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西安工程技师学院王爱红老师获得2012年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誉称号。这是陕西省技工院校专家首次获此殊荣。
回顾王爱红的成才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一步一个脚印、用真心踏出的技能之路。
1990年8月,王爱红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省冶金工业技工学校钳工专业。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苦练操作技能。三年后,他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学校毕业。
也就在毕业月,王爱红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陕西省选拔赛,取得钳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陕西省机械厅“青年技术能手”称号以及陕西省冶金厅、团委“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同年9月,他在全国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中取得第六名,被授予“全国青年技术能手”称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3年10月,经原劳动部特招,王爱红进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机械系奥赛班学习。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知识,苦练各类高难度技能,在与日本、韩国等各国专家的交流学习中,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受到专家们的高度好评。在1996年的毕业设计中,他以优异的设计方案和答辩成绩完成了大学的学习,同时以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了天津市高级工的考试。
1996年8月,王爱红回到西安工程技师学院工作。任教期间,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先后学习了模具制造、数控编程与操作,掌握了高新技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2003年,他培训的学生参加陕西省“三向杯”技能大赛荣获“状元”称号;2004年,他指导的学生参加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赛区),分别荣获钳工中级组、高级组第一、二、三名的好成绩,王爱红自己也荣获钳工教师组第一名,被授予“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2004年,王爱红培训的学生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荣获高级工组第二名、第三名,同时,王爱红也荣获教师组第三名,再一次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直接晋级为高级技师资格,同年被评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众人皆看到王爱红耀眼的光彩,可有谁知道,鲜花的背后凝聚了他多少日夜的奋斗和坚持。虽然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但他从未因这些成绩而感到骄傲自满,反而对自己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他注重特色、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注重指导年轻教师提高各项综合能力。他在省部级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校本教材《中级钳工技能训练》《中级模具钳工》均已正式使用,参编教材《高级模具钳工》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出版。
2005年,王爱红赴西安工程技师学院深圳分院工作,担任模具教研室主任。他大胆管理,调整了实习教学方案,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真正密切结合起来。虽然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但他考虑学生远离家乡,经常到学生宿舍嘘寒问暖,与学生探讨专业知识和人生哲理。在他的辛勤培育下,一批又一批新型模具专业技术人才被输送到企业,深受企业的欢迎。在深圳大胆创新为他以后的道路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此后他眼里不再只有单纯的教学或比赛,而是在教学、比赛中大胆管理与创新,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把钳工专业训练由工具钳工转向装配钳工。在新课题的开发过程中,他废寝忘食,大大推进了专业教学改革向前迈进。
王爱红的创新与执著为学校赢得了更多荣誉。2007年,他指导的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赛区),荣获钳工高级组第一、二、三名,参加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荣获钳工高级组第九名。2010年,他指导学生在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赛区)荣获钳工中级组、高级组第一、二、三名。2011年,他指导的学生在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赛区)上获装配钳工第二、三名。
从王爱红成功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坚持与热爱的力量。他忠于和热爱教育事业,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精心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艺的精髓,并指导年轻教师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培养出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为陕西职教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回顾王爱红的成才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一步一个脚印、用真心踏出的技能之路。
1990年8月,王爱红以优异成绩考入陕西省冶金工业技工学校钳工专业。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苦练操作技能。三年后,他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学校毕业。
也就在毕业月,王爱红参加了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陕西省选拔赛,取得钳工第一名的好成绩,获陕西省机械厅“青年技术能手”称号以及陕西省冶金厅、团委“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同年9月,他在全国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中取得第六名,被授予“全国青年技术能手”称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3年10月,经原劳动部特招,王爱红进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机械系奥赛班学习。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刻苦钻研专业理论知识,苦练各类高难度技能,在与日本、韩国等各国专家的交流学习中,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受到专家们的高度好评。在1996年的毕业设计中,他以优异的设计方案和答辩成绩完成了大学的学习,同时以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了天津市高级工的考试。
1996年8月,王爱红回到西安工程技师学院工作。任教期间,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先后学习了模具制造、数控编程与操作,掌握了高新技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2003年,他培训的学生参加陕西省“三向杯”技能大赛荣获“状元”称号;2004年,他指导的学生参加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赛区),分别荣获钳工中级组、高级组第一、二、三名的好成绩,王爱红自己也荣获钳工教师组第一名,被授予“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2004年,王爱红培训的学生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荣获高级工组第二名、第三名,同时,王爱红也荣获教师组第三名,再一次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直接晋级为高级技师资格,同年被评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众人皆看到王爱红耀眼的光彩,可有谁知道,鲜花的背后凝聚了他多少日夜的奋斗和坚持。虽然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但他从未因这些成绩而感到骄傲自满,反而对自己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他注重特色、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注重指导年轻教师提高各项综合能力。他在省部级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校本教材《中级钳工技能训练》《中级模具钳工》均已正式使用,参编教材《高级模具钳工》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出版。
2005年,王爱红赴西安工程技师学院深圳分院工作,担任模具教研室主任。他大胆管理,调整了实习教学方案,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真正密切结合起来。虽然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但他考虑学生远离家乡,经常到学生宿舍嘘寒问暖,与学生探讨专业知识和人生哲理。在他的辛勤培育下,一批又一批新型模具专业技术人才被输送到企业,深受企业的欢迎。在深圳大胆创新为他以后的道路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此后他眼里不再只有单纯的教学或比赛,而是在教学、比赛中大胆管理与创新,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把钳工专业训练由工具钳工转向装配钳工。在新课题的开发过程中,他废寝忘食,大大推进了专业教学改革向前迈进。
王爱红的创新与执著为学校赢得了更多荣誉。2007年,他指导的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赛区),荣获钳工高级组第一、二、三名,参加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荣获钳工高级组第九名。2010年,他指导学生在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赛区)荣获钳工中级组、高级组第一、二、三名。2011年,他指导的学生在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赛区)上获装配钳工第二、三名。
从王爱红成功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坚持与热爱的力量。他忠于和热爱教育事业,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精心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艺的精髓,并指导年轻教师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培养出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为陕西职教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