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与电脑的普及,人们对电脑的依赖越来越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出现了划时代的改变。我们通常把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群称为电脑族。他们中许多人终日在电脑前伏案工作,有些沉迷于无限沟通的互联网世界。电脑在带给人们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和忧虑。
视力问题
当电脑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同时,许多人的视力在显示器面前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电脑伤眼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美国全国职业保健与安全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证明,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有90%的人眼睛有问题,表现症状是:眼睛发干、头痛、烦躁、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电脑的白领,又该如何应对呢?
1 病因分析
电脑的屏幕是由小的荧光点组成的,这些荧光点是闪烁的,要想看清楚就需要我们眼睛不断地调节。我们自己感觉不到,但却真实存在,我们的眼睛要去适应它就容易产生疲劳。在打字的时候,眼睛要不断在文稿、屏幕、键盘之间变换,眼睛的焦点和距离不断地调节,也会使眼睛感到疲劳。
2 主要病症
(1)干眼症:部分人泪液分泌为01
症状:如果你天天面对电脑,出现眼部酸胀、怕光、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那你就要警惕,因为你有患上千眼症的重大可能。
专家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黄建宁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过去患上“干眼症”的多是4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出现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的干燥综合征,其特点就是口眼干燥。而现在,干眼症的发生年龄越来越年轻,其主要原因就是用眼过度。
正常人的眼珠之所以能够保持黑白水灵,除了其本身必备的特殊组织结构外,和泪液的润泽和防护作用密不可分。我们眼睛的湿润一般依靠眨眼,正常情况下我们一分钟眨眼约15次,但看电脑时,我们往往因为过于专注而忘记眨眼,导致泪液挥发过多。
如何判断自己是普通的视力疲劳还是千眼症。一般来说,到医院后会进行一个泪液分泌实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到这里来的年轻人,有的泪液分泌竟然是0!”黄建宁主任说,而正常标准为5分钟10-15毫米。
不过很多患者都会有疑惑,“我明明是有眼泪的,看电影时动情的时候还会流眼泪,有时候还会迎风流泪,怎么会没有泪液分泌”对此,黄建宁主任解释说,人有两套泪腺,为主泪腺和副泪腺。在白天分泌泪液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而在人睡觉时,则停止分泌泪液,这是基础性分泌,在一般生理状况及没有刺激的情况下,由副泪腺分泌。而主泪腺则负责反射性的流泪,情绪波动或者是受到冷风刺激后,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主泪腺分泌亢进。
而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的人,容易造成眼睛角膜表面敏感度下降,以致泪液的分泌下降,相对比较容易有干眼症的问题。
(2)青光眼:眼睛持续发胀难忍。
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青光眼有两种: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后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开角型青光眼在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2%,特别是在高度近视者和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的人中容易出现,每天大量使用电脑的白领有患此病的风险。
专家分析:黄建宁主任告诉记者,青光眼形成的机制比较复杂,而且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而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因此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黄主任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感觉眼睛发胀,但是没有很好的重视,随著眼压慢慢升高,由于长期没有理会,对于这种压力就慢慢“耐受”了。如果出现一定的诱发因素,就会突然暴发。高度近视患者、糖尿病患者、高眼压的患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都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发人群。定期眼部检查是及时发现青光眼的最好方法。建议有持续性眼胀感觉的,最好都去做一个青光眼排除。
