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化对七带石斑鱼早期发育及开口摄食的影响

来源 :海洋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比较了9个温度梯度(13、15、17、19、21、23、25、27、29℃)对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受精卵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用在(21±0.5)℃条件下孵出的健康仔鱼进行耐饥饿和摄食实验,实验温度处理设两种方式:一、处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二、将温度在处理48 h后统一调节至21℃。实验期间,每天统计仔鱼死亡数,测定不投饵条件下的存活指数(SAI),并观察仔鱼投饵后的开口摄食情况及其形态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7~23℃,当温度低于13℃或高于27℃时,受精卵不能孵化。21℃时,受精卵孵化率最高,为(93.67±1.52)%;而畸形率最低,为(1.06±1.06)%。当温度低于或高于21℃时其孵化率降低,而畸形率升高;2)在13~28℃范围内,初孵仔鱼的SAI值随着温度的上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21℃时的SAI值最高,为(20.26±0.44)%。各组温度保持不变时,13℃和27℃的SAI值分别为(2.18±0.01)%、(8.47±0.28)%;调整一致后分别为(6.90±0.44)%、(13.30±0.31)%。温度调节组与不调节组相比,其SAI值明显提高。温度调节后,每个梯度组的畸形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3)不同温度处理的仔鱼开口摄食存在差异。21℃时,仔鱼的初始摄食率和饱食率分别可达80.0%和40.0%。随着温度偏离21℃,摄食率和饱食率均逐渐降低。温度调节恢复组的仔鱼摄食情况改善明显,其中17℃不变和恢复组对比变化最为明显:当保持17℃不变时仔鱼的摄食率和饱食率分别为20.0%、13.3%,而处理48 h后恢复到21℃后,两者分别提高到66.7%和33.3%,分别提高了2.3和1.5倍。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学生更容易接受英语知识。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小学英语;心理健康;渗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予以明确,指出当前推进的素质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技能。作为我们教授的学生
[摘 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量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是一个学习难点,教师若能搭建互联网识字平台,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游戏“汉字轩”让学生学习汉字构造,“智慧亭”让学生游戏识字,“游戏城”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汉字。  [关键词] 互联网 背景;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若能结合互联网搭建识字平台,组织学生利用电脑网络
研究了干露胁迫0.5、1、3h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肝胰腺呼吸代谢酶活性和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露胁迫0.5h和1h对肝胰腺细胞色素氧化酶(CC
张纲张网是我国近海渔业的重要作业方式,当前渔业管理中规定了张纲张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但渔民实际使用的网目尺寸与之差异很大,造成渔获中幼鱼比例大。为了更好地掌握网目
先用恒电流电解重量法测定阳极铜中铜,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电解残余液中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沉积在铂阴极上的金、银等杂质元素,对电解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动态很有必要, 更有优势. 为此, 要为学生搭建轻松的心理平台, 营造宽松的写作氛围. 同时, 挖掘作文教学心理趋势, 渗透发展性心育. 对学生的
采用平衡巢氏设计方法,按照1雄配2雌的方式,构建缢蛏7个半同胞家系和14个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各个家系60日龄、90日龄及150日龄的壳长、壳高。雄内雌间半同胞个体间具有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