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情感对森林公园环境负责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X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范激活模型是预测利他行为的重要理论,游客与地方之间的情感作为游客环境负责行为密切相关的因素,将人地情感因素纳入规范激活模型,一个解释和预测游客环境负责行为的游客环境负责行为NAM整合模型得以构建.针对福州森林公园的309名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1)建构的游客环境负责行为NAM整合模型解释与预测适配度指标良好,且模型具有复核效化的稳定性;2)地方依赖感对人地情感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地方认同感、根深蒂固感和地方熟悉感;3)人地情感对责任归属的影响高于对结果意识的影响;4)结果意识对个体规范的作用效果高于责任归属;5)人地情感可以通过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的作用影响个体规范,进而产生环境负责行为.综上,为促进游客在森林公园出游过程中环境负责行为的发生,可提供游客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产品,让游客对公园产生情感依赖,同时强化破坏环境而产生严重后果的宣传教育,以激发游客的环境负责行为.
其他文献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所构建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乃是以国家所有权为请求权基础的私益诉讼.省级、市地级政府基于《改革方案》以国家所有权为请求权依据提起
以陕北佳县为例,从自组织能力、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贡献度模型识别生计恢复力主要贡献因子,并对提升农户生计恢复力的生计建设路径进行探究.结
2019年,聚酯产业链充满挑战,不得不面对整个产业链上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由于上游工序压缩成本,导致价格螺旋式上升,因而利润率受到挤压甚至基本没有利润.rn全球经
期刊
文中以环境情感(未践行垃圾分类的愧疚感、践行垃圾分类的自豪感)为中介变量、道德认同为调节变量,构建了宣传教育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机理模型,分析了环境情绪(未践行
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动机作为行为的先导,会直接影响行为轨迹.文中以行为经济学为切入点,结合认知评价理论、自我决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