3 如何防范
(1)不要将电脑摆在窗边,避免光源从头项上方照射造成反光,造成电脑屏幕不清晰。
(2)电脑屏幕顶端高度要略低于眼睛的视平线,摆放最理想的位置是电脑屏幕中心应在眼睛视线下方约20度的地方。
(3)电脑屏幕和眼睛距离60厘米为宜。
(4)经常眨眼睛,以增加泪水分泌,达到滋润眼睛功效。凝望电脑屏幕每隔1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如果可闭起眼睛、远眺等都能达到完全休息。同样,眼睛的肌肉也需要运动,在每天的上午、下午,多眨眨眼,望望远处,不断地让晶体有舒张和收缩的运动。或做眼保健操。把双手搓热放置眼球上有活血功能。
(5)如果平时眼睛很容易干涩,可以补充人工泪液。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般单瓶包装大多含有防腐剂,最好一天使用不要超过三次。
(6)注意光线刺激。很多白领喜欢夜间玩游戏,为不影响他人而往往需要关掉灯光,电脑屏幕光线直接刺激眼球,对眼睛伤害很大。
(7)办公室的饮茶,可以适量饮用一些菊花茶、枸杞茶、绿茶、决明子茶等。
(8)常用电脑度数可稍配浅点。有些人往往因为有一只眼睛视力比较好,因此不愿配眼镜。但这样就相当于人一只脚穿高跟鞋一只脚穿平底鞋,是非常不利的,也容易拖累视力较好的眼睛。当你长期操作电脑的时候,特别是你要在屏幕前工作4、5个小时的时候,建议你应该配一个浅度数的眼镜。这样可以少用调节,使视疲劳情况减低。
鼠标手
所谓“鼠标手”,是一种通俗的叫法,主要症状有,手腕、食指或中指关节疼痛、麻木,拇指肌肉感觉无力,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手部功能受损、力量减弱。因为电脑使用者多得此症而得名。用医学上的话来说,就是“重复性压力伤害”。一般来说,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
1 病因分析
但在操作电脑时,由于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就处于强迫体位,不能自然伸展。当手腕关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压迫了腕管中的正中神经,使神经传导被阻断,双手就会出现刺痛感、麻痹感以及无力的症状,有的关节活动时还会发现轻微的响声,这些都是“鼠标手”的先期病症。随后还可能出现渐渐朝羞肩膀蔓延的疼痛,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不管是娱乐打牌、拨电话号码,还是炒菜做饭,这些最简单的手部动作都会让你觉得十分困难。可以说“鼠标手”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工作。
2 预防和治疗方法
(1)按手表的时针做顺时、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 (2)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10次。
(3)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各手指,每指各捏10秒钟,平稳呼吸;
(4)双掌合十,上下摩擦至微热。每天3分钟,有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腕肌肉酸痛,防止手腕关节骨刺增生。
在进行网络购物时
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正在逐渐增强,网络购物也成为一种时尚,但也有人在网上购买的刻录机,邮到的却是乌龙茶,购买网络上大卖的MP3随身听,结果却是一场空。因此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 选择合法的、信誉度较高的网站交易。网上购物时必须对该网站的信誉度、安全性、付款方式,特别是以信誉卡付费的保密性进行考查,防止个人账号、密码遗失或被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一些虚拟社区、BBS里面的销售广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特别是进行二手货物交易时,更要谨慎,不可贪图小便宜。
3 避免与未提供足以辨识和确认身份资料(缺少登记名称、负责人名称、地址、电话)之电子商店进行交易,若对该商店感到陌生,可通过电话或询问当地消费团体电子商店的信誉度等基本资料。
4 若网上商店所提供的商品与市价相距甚远或明显不合理时,要小心求证,切勿贸然购买,谨防上当受骗。
5 消费者进行网上交易时,应打印出交易内容与确认号码之订单,或将其存入电脑,妥善保存交易记录。
典型案例1:某网民在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买过洗涤用品,没想到东西送到家时价格竞比网上标价高了许多,一问原因,供应商说是商品价格刚刚变动,还没来得及上网公布。
典型案例2:某网民通过BBS上面张贴的广告,购买了一台价格比较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用过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死机现象,请专业人士检查后,发现内部配置全是伪劣的二手配件。
