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目前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框架及体系构建,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7-0090-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实行扩大招生政策,使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日益严重。为尽快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重要出路。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使命。缺乏创业能力专门培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就业竞争和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高校有必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目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一直未得到高校、政府等部门的重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教育的起步时间较晚。1999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是对创业教育理念的首次正式回应。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002年,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的“创业教育”,把创业能力提升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我国个别高校开始试行创业教育,并由此拉开了创业教育进入高校的序幕,我国创业教育逐渐步入正轨。
国内部分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在“四方位”包围循环模式中,“四方位”指个人和家庭、高校、政府和社会4个主体,其中个人和家庭是基础系统,高校是指导系统,政府是支持系统,社会环境是协助系统;这四个主体相互循环共同发生作用。在“方桌”模型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中,构成“方桌”的创业课程、创业环境、创业联盟、创业孵化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并提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创业教育新理念,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大部分学者从高校、大学生、社会及政府等视角来探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基于高校立场,通过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利用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有学者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认为应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重视创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二是深化创业教学改革,优化创业教学环境;三是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重视创业实践。
这些研究和见解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可借鉴性,而且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也富有针对性,体现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基于以往研究成果,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薄弱问题,以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创业能力体系为执行标准,探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
2 CDIO理念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CDIO是当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和改革成果,指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相关知识。CDIO培养大纲将大学生的能力分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以综合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4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教育理念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将其引用到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的理论依据,两者之间存在某些对应性是引入的前提条件。CDIO理念的目标是培养工程界高技能人才,并把人才培养贯穿于大学所有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创业能力培养应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做一些调整和改革,例如在教学环节上,CDIO倡导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具有可借鉴性。因此,将CDIO理念引入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在理论和操作上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3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CDIO指标体系
3.1 体系框架
大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具备全面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知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人际交流、自我学习方面的应会能力。参照CDIO培养大纲提出工程教育应达到的能力要求,结合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从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来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指标体系,见表1。
为实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高校应细化培养目标。CDIO指标体系为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确立基本框架,大致分为3个层次:总体能力、4个维度和12个因素。这3个层次可以设定3个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总体培养目标,即大学生创业能力;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4个构成维度,即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三级指标是二级指标的细化与具体,是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出发点。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应把上述体系作为培养大纲。
3.2 指标分析
3.2.1 基础知识 CDIO理念没有一个适合不同专业的教学标准,因此,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应根据不同專业具体培养目标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以顺应专业能力培养要求。此外,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核心知识传授。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自主创业已成为大学生新的择业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主创业的成功除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求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储备。创业者明确发展方向后,要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掌握,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充电”。
3.2.2 个人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两点要求。首先,大学生要勇于表达自己对职业发展的愿景,了解岗位类别及各类岗位的从业条件,并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般规律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其次,大学生必须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在创业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积累相关创业实践经验,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与行业竞争。
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7-0090-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实行扩大招生政策,使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日益严重。为尽快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重要出路。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使命。缺乏创业能力专门培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就业竞争和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高校有必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目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一直未得到高校、政府等部门的重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教育的起步时间较晚。1999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是对创业教育理念的首次正式回应。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002年,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的“创业教育”,把创业能力提升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我国个别高校开始试行创业教育,并由此拉开了创业教育进入高校的序幕,我国创业教育逐渐步入正轨。
国内部分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在“四方位”包围循环模式中,“四方位”指个人和家庭、高校、政府和社会4个主体,其中个人和家庭是基础系统,高校是指导系统,政府是支持系统,社会环境是协助系统;这四个主体相互循环共同发生作用。在“方桌”模型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中,构成“方桌”的创业课程、创业环境、创业联盟、创业孵化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并提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创业教育新理念,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大部分学者从高校、大学生、社会及政府等视角来探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基于高校立场,通过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利用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有学者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认为应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重视创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二是深化创业教学改革,优化创业教学环境;三是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重视创业实践。
这些研究和见解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可借鉴性,而且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也富有针对性,体现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基于以往研究成果,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薄弱问题,以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创业能力体系为执行标准,探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
2 CDIO理念用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CDIO是当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和改革成果,指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相关知识。CDIO培养大纲将大学生的能力分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以综合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4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教育理念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将其引用到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的理论依据,两者之间存在某些对应性是引入的前提条件。CDIO理念的目标是培养工程界高技能人才,并把人才培养贯穿于大学所有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创业能力培养应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做一些调整和改革,例如在教学环节上,CDIO倡导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具有可借鉴性。因此,将CDIO理念引入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在理论和操作上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3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CDIO指标体系
3.1 体系框架
大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具备全面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知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人际交流、自我学习方面的应会能力。参照CDIO培养大纲提出工程教育应达到的能力要求,结合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从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来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指标体系,见表1。
为实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高校应细化培养目标。CDIO指标体系为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确立基本框架,大致分为3个层次:总体能力、4个维度和12个因素。这3个层次可以设定3个等级指标:一级指标是总体培养目标,即大学生创业能力;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4个构成维度,即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系统能力;三级指标是二级指标的细化与具体,是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出发点。不同专业的能力培养应把上述体系作为培养大纲。
3.2 指标分析
3.2.1 基础知识 CDIO理念没有一个适合不同专业的教学标准,因此,在CDIO理念的指导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应根据不同專业具体培养目标来开展相关教学工作,以顺应专业能力培养要求。此外,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与大学生创业有关的核心知识传授。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自主创业已成为大学生新的择业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主创业的成功除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求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储备。创业者明确发展方向后,要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掌握,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充电”。
3.2.2 个人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两点要求。首先,大学生要勇于表达自己对职业发展的愿景,了解岗位类别及各类岗位的从业条件,并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般规律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其次,大学生必须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在创业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积累相关创业实践经验,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与行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