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li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影响着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才构成。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代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一切,同时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网络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更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它超越了传统教学的作用,教学中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折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资源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为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提供了载体,为学生扩大知识面提供了源泉,从而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创新的“趣”。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主体对阅读要有兴趣。兴趣产生了,自然会有阅读的激情(冲动),以激情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导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精彩的导语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教材特点等,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带着学习兴趣进入到求知探索过程。其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奇”。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目标激励、语言情感激励等,以“情”制胜。通过启发性语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因问题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趣,积极地去探究、创新。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二、引入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纲,惟权威是命,惟标准是遵,使课堂教学变为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获得标准答案为目的。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单调。教和学都是为了考试,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机械化。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让学习成为学生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学过程成为“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再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多义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感触创新,形成创新意识。
  三、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需要感到自浅谈引导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突出做好学生有创新表现的总结评价,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对“创新”的实现者要恰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用鼓励性的语言,或热烈的掌声,或赞许的目光,使学生充分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根据“创新”的不同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对那些与创新无缘的学生,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在教学中要从他们错误的回答甚至是荒唐的回答和思维中寻找出一定的思路和新意,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以保护这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尊心,产生进取、创新的动力。
  1、观察图画进行想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一年级课本图文并茂,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充分发挥图的潜在魅力,让学生在领会图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由静到动,由形到声,想象画面外的情境,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2、学习汉字展开想象在教学生在学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把汉字变成生动的画面。
  3、学习寓言展开想象许多优秀的中外寓言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学习课本的寓言故事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需要反复尝试,深入探究。小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通过其内因的作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初步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的精神,这样在运用中不至于一味地操练和模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但是以往的练习只是对知识点的单纯的操练、识记,学生的练习只是课堂知识的重现,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复现、巩固阶段,不能做出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和领悟。因此,我们要精心筛选和设计练习内容,并注意适度的深化才能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创新的目的。
  总之,学生的每一点成功与进步都来之不易。小学生心中的创新之火并不是势高万丈的火焰,一旦熄灭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习惯,使学生坚定创造必定能成功的信念,形成爱学习、爱创新的习惯。引导学生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教研组作为一个教学研究最为基层的实体由来已久,但是并不意味着教研组活动都是有效的,高效的。我们理解中的有效性有这样三层意思:  效率: 是指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比值,应放弃 “ 事倍功半 ” ,追求 “ 事半功倍 ” 。  效果: 有没有效果,就是看教师们参加校本教研前与参加校本教研后的变化值?有效果的校本教研应是带着困惑而来,在参与研讨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考、产生新的问题而离开。  效益: 是投入
期刊
在班主任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是我们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后进生知识基础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问题不求甚解,只想等着老师的答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能否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败。因此,转化好后进生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首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耐心教育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己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它包含了对自己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对自己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它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的一面旗帜。同时,爱国主义又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千百年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人才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小学图书室工作是辅助教学的重要设施,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的基本素质和水平,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图书室的教育职能,我认为,中小学图书室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
期刊
文学即人学。每一篇选入中学课本的语文文本,无不浸透着作者情感的释放,无不渗透着作者所要揭示的哲理内涵。而语文课作为一种中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科目,则是各学科中的基础科目。怎样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是所有语文教师所孜孜以求的。本人经过多年(语文)的教学实践,深切感受到语文教学要切合文学是人学这一理论,在研读中要入情悟理,方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语文教学要在引导学生研读过程中入情,进而达
期刊
有效的提问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提问。有效提问的策略有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提问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总之,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  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如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温故知新的
期刊
采用加热方法将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在沸腾状态下使其浓缩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蒸发操作于泛应用于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工业领域。芤装置的关键设备为降膜蒸发器,下面以三效逆流降膜蒸发生产50%烧碱为例,论述均匀成膜在降膜蒸发器中的重要性。  一、降膜蒸发工艺流程  碱液由泵经换热器加热后打入蒸发器的顶部,经液体分布器进入蒸发室列管,碱液在加热管内成膜状流动并与管外热载体进行热交换。料液中的水分被蒸发
期刊
小学数学在教学上非常活跃的,涌现很多的先进经验,这些经验中有继承发展的传统经验有教改的新鲜经验,还有引进了国外的教学经验,我们都应该加以学习,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这些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要善于总结,善于吸收,教学的成功来源于实践,实践的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矛盾,从实践中感受获得收获,把积累的感受和收获总结起来,就是教学的经验,从而加深对数学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在吸
期刊
音乐教育的本身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需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课中巧妙的利用打击乐器,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从单纯的“教唱歌”变成“动、唱”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真正动起来,确实起到了调动学习欲望,开阔视野,提高音乐素质的作用,同时也对发展“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放飞思维,在玩中创造体验  在音乐课中,让学生把身
期刊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知道,学生语感的培养需要进行长期有效的训练。其过程就是操作和重复,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能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对语言文字的默契和领悟。 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帮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