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文本,提高感悟能力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质量较高,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走近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欣赏语言的色彩、触摸作者的心灵、感受文本的情感。学生可以自由地想,大胆地说,尽情地读,欢快地写,提高对文本语言的感悟能力,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精心导入,选准“切入点”。一节课的开端尤为重要。导语应该充满悬念,让学生乐于走近文本。“切入点”的选择要注意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为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而服务。如在《触摸春天》一课的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春天的美景,从题目入手,抓住文本的主线和作者的情感线,带领学生走进主人公安静的世界,和安静一起走进春天、触摸春天,引导学生感受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运用策略,品读“感悟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引路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要进行有效阅读,教师必须关注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让课堂阅读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的过程。
  于文美处感悟,感受其形。在讲解《触摸春天》一文时,我让学生闭上双眼,从盲童的角度,想象拢住蝴蝶、感受蝴蝶在掌心扑翅、再张开双手放飞蝴蝶……通过想象,深入体会盲童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接着,我选取感人的段落进行阅读的训练,使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于动情处感悟,感受其情。文本充满了作者的情感。《触摸春天》一文中,我在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拢住蝴蝶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深入感受文章感情。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与文中人物、作者“对话”,有利于深入全面地理解文章重點句子的含义。
  于点睛处感悟,领悟其神。《触摸春天》一文在结尾处写道:“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点睛之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上下文的联系以及运用想象等方法揣摩句子当中蕴含的道理,有助于学生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
  读与写结合,深化“延伸点”。在学生领悟了观察、表达方法后,教师还需找准读写结合点。教师精心设计练笔,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结束《触摸春天》课堂学习之前,我设置了拓展练习,应用桑兰的相关资料提出延伸问题,比如:我想对安静说什么?我想对桑兰说什么? 我想对自己说什么……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增强感悟的深刻性,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协调发展。
  推动师生共同成长。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实践,我明白了精彩的课堂需要深深地扎根文本。教师解读文本时,体验、感悟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处理好“入”与“出”的关系:“入”就是要努力挖掘教材内容,研究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就是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料等课外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在这一“出”一“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取舍,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感悟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感悟文本的课堂中,学生不再只是听众。他们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文章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一次次的文本感悟,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对文本的感受、鉴别与欣赏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陈璠
其他文献
褚宏启:进入21世纪,国际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国家希图通过超常儿童教育(即英才教育),提升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在这方面我国相对滞后,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很不适应,必须急起直追。  在培养模式方面,超常儿童教育具有挑战性,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与一般教育相比有“质的不同”,在课程与教学的进度、深度、广度等方面更具有挑战性,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也具有区分性。国际通行的培养模式包括加速教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超常儿童研究与教育探索走过曲折的四十余年。从早期的蓬勃繁荣、中期的质疑不断到后期的艰难理性探索,其背后经历了对超常儿童发展的理解、超常儿童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以及社会对超常儿童的态度变化等复杂的历程。在为新时代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超常儿童基本问题,尤其是厘清“超常儿童‘必’成才吗”这个公众关心的教育话题,有着特别的意义。  “超常儿童”在中国古代称“神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乙烯废气回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含苯乙烯废气的处理工艺。所述含苯乙烯废气的处理工艺,步骤如下:含苯乙烯废气由吸收塔塔底进入,与塔顶的进入的吸收剂逆流接触,在接触过程中苯乙烯由气相进入吸收剂中,吸收后的液相一部分作为循环吸收剂返回吸收塔塔顶,另一部分作为回收液相进行回收利用,吸收后的气相进入冷凝器冷凝;经过冷凝器冷凝的气相进入闪蒸罐,经过闪蒸后,闪蒸罐液相返回吸收塔塔顶作为吸收剂,气相进入吸附装置进行吸附,然后达标排放。本发明的含苯乙烯废气的处理工艺,避免了吸附和再生过程中高浓度苯乙烯的聚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