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公共流通的语言――英语,并成为在社会实践中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把英语教学落实到实践中去,从小教育学生要学好英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步入社会甚至是世界的工作和交流中时英语不会成为一种障碍。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50-01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缺乏情感态度、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语言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慢慢慢渗透的过程。比如设置情境:A同学要过生日了,B学生要送给他喜欢的礼物。于是就问A想要什么,A就说出他想要的东西,“I want……。”(早已备好的book、pen and fruit等等),这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学生明白了“礼尚往来”的传统礼仪,整个教学过程融语言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知识为一体,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忽略实际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课主要以活动为主,但是有些英语教师似乎为活动而活动,教室里欢乐声一片,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但应该掌握的重点词句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活动起来就兴奋异常,难以控制,教师也是一会儿忙这儿,一会跑那儿,容易出现混乱现象。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做到收放自如,提高对课堂的掌控能
(三)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学生成绩而教学
为了完成英语教学任务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而教学是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误区。这种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源动力,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挫伤很大。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学校考核英语老师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考核该英语老师所教班级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正是学校对英语老师的这种考核机制导致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成绩,一切教学方式始终朝着学生成绩这一个相同的指向前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变通,对学生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及兴趣爱好而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只是将书本中的考试要点难点教给学生,这种英语教学方式是当前最普遍也最无奈的一种方式,是英语教学过最大的误区。这种方式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不会学,老师教不会的两难局面。
(四)对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不科学
多媒体教学本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值得倡导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人机互动而遗忘教学本身的现象。一方面是小学生更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新鲜感和好奇感,从而将兴趣转移到对多媒体的关注上,整堂课的注意力没有离开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而忽视了英语课堂内容。多媒体的存在造成了喧宾夺主的效果,使得英语教学本末倒置;另一方面教师英语教学完全依赖多媒体,离开多媒体就无法正常教学,凡事依赖多媒体,有些不必要通过多媒体反而能更快更迅速教学的方面往往因为采用多媒体而事倍功半。
二、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性”学习。在英语课堂中,把整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创新。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独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能通过与伙伴交流、讨论得到更深刻更全面的见解或完成个体完成不了的任务。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操练Who’s …?How old is…?句型时,我把学生分成3小组,一组有5个人,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组内成员看图使用句型相互询问“Who’s…?How old is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情境教学
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们听录音,整体感知故事里的情节、语境、语音语调以及语言内容,然后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故事。学生对基本故事情节有了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表演故事,或根据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提示复述故事,改写或仿写故事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语言运用思路。
1、学习方法培训。帮助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可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如擦黑板、分发书本或作业本等;让学生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使用参考书、词典的习惯等。
2、对学生的要求分级。教师可对任务进行分级,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可用填空式、用关键词提示、用图片提式等不同的方式,让不同等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干预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结束语
小学创新教学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求真务实和大胆想象、和谐统一的精神状态。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顾大局. 浅谈活动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2] 张换玲.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初探[J]. 教师. 2009(19).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050-01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缺乏情感态度、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语言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慢慢慢渗透的过程。比如设置情境:A同学要过生日了,B学生要送给他喜欢的礼物。于是就问A想要什么,A就说出他想要的东西,“I want……。”(早已备好的book、pen and fruit等等),这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学生明白了“礼尚往来”的传统礼仪,整个教学过程融语言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知识为一体,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忽略实际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课主要以活动为主,但是有些英语教师似乎为活动而活动,教室里欢乐声一片,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但应该掌握的重点词句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活动起来就兴奋异常,难以控制,教师也是一会儿忙这儿,一会跑那儿,容易出现混乱现象。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做到收放自如,提高对课堂的掌控能
(三)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学生成绩而教学
为了完成英语教学任务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而教学是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误区。这种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源动力,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挫伤很大。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学校考核英语老师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考核该英语老师所教班级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正是学校对英语老师的这种考核机制导致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成绩,一切教学方式始终朝着学生成绩这一个相同的指向前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变通,对学生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及兴趣爱好而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只是将书本中的考试要点难点教给学生,这种英语教学方式是当前最普遍也最无奈的一种方式,是英语教学过最大的误区。这种方式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不会学,老师教不会的两难局面。
(四)对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不科学
多媒体教学本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值得倡导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人机互动而遗忘教学本身的现象。一方面是小学生更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新鲜感和好奇感,从而将兴趣转移到对多媒体的关注上,整堂课的注意力没有离开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而忽视了英语课堂内容。多媒体的存在造成了喧宾夺主的效果,使得英语教学本末倒置;另一方面教师英语教学完全依赖多媒体,离开多媒体就无法正常教学,凡事依赖多媒体,有些不必要通过多媒体反而能更快更迅速教学的方面往往因为采用多媒体而事倍功半。
二、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性”学习。在英语课堂中,把整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创新。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独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能通过与伙伴交流、讨论得到更深刻更全面的见解或完成个体完成不了的任务。合作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操练Who’s …?How old is…?句型时,我把学生分成3小组,一组有5个人,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组内成员看图使用句型相互询问“Who’s…?How old is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情境教学
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们听录音,整体感知故事里的情节、语境、语音语调以及语言内容,然后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故事。学生对基本故事情节有了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表演故事,或根据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提示复述故事,改写或仿写故事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语言运用思路。
1、学习方法培训。帮助所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可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如擦黑板、分发书本或作业本等;让学生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使用参考书、词典的习惯等。
2、对学生的要求分级。教师可对任务进行分级,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可用填空式、用关键词提示、用图片提式等不同的方式,让不同等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干预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结束语
小学创新教学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求真务实和大胆想象、和谐统一的精神状态。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顾大局. 浅谈活动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09(S2).
[2] 张换玲.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初探[J]. 教师.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