案例解析:以上案例说明网上交易也和市场交易一样,极易出现欺诈行为,在网上交易时,切不可因贪小便宜而上当受骗,给自己造成财产损失。现在一些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通过游戏挣银子卖钱,这里面也存在欺诈行为,类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多掌握一些网上交易的安全知识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何避免遭遇网络陷阱
防止网络欺骗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一些网站或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会不择手段,套取网民的个人资料,甚至是银行账号、密码,达到个人目的。
1 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中奖之类的信息,某些不法网站或个人利用一些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常常通过向网民公布一些诸如E-mail、ICO、OECQ号码中奖,然后通过要求中奖人邮寄汇费、提供信誉卡号或个人资料等方式,套取个人钱物、资料等。
2 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来历不明的测试个人情商、智商、交友之类的测试软件,这类软件大多要求提供个人真实的资料,往往这就是一个网络陷阱。
3 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在网上注册,一些网民在注册成功后,不但要缴纳高额的电话费,而且会受到一些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的骚扰。
4 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公布的快速致富的窍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相信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会赔钱,甚至血本无归。
典型案例1:国外有一家叫“财富联盟”的站点向用户许诺,只要用户付出250美元,便可以得到每月5000美元以上的收益。最后的结果可以想象,95%以上的参与此项活动的用户都赔了钱,有的人赔得很惨。
典型案例2:曾有一个叫“万維”的网点向社会公众发售一种西班牙彩票,并保证人人都会中奖。后来,用户发觉自己上当后,赶紧向有关部门举报,有关机构通过调查发现,这个网点是由一家在爱尔兰的公司经营的,而存放这个网页的主杌却在墨西哥,属于一家企业属下的子公司。绕来绕去,调查最终不了了之。据悉,这类“人人中大奖”的骗子游戏主要有两种行骗方式:一是骗邮资,“恭喜您中大奖”,您可以获得电脑、摄像机、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过领奖前,您可得先预交一笔数目不菲的邮资。可当你一旦交了这笔钱,对不起,您的奖品可就遥遥无期了;二是骗钱,通常当事人会被通知“申奖”了,接着需要你用信用卡支付一笔现金购买某个豪华度假村(价格与市场相比,当然不贵),但结果你实际拥有的可能只是这个豪华度假村的普通住宿权利。
典型案例3:不幸的“幸运邮件”,这是一种亲合团体式诈骗,它利用团体内部成员对宗教、各族及专业性团体的信任而进行诈骗。如以“聿运邮件”为名,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寄出小额金钱给邮件名单中的人,即可享受幸运,否则便会惨遭不幸。一旦你寄出这笔钱后,再等着别人寄钱给你,那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案例解析:以上案例中利用了人们贪图便利、走捷径致富相信运气的心理,当人们满怀希望地进行投资或参与活动时,收获的仅有失望。试想一下,如果仅凭参与网上活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财致富的话,那么还会有穷人吗?
如何提高法律意识预防网络犯罪和利用网络犯罪
网络在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看准了这一点,利用网络频频作案,近些年来,网上犯罪不断增长。一位精通网络的社会学家说:“互联网是一个自由且身份隐蔽的地方,网络犯罪的隐秘性非一般犯罪可比,而人类一旦冲破了某种束缚,其行为可能近乎疯狂,潜伏于人心深处的邪念头便会无拘无束地发泄。”一些学生朋友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知识后,急于寻找显示自己才华的场所,会在互联网上显一显身手,寻找一些网站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肆意浏览网站内部资料、删改网页内容,在有意无意之间触犯了法律,追悔莫及。也有的同学依仗自己技术水平高人一等,利用高科技的互联网络从事违法活动,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1 正确使用互联网技术,不要随意攻击各类网站,一则这样会触犯相关的法律,二则可能会引火上身,被他人反跟踪、恶意破坏、报复、得不偿失。
2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自以为技术手段如何高明。互联网技术博大精深,没有完全掌握全部技术的完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在互联网上炫耀自己或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活动。
