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Charleston ×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年到2006年连续5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
【机 构】
: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Charleston ×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年到2006年连续5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1个控制油分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A1、A2、B1、C2、D1a、D1b、F、H和O连锁群上,其中2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另检测到15对影响油分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7.84%。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
其他文献
针对W型曳引抽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抽油杆突然断脱事故,分析了抽油杆断脱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办法和技术措施,以避免因为抽油杆断脱造成事故,为推广应用W型曳引抽油机提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喷药时期为主区,喷药剂量为副区,探讨了用SQ-1诱导产生的雄性不育率、杂交率及自然授粉结实率3项指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药时期、喷药剂量及时期与剂
海南岛的4个保护区和2个非保护区内普通野生稻与2种栽培稻(Nipponbare,9311)的Adh2基因序列在编码区共有单现突变9个,信息位点4个,同义突变8个,替代突变5个。内含子内有单现突变21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 Immunity Absorb Assay,ELISA),研究5个不同物候型茶树栽培品种在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生育周期及春季腋芽萌发前后茶梢叶片内源GA3(gibb
通过不同甘蓝型油菜中SLG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探索了甘蓝型油菜中是否存在与芸薹属二倍体中相同或相似的S-locus基因。对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品系中SLG基因的PCR扩增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