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叶不同开度下抽水蓄能机组水轮机工况内流特性分析

来源 :水电与抽水蓄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ve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抽蓄机组水轮机工况下活动导叶不同开度下的内流特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活动导叶不同开度下全流道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分析,探讨活动导叶开度对过流部件内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导叶开度的增加,水泵水轮机的流量增大,转轮力矩增大但增幅降低,效率先增大后降低.蜗壳整体上的压力沿周向分布比较均匀,从蜗壳进口到蜗壳出口均匀降低,水力损失较小;固定导叶形状及安放角与活动导叶搭配影响较大,小开度和大开度工况下活动导叶和固定导叶进口处水力损失大;压力变化线与进出口是否平行影响转轮内部流态,中开度转轮叶片做功最好;小开度工况下易产生偏心涡带,降低机组效率,不利于尾水管能量的回收,中开度工况下尾水管流态最好.研究结论对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备需要,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能源发展史.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指引下,中国的能源生产形势和发展路径将会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如何有序减碳,实现碳排放的既定目标,又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不影响经济发展.现在电力产生过程不生产碳的能源就是水、风和光等主要的清洁能源.从技术可开发量上看,三种能源如果实现大规模开发,确实可以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但是众所周知,风光能源的间隙性和随机性确实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如何实现风光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同时电网安全运行就成为了一个重大能源研究课题
以板蓝根为碳源,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粒径分布均匀的无毒绿色荧光碳点.该碳点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98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68 nm,其在磷酸盐缓冲介质中(0.2 mol·L-1,pH=7.4),与苦味酸混合后荧光淬灭,基于此现象建立了一种绿色荧光碳点作为探针识别苦味酸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苦味酸浓度在168 nmol·L-1~64μmol·L-1之间该体系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5.6×10-8 mol·L-1(S/N=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该方法的选择性好,抗
利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对薄型、超薄型各3个型号未知配方的防火涂料进行分析,薄型涂料水分及挥发性溶剂较超薄型涂料少.残留质量能够反映稳定性,薄1型、薄3型残留质量显著大于其他4个型号的涂料,因此稳定性更优.薄型、超薄型涂料所含季戊四醇、聚磷酸铵、三聚氰胺的含量均有所差异.研究表明,TG-DSC通过分析防火涂料随温度的质量变化、热效应变化,能够初步定性分析防火涂料成分,评价不同型号防火涂料成分差异.
为研究特性曲线以及转轮选型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本文基于两套特性曲线进行转轮选型,在得到两套转轮参数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两者进行三个典型工况的过渡过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选取特性曲线时,应尽量采用S特性曲线二区开度线变化斜率较大的特性曲线;转轮选型应当避免采用过大或过小的转轮直径,过小的直径将导致水泵工况无法满足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过大则会使得水轮机工况点靠近S区域;并且特性曲线以及转轮选型对机组相继甩负荷工况的最不利间隔时间及尾水管进口处最小压力有着显著的影响,二区开度线变化斜率较大且转轮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