典型案例1:一封发自湖北武汉的电子邮件震惊香港某公司。3亿港元——发件人向该公司开出勒索天价,井威胁:如不给将遭受更大损失。接到报警后,武汉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网警们先从电信部门入手,获取发信人的E-mail地址,然后走访网吧密集的地区,查找其网络公司。十几天后,侦查人员终于查明真相。经查,犯罪嫌疑人的手法非常巧妙。他先在武昌区八一路“同志网吧”注册邮箱,再通过位于同一条路上的“天际网吧”送出敲诈邮件。这两个网吧都坐落在大专院校周边,每天上网人数众多,网吧管理者又没按公安机关的要求逐人登记,想找到发信人如大海捞针。侦查人员对经常出入网吧者进行10天详细调查,终于获得线索:一个20多岁的男青年曾在网吧对别人宣扬,“现在是网络时代。通过网络敲诈外地富翁不成问题”。此人个子不高,每隔几天就会来此上网。侦查人员便不分昼夜,守候在两个网吧周围。当这个年轻人走进“天际网吧”时,被守候在此的网警当场抓获。面对网警,这名武汉某大学四年级学生成叹道:“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公安局还有网上破案的本事”。
典型案例2:2002年,网警在删除有害信息时发现一个个人主页申链接有大量色情、淫秽的网站。从该主页的点击率来看,不少网民都是这里的常客。经秘密调查后,网警们了解到这个主页存在某公司服务器中。由李某等四人负责制作并定期維护;而主要经济来源是广告收入。个人主页是怎么“跑”到了某公司的服务器里?根据经验,网警们判断一定是公司里出了内“鬼”。在连夜对四名犯罪嫌疑人进行突审后,该公司电脑部职工曹某走入了网警的视线。进一步调查后,网警们发现曹某不但用黑客软件盗取了公司的秘密文件,还多次浏览属于公司秘密的人事、工资等文件。面对网警出示的确凿证据,犯罪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认罪。这也是北京第一起利用黑客软件窃取公司秘密丈件妁案件。
案例解析:以上案例说明,一些人在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后,为达到某种目的不’階铤而走险,妄图利用虚拟技术掩藏犯罪的痕迹,其结果正是法网恢恢,疏而下漏,等待他们的只是冰冷的镣铐,法律的制裁。在校职校生学生都有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渴望,然而,掌握这些新的东西,应当是更好地武装自己,将来更多地服务社会,而不能用来搞歪门邪道,甚至用来实施犯罪。
视力问题
当电脑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同时,许多人的视力在显示器面前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电脑伤眼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美国全国职业保健与安全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证明,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中,有90%的人眼睛有问题,表现症状是:眼睛发干、头痛、烦躁、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电脑的白领,又该如何应对呢?
1 病因分析
电脑的屏幕是由小的荧光点组成的,这些荧光点是闪烁的,要想看清楚就需要我们眼睛不断地调节。我们自己感觉不到,但却真实存在,我们的眼睛要去适应它就容易产生疲劳。在打字的时候,眼睛要不断在文稿、屏幕、键盘之间变换,眼睛的焦点和距离不断地调节,也会使眼睛感到疲劳。
2 主要病症
(1)干眼症:部分人泪液分泌为01
症状:如果你天天面对电脑,出现眼部酸胀、怕光、有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那你就要警惕,因为你有患上千眼症的重大可能。
专家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黄建宁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过去患上“干眼症”的多是4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由于体内雌性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出现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的干燥综合征,其特点就是口眼干燥。而现在,干眼症的发生年龄越来越年轻,其主要原因就是用眼过度。
正常人的眼珠之所以能够保持黑白水灵,除了其本身必备的特殊组织结构外,和泪液的润泽和防护作用密不可分。我们眼睛的湿润一般依靠眨眼,正常情况下我们一分钟眨眼约15次,但看电脑时,我们往往因为过于专注而忘记眨眼,导致泪液挥发过多。
如何判断自己是普通的视力疲劳还是千眼症。一般来说,到医院后会进行一个泪液分泌实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到这里来的年轻人,有的泪液分泌竟然是0!”黄建宁主任说,而正常标准为5分钟10-15毫米。
不过很多患者都会有疑惑,“我明明是有眼泪的,看电影时动情的时候还会流眼泪,有时候还会迎风流泪,怎么会没有泪液分泌”对此,黄建宁主任解释说,人有两套泪腺,为主泪腺和副泪腺。在白天分泌泪液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而在人睡觉时,则停止分泌泪液,这是基础性分泌,在一般生理状况及没有刺激的情况下,由副泪腺分泌。而主泪腺则负责反射性的流泪,情绪波动或者是受到冷风刺激后,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主泪腺分泌亢进。
