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效性漫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说到“有效”,我们往往会想到有效的情境、有效的提问、有效的合作、有效的操作、有效的练习……但真正要做好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那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细细品味,我想有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真实、智慧、生动的过程,有效的课堂就是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
  下面我以《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为例,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轮抽签游戏:
  第一轮抽签活动:从个位抽起,组成一个四位数。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依次类推。
  第二轮抽签活动:从千位抽起。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依次类推。
  一队抽到了8,二队抽到了5,两队分别把8和5的卡片贴到了千位上。
  师:让我们接着抽。
  学生(抢着说):不用抽了,一队赢了。
  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8个千比5个千大。
  第三轮抽签活动: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抽到的数字放在哪一位上,组成四位数后,比较数的大小。
  一队抽到了3,学生把3放到个位上,二队抽到了7,学生把7放在百位上。
  师:请你们说说为什么这样放?
  生:我抽到的3太小了,放在个位上比较好,让出高位给大的数字。
  生:我抽到的7是比较大,先放在百位,要是手气好能够抽到8或9,放在千位上更好,所以把7先放在百位上。
  师:要是下面抽到的数都比8小,怎么办?
  学生一时沉默后,出现了争论。
  有的表示一队会赢,有的表示二队会赢。
  生(反驳):那二队也不一定会输,还得看一队抽到的数。
  反思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1.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热闹”,但要有“深度”。
  这节课没有花哨的环节,主要以三轮抽签游戏活动作为教学主线。游戏的设计要求明确,直奔主题。第二轮的抽签活动,教师通过追问“为什么”,让学生懂得了最高位的数字大小直接决定了两个数的大小,使学生意识到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先看最高位。第三轮的抽签游戏,在学生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了获胜的策略。这样的课堂,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情境,活动的余地,成功的体会,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2.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华丽”,但应该有“内涵”。
  这是一个老教材,在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出示几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而是对教材进行加工、利用、再创造,采用游戏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律,让简单的内容变得丰富。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深入教材,结合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精心设计了几个十分有效的,非常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促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的认识,自我完善数的相对大小的认识,从而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法则越来越清晰,思维逐步趋向深刻,完全达到高认知学习水平。
  3.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顺畅”,但应该有“风浪”。
  课堂是真实的,真实是可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疑惑、出现障碍,课堂上没有学生出错,是不是有点索然无味呢?在上述案例中的第三轮抽签活动时,当教师提出“要是下面抽到的数都比8小,怎么办?”这个问题后,学生进行了讨论、争辩。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加以点拨、提醒,在障碍处做文章,点“石”成“金”,通过学生的思索、讨论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课堂。
  反思二:怎样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首先,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心的预设。
  精致、有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地预设,预设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预设为生成播下种子并使自身在生成中升华。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
  其次,有效的教学需要良好的机智。
  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教师能够正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的时候,教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学生思路受阻的时候,教师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说到底,就是教师能读透教材,挖掘内涵,深入浅出,讲到“点子”上,能一语中的,一语解惑。
  最后,有效的教学需要和谐的互动。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有效的人际互动的过程,其中师互动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课堂变成动态的、发展的,使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拥有知识,而且让学生拥有智慧,充满活力。
  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量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就必须认真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让“有效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练习要贴近生活,具有科学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 数学课堂练习 贴近生活 科学性 多样性 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应该用新课程中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能主动地学习数学。老师准备的教学练习要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原则性。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练习经验与大家共探讨。  一、数学
摘 要: 现在的大部分多媒体课件只在直观性、趣味性上下工夫,而互视了其交互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能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和能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等多方面的优点。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 功能  多媒体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创造出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正确
摘 要: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当前形势下,认真研究并解决中专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为教学的起点,创新、完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构建认识结构。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中专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将学生情感置于乐观的状态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者从“注意教学情境的特点”和“把握情境创设的方法”两方面阐述对教学情境创设的认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特点 方法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