债务,洋思人是否能够承受如此之重的经济负担?
  怀疑也好。担忧也罢,都挡不住洋思人进城的脚步。如今,洋思人不仅将学校办进了城里,而且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向世人证明:在乡村,洋思是一流的;在城市,洋思同样是一流的。目前洋思中学规模已发展到68个班,近3800名学生。尽管人们对“洋思进城”的争论远没有结束,但一个崭新的洋思毕竟已经毋庸置疑地树立起来。就洋思中学自身而言,他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成功地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做这样一期策划。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报道洋思这次成功又颇多争议的战略转移。2002年,本刊曾以《洋思的魅力》为题,对洋思经验进行了深度报道;2004年,本刊曾以《拷问洋思》为题,对洋思经验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追问;今天,我们又一次聚焦洋思,试图探讨的乃是:洋思——一所乡村初中进城对教育的标本意义。洋思是一所办得好的乡村初中,本不应当背井离乡,这种义无反顾的“适彼乐土”,是否应当引起我们对中国乡村初中教育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的深入反思,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深刻检讨?将乡村初中办进城里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选择,像洋思这样可以凭借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将学校办进城里的乡村初中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乡村初中来说,他们的选择只有一个,这就是仍然也必须将根深深地扎在脚下那一片土地里,但是在社会日益城市化的进程中,他们需要以怎样的情怀和毅力来守望乡村教育?洋思是第一个将乡村初中办进城里的学校,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对于那些后来人,洋思这个先行者在哪些方而给他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其他文献
赵本山是我国著名的喜剧演员,他曾演过一个著名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其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倪萍写本书,叫《日子》,我也要写本书,就叫《月子》。”观众听了这句话之后,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月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特殊的含义,它是指妇女生了小孩子之后到小孩子满月这段时间,而赵本山居然要写本《月子》,这是多么的滑稽啊!  其实,他在这里运用了一种叫“仿词”的修辞格。所谓的“仿词”,是指根据表达的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多么重要,多么可贵啊!人与人之间要是没有了诚信,那我们还能成为朋友吗?生活该有多孤单!  有过那么一次,我和好友约好周六下午两点半在新华书店门口碰面,我们想一起去看看最近的新书。  我早早地到达。七月的天特别热,我想躲进屋里享受一下空调的凉爽,可又怕他来时错过了我,只能站在太阳底下,汗流浃背,却不敢离开。不知过了多久,仍然没见到他的身影。我只好向旁边的阿姨借了手机,拨了他的电话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安培定则则指出了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判定方法。其中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法如下: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北极。  安培定则的手势:    这个方法不容易掌握,在实际教学中我把它进行了改进。改进方法如下:  (1)伸开右手,掌心(或掌背)与纸面平行;  (2)选取螺线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