而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的人,容易造成眼睛角膜表面敏感度下降,以致泪液的分泌下降,相对比较容易有干眼症的问题。
(2)青光眼:眼睛持续发胀难忍。
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青光眼有两种: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后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开角型青光眼在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1%~2%,特别是在高度近视者和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的人中容易出现,每天大量使用电脑的白领有患此病的风险。
专家分析:黄建宁主任告诉记者,青光眼形成的机制比较复杂,而且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轻度眼胀、视力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而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因此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黄主任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感觉眼睛发胀,但是没有很好的重视,随著眼压慢慢升高,由于长期没有理会,对于这种压力就慢慢“耐受”了。如果出现一定的诱发因素,就会突然暴发。高度近视患者、糖尿病患者、高眼压的患者以及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都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发人群。定期眼部检查是及时发现青光眼的最好方法。建议有持续性眼胀感觉的,最好都去做一个青光眼排除。
3 如何防范
(1)不要将电脑摆在窗边,避免光源从头项上方照射造成反光,造成电脑屏幕不清晰。
(2)电脑屏幕顶端高度要略低于眼睛的视平线,摆放最理想的位置是电脑屏幕中心应在眼睛视线下方约20度的地方。
(3)电脑屏幕和眼睛距离60厘米为宜。
(4)经常眨眼睛,以增加泪水分泌,达到滋润眼睛功效。凝望电脑屏幕每隔1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如果可闭起眼睛、远眺等都能达到完全休息。同样,眼睛的肌肉也需要运动,在每天的上午、下午,多眨眨眼,望望远处,不断地让晶体有舒张和收缩的运动。或做眼保健操。把双手搓热放置眼球上有活血功能。
(5)如果平时眼睛很容易干涩,可以补充人工泪液。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一般单瓶包装大多含有防腐剂,最好一天使用不要超过三次。
(6)注意光线刺激。很多白领喜欢夜间玩游戏,为不影响他人而往往需要关掉灯光,电脑屏幕光线直接刺激眼球,对眼睛伤害很大。
(7)办公室的饮茶,可以适量饮用一些菊花茶、枸杞茶、绿茶、决明子茶等。
(8)常用电脑度数可稍配浅点。有些人往往因为有一只眼睛视力比较好,因此不愿配眼镜。但这样就相当于人一只脚穿高跟鞋一只脚穿平底鞋,是非常不利的,也容易拖累视力较好的眼睛。当你长期操作电脑的时候,特别是你要在屏幕前工作4、5个小时的时候,建议你应该配一个浅度数的眼镜。这样可以少用调节,使视疲劳情况减低。
鼠标手
所谓“鼠标手”,是一种通俗的叫法,主要症状有,手腕、食指或中指关节疼痛、麻木,拇指肌肉感觉无力,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手部功能受损、力量减弱。因为电脑使用者多得此症而得名。用医学上的话来说,就是“重复性压力伤害”。一般来说,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
1 病因分析
但在操作电脑时,由于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就处于强迫体位,不能自然伸展。当手腕关节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压迫了腕管中的正中神经,使神经传导被阻断,双手就会出现刺痛感、麻痹感以及无力的症状,有的关节活动时还会发现轻微的响声,这些都是“鼠标手”的先期病症。随后还可能出现渐渐朝羞肩膀蔓延的疼痛,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不管是娱乐打牌、拨电话号码,还是炒菜做饭,这些最简单的手部动作都会让你觉得十分困难。可以说“鼠标手”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工作。
2 预防和治疗方法
(1)按手表的时针做顺时、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 (2)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10次。
(3)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各手指,每指各捏10秒钟,平稳呼吸;
(4)双掌合十,上下摩擦至微热。每天3分钟,有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腕肌肉酸痛,防止手腕关节骨刺增生。
在进行网络购物时
