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说到“有效”,我们往往会想到有效的情境、有效的提问、有效的合作、有效的操作、有效的练习……但真正要做好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那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细细品味,我想有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真实、智慧、生动的过程,有效的课堂就是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
下面我以《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为例,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轮抽签游戏:
第一轮抽签活动:从个位抽起,组成一个四位数。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依次类推。
第二轮抽签活动:从千位抽起。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依次类推。
一队抽到了8,二队抽到了5,两队分别把8和5的卡片贴到了千位上。
师:让我们接着抽。
学生(抢着说):不用抽了,一队赢了。
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8个千比5个千大。
第三轮抽签活动: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抽到的数字放在哪一位上,组成四位数后,比较数的大小。
一队抽到了3,学生把3放到个位上,二队抽到了7,学生把7放在百位上。
师:请你们说说为什么这样放?
生:我抽到的3太小了,放在个位上比较好,让出高位给大的数字。
生:我抽到的7是比较大,先放在百位,要是手气好能够抽到8或9,放在千位上更好,所以把7先放在百位上。
师:要是下面抽到的数都比8小,怎么办?
学生一时沉默后,出现了争论。
有的表示一队会赢,有的表示二队会赢。
生(反驳):那二队也不一定会输,还得看一队抽到的数。
反思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1.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热闹”,但要有“深度”。
这节课没有花哨的环节,主要以三轮抽签游戏活动作为教学主线。游戏的设计要求明确,直奔主题。第二轮的抽签活动,教师通过追问“为什么”,让学生懂得了最高位的数字大小直接决定了两个数的大小,使学生意识到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先看最高位。第三轮的抽签游戏,在学生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了获胜的策略。这样的课堂,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情境,活动的余地,成功的体会,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2.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华丽”,但应该有“内涵”。
这是一个老教材,在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出示几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而是对教材进行加工、利用、再创造,采用游戏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律,让简单的内容变得丰富。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深入教材,结合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精心设计了几个十分有效的,非常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促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的认识,自我完善数的相对大小的认识,从而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法则越来越清晰,思维逐步趋向深刻,完全达到高认知学习水平。
3.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顺畅”,但应该有“风浪”。
课堂是真实的,真实是可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疑惑、出现障碍,课堂上没有学生出错,是不是有点索然无味呢?在上述案例中的第三轮抽签活动时,当教师提出“要是下面抽到的数都比8小,怎么办?”这个问题后,学生进行了讨论、争辩。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加以点拨、提醒,在障碍处做文章,点“石”成“金”,通过学生的思索、讨论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课堂。
反思二:怎样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首先,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心的预设。
精致、有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地预设,预设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预设为生成播下种子并使自身在生成中升华。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
其次,有效的教学需要良好的机智。
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教师能够正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的时候,教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学生思路受阻的时候,教师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说到底,就是教师能读透教材,挖掘内涵,深入浅出,讲到“点子”上,能一语中的,一语解惑。
最后,有效的教学需要和谐的互动。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有效的人际互动的过程,其中师互动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课堂变成动态的、发展的,使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拥有知识,而且让学生拥有智慧,充满活力。
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量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就必须认真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让“有效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下面我以《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为例,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轮抽签游戏:
第一轮抽签活动:从个位抽起,组成一个四位数。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依次类推。
第二轮抽签活动:从千位抽起。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依次类推。
一队抽到了8,二队抽到了5,两队分别把8和5的卡片贴到了千位上。
师:让我们接着抽。
学生(抢着说):不用抽了,一队赢了。
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8个千比5个千大。
第三轮抽签活动: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抽到的数字放在哪一位上,组成四位数后,比较数的大小。
一队抽到了3,学生把3放到个位上,二队抽到了7,学生把7放在百位上。
师:请你们说说为什么这样放?
生:我抽到的3太小了,放在个位上比较好,让出高位给大的数字。
生:我抽到的7是比较大,先放在百位,要是手气好能够抽到8或9,放在千位上更好,所以把7先放在百位上。
师:要是下面抽到的数都比8小,怎么办?
学生一时沉默后,出现了争论。
有的表示一队会赢,有的表示二队会赢。
生(反驳):那二队也不一定会输,还得看一队抽到的数。
反思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1.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热闹”,但要有“深度”。
这节课没有花哨的环节,主要以三轮抽签游戏活动作为教学主线。游戏的设计要求明确,直奔主题。第二轮的抽签活动,教师通过追问“为什么”,让学生懂得了最高位的数字大小直接决定了两个数的大小,使学生意识到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先看最高位。第三轮的抽签游戏,在学生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了获胜的策略。这样的课堂,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情境,活动的余地,成功的体会,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2.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华丽”,但应该有“内涵”。
这是一个老教材,在这里教师没有直接出示几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而是对教材进行加工、利用、再创造,采用游戏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律,让简单的内容变得丰富。在上述教学中,教师深入教材,结合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精心设计了几个十分有效的,非常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促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的认识,自我完善数的相对大小的认识,从而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法则越来越清晰,思维逐步趋向深刻,完全达到高认知学习水平。
3.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顺畅”,但应该有“风浪”。
课堂是真实的,真实是可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疑惑、出现障碍,课堂上没有学生出错,是不是有点索然无味呢?在上述案例中的第三轮抽签活动时,当教师提出“要是下面抽到的数都比8小,怎么办?”这个问题后,学生进行了讨论、争辩。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加以点拨、提醒,在障碍处做文章,点“石”成“金”,通过学生的思索、讨论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课堂。
反思二:怎样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首先,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心的预设。
精致、有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地预设,预设使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预设为生成播下种子并使自身在生成中升华。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共生。
其次,有效的教学需要良好的机智。
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教师能够正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的时候,教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学生思路受阻的时候,教师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说到底,就是教师能读透教材,挖掘内涵,深入浅出,讲到“点子”上,能一语中的,一语解惑。
最后,有效的教学需要和谐的互动。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有效的人际互动的过程,其中师互动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课堂变成动态的、发展的,使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拥有知识,而且让学生拥有智慧,充满活力。
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量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就必须认真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让“有效教学”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