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肠道菌群代谢氨基酸产生短链脂肪酸及对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食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ter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肠道微生物体外模拟批式发酵的方法,探究人体肠道微生物对氨基酸代谢特征及其代谢产物对上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选取27位年龄在20~55岁健康人的粪便样本,利用常见的20种氨基酸并对照小牛血清蛋白、NaCl培养基,进行24 h体外批次发酵,采用气相色谱检测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然后,测定氨基酸的短链脂肪酸对Caco-2细胞的跨膜电阻值(TEER)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在含亮氨酸(Leu)和异亮氨酸(Ile)的培养基中,异戊酸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含缬氨酸(Val)的培养基中,异
其他文献
生物膜是微生物在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影响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多数研究集中在病原菌和有害菌。乳酸菌作为食品工业和人体肠道中重要的微生物,若以被膜态生长则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益生作用。胞外多糖是乳酸菌生长过程中分泌出的代谢产物,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乳酸菌胞外多糖分泌越多,预示着其产生物膜的能力越强。本研究对课题组前期分离出的41株乳酸菌,以高产生物膜为指标,筛选和鉴定出10株优良菌株。以1株乳酸片球菌RJ2-1-4为研究对象,探讨改变培养基成分对胞外多糖合成量的影响。乳酸片球菌RJ2-1-4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
为了分析乳杆菌的抗氧化特性及其与katA基因的关系,以自然发酵肉制品中筛选的6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羟(·OH)、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率、H2O2耐受性以及katA基因的表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菌株清除·OH自由基的活性物质主要是菌体细胞及胞内物质,而清除DPPH和O2-·自由基主要是乳酸菌的代谢产物;TR1-1-3
目的:乳双歧杆菌Probio-M8是一株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有益菌,本试验以喷雾冷冻干燥工艺为基础,考察其对乳双歧杆菌M8微胶囊品质的影响,并分析干燥后微胶囊的特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及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微胶囊。用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干燥前、后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并模拟人体胃、肠液验证微胶囊的耐受性,探究其稳定性。结果:在干燥温度40℃,蠕动速度15 mL/min,喷嘴直径1.5 mm时,Probio-M8存活率最高为73.21%,微胶囊颗粒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