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正在逐渐增强,网络购物也成为一种时尚,但也有人在网上购买的刻录机,邮到的却是乌龙茶,购买网络上大卖的MP3随身听,结果却是一场空。因此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 选择合法的、信誉度较高的网站交易。网上购物时必须对该网站的信誉度、安全性、付款方式,特别是以信誉卡付费的保密性进行考查,防止个人账号、密码遗失或被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一些虚拟社区、BBS里面的销售广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特别是进行二手货物交易时,更要谨慎,不可贪图小便宜。
3 避免与未提供足以辨识和确认身份资料(缺少登记名称、负责人名称、地址、电话)之电子商店进行交易,若对该商店感到陌生,可通过电话或询问当地消费团体电子商店的信誉度等基本资料。
4 若网上商店所提供的商品与市价相距甚远或明显不合理时,要小心求证,切勿贸然购买,谨防上当受骗。
5 消费者进行网上交易时,应打印出交易内容与确认号码之订单,或将其存入电脑,妥善保存交易记录。
典型案例1:某网民在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买过洗涤用品,没想到东西送到家时价格竞比网上标价高了许多,一问原因,供应商说是商品价格刚刚变动,还没来得及上网公布。
典型案例2:某网民通过BBS上面张贴的广告,购买了一台价格比较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用过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死机现象,请专业人士检查后,发现内部配置全是伪劣的二手配件。
案例解析:以上案例说明网上交易也和市场交易一样,极易出现欺诈行为,在网上交易时,切不可因贪小便宜而上当受骗,给自己造成财产损失。现在一些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通过游戏挣银子卖钱,这里面也存在欺诈行为,类似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多掌握一些网上交易的安全知识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何避免遭遇网络陷阱
防止网络欺骗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一些网站或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会不择手段,套取网民的个人资料,甚至是银行账号、密码,达到个人目的。
1 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中奖之类的信息,某些不法网站或个人利用一些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常常通过向网民公布一些诸如E-mail、ICO、OECQ号码中奖,然后通过要求中奖人邮寄汇费、提供信誉卡号或个人资料等方式,套取个人钱物、资料等。
2 不要轻易相信互联网上来历不明的测试个人情商、智商、交友之类的测试软件,这类软件大多要求提供个人真实的资料,往往这就是一个网络陷阱。
3 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在网上注册,一些网民在注册成功后,不但要缴纳高额的电话费,而且会受到一些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的骚扰。
4 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公布的快速致富的窍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旦相信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会赔钱,甚至血本无归。
典型案例1:国外有一家叫“财富联盟”的站点向用户许诺,只要用户付出250美元,便可以得到每月5000美元以上的收益。最后的结果可以想象,95%以上的参与此项活动的用户都赔了钱,有的人赔得很惨。
典型案例2:曾有一个叫“万維”的网点向社会公众发售一种西班牙彩票,并保证人人都会中奖。后来,用户发觉自己上当后,赶紧向有关部门举报,有关机构通过调查发现,这个网点是由一家在爱尔兰的公司经营的,而存放这个网页的主杌却在墨西哥,属于一家企业属下的子公司。绕来绕去,调查最终不了了之。据悉,这类“人人中大奖”的骗子游戏主要有两种行骗方式:一是骗邮资,“恭喜您中大奖”,您可以获得电脑、摄像机、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过领奖前,您可得先预交一笔数目不菲的邮资。可当你一旦交了这笔钱,对不起,您的奖品可就遥遥无期了;二是骗钱,通常当事人会被通知“申奖”了,接着需要你用信用卡支付一笔现金购买某个豪华度假村(价格与市场相比,当然不贵),但结果你实际拥有的可能只是这个豪华度假村的普通住宿权利。
典型案例3:不幸的“幸运邮件”,这是一种亲合团体式诈骗,它利用团体内部成员对宗教、各族及专业性团体的信任而进行诈骗。如以“聿运邮件”为名,在信中要求收信人寄出小额金钱给邮件名单中的人,即可享受幸运,否则便会惨遭不幸。一旦你寄出这笔钱后,再等着别人寄钱给你,那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案例解析:以上案例中利用了人们贪图便利、走捷径致富相信运气的心理,当人们满怀希望地进行投资或参与活动时,收获的仅有失望。试想一下,如果仅凭参与网上活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财致富的话,那么还会有穷人吗?
