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5-0151-01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作文教学作为其一项重要基础和教学内容不仅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项有效手段,更是积极促进与提升小学生们语文素质与语言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就我们当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而言,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促进与提升,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明晰其教学重要性,在深化强化重视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作文教学的创新和探索,以更加有效的促进小学生们的语文作文学习,不断提升其语文表达与写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增进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1.以趣激学,有效调动学生作文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要想使小学生们取得良好的作文效果,那么就首先需要使小学生们充满兴趣与热情的去进行作文。只有有了作文的兴趣,小学生们才会有表达写作的欲望与积极性,才能真正的投入到作文当中,去深入真挚的去进行表达与描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以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小学生们的作文兴趣。
(1)改变传统陈旧的作文教学形式
在当下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当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命题的主要形式来进行教学与练习,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生们被动机械的进行学习任务的接受与完成,难以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积极写作的热情。为此,我们要积极转变模式,不断提升教学思维与观念,在以小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去引导他们进行作文学习。而这就需要立足于小学生们的学习实际,灵活其写作的题材与范围,引导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与生活入手,去有效拓展写作的素材,降低作文难度,激发其写作的热情与兴趣。
(2)立足学生亲身体验进行兴趣教学
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小学生们普遍会存在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就要注重小学生们亲身体验,可有效给合实践活动来使之具有具体的写作内容体验与情感感受。使他们在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欢乐当中,去进行自身真实的表述与描绘。例如,在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下,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或者是垃圾分类和清理活动,从而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社会意识下,使他们有效的进行自我体验与实践。进而将他们所实施、感悟到的这些内容去进行有效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这样通过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小学生们就会在有着深刻感触的基础上去进行生动深刻的表述与展现,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写作出内容充实而生动的文章。
2.学之有物,生活中发掘积累素材
在小学生们作文学习当中,小学生们往往无处下笔,总是感觉无处可写,无话可说。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结合日常的学生生活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习惯与表述能力。例如,在上课之初可以让学生们来谈一谈自己的所见所感,从而在培养学生们发现生活素材敏锐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为了避免小学生在作文当中言之无物和无病呻吟的通病,教师就要引导小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使之在观察发现生活事物的同时,去进行切身的体验与感受。例如,在写景色时可以组织学生们去踏青、郊游,在课外活动时有效指导学生们细心观察其过程与细节,用心去体验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评论,从而为自己的作文有效去积累写作素材并以真情实感去进行表达与抒发。
3.拓展课外阅读,有效深入积累
语文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其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课本上的知识与文章,这一阶段中的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和许许多多优秀的课外读物可供小学生们去阅读与学习。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小学生们去进行课外阅读,在不断拓展课外阅读视野的同时,帮助他们去进行学习、理解与吸收、积累,从而在丰富学生们语感与审美的同时,使其将阅读中的营养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使他们在积极进行表达描述的过程当中,得以能力的锻炼与兴趣的激发,进而互通有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不断转变与提升科学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小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在贴近小学生们实际生活的同时,积极有效的在小学生写作兴趣上下功夫,同时还要使学生们学之有物,言之有情,在不断进行知识积累与应用的同时,加以教师有的放矢的中肯评价与指引,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们会学、善写、精于修改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李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8):101-102
[2]余廷敏.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N].贵州民族报,2019(A03):08-06
[3]立晓静.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