如何提高法律意识预防网络犯罪和利用网络犯罪
网络在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看准了这一点,利用网络频频作案,近些年来,网上犯罪不断增长。一位精通网络的社会学家说:“互联网是一个自由且身份隐蔽的地方,网络犯罪的隐秘性非一般犯罪可比,而人类一旦冲破了某种束缚,其行为可能近乎疯狂,潜伏于人心深处的邪念头便会无拘无束地发泄。”一些学生朋友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知识后,急于寻找显示自己才华的场所,会在互联网上显一显身手,寻找一些网站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肆意浏览网站内部资料、删改网页内容,在有意无意之间触犯了法律,追悔莫及。也有的同学依仗自己技术水平高人一等,利用高科技的互联网络从事违法活动,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1 正确使用互联网技术,不要随意攻击各类网站,一则这样会触犯相关的法律,二则可能会引火上身,被他人反跟踪、恶意破坏、报复、得不偿失。
2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自以为技术手段如何高明。互联网技术博大精深,没有完全掌握全部技术的完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不在互联网上炫耀自己或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活动。
典型案例1:一封发自湖北武汉的电子邮件震惊香港某公司。3亿港元——发件人向该公司开出勒索天价,井威胁:如不给将遭受更大损失。接到报警后,武汉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网警们先从电信部门入手,获取发信人的E-mail地址,然后走访网吧密集的地区,查找其网络公司。十几天后,侦查人员终于查明真相。经查,犯罪嫌疑人的手法非常巧妙。他先在武昌区八一路“同志网吧”注册邮箱,再通过位于同一条路上的“天际网吧”送出敲诈邮件。这两个网吧都坐落在大专院校周边,每天上网人数众多,网吧管理者又没按公安机关的要求逐人登记,想找到发信人如大海捞针。侦查人员对经常出入网吧者进行10天详细调查,终于获得线索:一个20多岁的男青年曾在网吧对别人宣扬,“现在是网络时代。通过网络敲诈外地富翁不成问题”。此人个子不高,每隔几天就会来此上网。侦查人员便不分昼夜,守候在两个网吧周围。当这个年轻人走进“天际网吧”时,被守候在此的网警当场抓获。面对网警,这名武汉某大学四年级学生成叹道:“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公安局还有网上破案的本事”。
典型案例2:2002年,网警在删除有害信息时发现一个个人主页申链接有大量色情、淫秽的网站。从该主页的点击率来看,不少网民都是这里的常客。经秘密调查后,网警们了解到这个主页存在某公司服务器中。由李某等四人负责制作并定期維护;而主要经济来源是广告收入。个人主页是怎么“跑”到了某公司的服务器里?根据经验,网警们判断一定是公司里出了内“鬼”。在连夜对四名犯罪嫌疑人进行突审后,该公司电脑部职工曹某走入了网警的视线。进一步调查后,网警们发现曹某不但用黑客软件盗取了公司的秘密文件,还多次浏览属于公司秘密的人事、工资等文件。面对网警出示的确凿证据,犯罪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认罪。这也是北京第一起利用黑客软件窃取公司秘密丈件妁案件。
案例解析:以上案例说明,一些人在掌握了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后,为达到某种目的不’階铤而走险,妄图利用虚拟技术掩藏犯罪的痕迹,其结果正是法网恢恢,疏而下漏,等待他们的只是冰冷的镣铐,法律的制裁。在校职校生学生都有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渴望,然而,掌握这些新的东西,应当是更好地武装自己,将来更多地服务社会,而不能用来搞歪门邪道,甚至用来实施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