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研究最危险病毒的“航空母舰”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摄:肖宇宙)

  第一眼看到这张图片,你肯定会有疑问:
  这是谁?
  他身上穿的啥?宇航服吗?
  这是在哪里?感觉很高大上又有点怕怕的是怎么回事?
  那么多垂下来的蓝色管子又是干啥的呢?
  ……
  别急别急,马上就为你一一解答。
  其实,这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简称武汉P4实验室)里开展适应性演练呢!
  那什么是P4实验室?P4实验室又有什么用呢?

何为P4实验室


  作为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一环,人类并不是高高地站在金字塔的顶端,独孤求败。除了肉眼可见的威胁,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隐形的“杀手”,病原微生物便是其中一类。
  “人类的历史即是疾病的历史。”回顾历史,病原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1347年,一场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大瘟疫—鼠疫(又名黑死病)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有三分之一的人(约25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1918年,一场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无情的瘟疫悄然而至。据统计,其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5千万至1亿人(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2月1日),比一战造成的死亡总人数还多。它就是西班牙大流感—人类流感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流感疫情。
  更为严峻的是,如今这些隐形的“杀手”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勃兴变得更加肆虐。一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病毒也悄然降临人间,例如SARS冠状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等。
  知己知彼。为了更好地对付这些“杀手”,国内外根据危害程度、传染性等,将病原微生物划分为四个等级(见上表)。
  表中的BSL就是Biosafety Level的缩写,即生物安全等级。国际上也据此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划分为4个等级。BSL-4实验室即P4实验室(P代表英文protection,防卫和防护的意思)。等级越高,意味着防护级别越强,就能研究具有更大传染性和危害性的病原。
武汉P4实验室外观 (拍摄:钱雨婷)

  P4实验室是目前人类所拥有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室,也是专用于烈性传染病研究的大型装置,像埃博拉病毒这样的对人体具有高度危险性但尚无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病毒必须在P4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因此,P4实验室被誉为病毒学研究领域的“航空母舰”。
  由于P4实验室研究的传染性微生物都是无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病毒,因此也有人将P4实验室称为“魔鬼实验室”。根据国际惯例,这是人类目前唯一可对埃博拉病毒等活体病毒做实验的安全场所。
  据了解,目前除了中国,全球公开拥有P4实验室的国家仅有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瑞典和南非等国。

武汉P4实验室长啥样儿


  下面就是激动人心的实地探访环节了。
  走进武汉病毒所江夏园区,便可看到一栋方方正正的四层灰色大楼,从外观上看,这栋灰扑扑的大楼与普通实验楼别无二致。然而,“楼不可貌相”,这栋不起眼的大楼可是目前亞洲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行的P4实验室—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
“盒中盒”—核心工作区示意图

  它是在引进法国里昂的让·梅里厄P4实验室(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由中法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完成,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方案和设备。
  实验室呈悬挂式结构,大楼从下往上,共分为4层。第一层是污水处理和生命维持系统;第二层是核心实验室;第三层是过滤器系统;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夹层是管道系统;最上一层是空调系统。所有一层、三层、四层、夹层均是为了保证二层核心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在哪儿


  P4实验室是如何保护科研人员,又是怎样保证那些可怕的病毒安全地呆在里头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实验室内部一探究竟吧!
  走上综合实验大楼二楼,套上鞋套,穿过与P4实验室相连的空中走廊,就到了P4实验室的门口。又经过两道门后,便是实验室内部了。
  甫一走进,映入眼帘的便是由不锈钢激光焊接围成的一个“盒子”—核心工作区。不锈钢围护结构气密性非常强,可以将病毒牢牢罩在实验室里头,防止外泄。但为了进一步避免意外事故或者恶意袭击带来的风险,这个“大盒子”的内部又被厚重的金属门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包括细胞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动物解剖室、消毒室等,这样可以形成有层次、更安全的防护体系。
虽然全不锈钢的围护结构让整个实验室看起来冷冰冰的,但P4实验室迷人的夜景充分体现了法式浪漫情怀
其他文献
气候系统对外界扰动响应的敏感程度即为气候敏感性。  这种扰动或者是自然界本身的变动,例如太阳常数的变化、地球自转轴的变化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等;或者起因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改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含量,从而改变了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这些因子的变动能否引起气候变化,抑或引起多大的变化,这是气候形成和變动的基本理论问题,可以用数值试验方法等进行研究。在给定全球平均辐射强迫条件下,通常取大气中
御窑瓷器从生产到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始终都处在皇帝的掌控之下:瓷器烧成后,合格品得以进入宫廷使用,落选品也不能流至民间,但那些御用瓷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破损了,会如何处理呢?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内的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答案——集中后深埋在紫禁城内。简而言之,瓷器是皇帝的,瓷片也是皇帝的。2014年,在故宫博物院南大库清宫库房区域发掘一处御窑瓷器残片埋藏坑,出土了大量明、清御窑瓷器残片。这是在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四月二十二日,多尔衮率八旗劲旅在山海关大战中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10天后清军占领北京。同年十月初一,顺治帝在紫禁城的皇极门(今太和门)举行登基大典,开始了大清王朝268年的统治。清军入关后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国家尚未统一,战乱频仍,起义不断,盗贼横行。为了镇压各地的反清起义,维护地方稳定,清朝统治者除了以绿营兵分驻各省外,还在全国设置了许多八旗军驻防地,“无事
1899年2月,意大利公使马迪讷奉罗马当局之命,向清政府正式提出租借三门湾,租期为50年,具体协议条款参照中德签署的《胶州湾协定》。除此以外,意大利还妄图谋求得到从江西鄱阳湖到三门湾的铁路修筑权。为了显示这一决心,意大利增派三艘军舰驶往中国海域。罗马当局还密电马迪讷,尽管意大利政府无意开战,但索租的想法不能不让清政府明了。为此,马迪讷立即起草照会,并将其呈递给清政府的总理衙门。清政府对意大利的罕见
《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是德语多卷本工具书,其前身是戈特赫尔夫·吕贝尔和威廉·弗兰克尚未出版完成的《百科全书》(副书名为《科学家和艺术家在社交场合下检索值得回顾的古代和近代历史事件用简明百科全书或百科全书》),后由布罗克豪斯出版社购买并逐步发展壮大。布罗克豪斯出版社是由弗里德里希·阿诺德·布罗克豪斯(1772~1823)于1805年在阿姆斯特丹创建的,在200多年的百科全书的出版历程中,出版了许多种
过去30年,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药品环境污染。口服用药剂量中30%~90%的活性成分最终会被排出体外  药品的环境健康风险  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响应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其活性成分会有一
流言:春天到了,一些老人喜欢在小区或公园的草地里挖野菜。他们认为,这些野菜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品,绿色、天然、无污染……这是真的吗?  真相:有媒体做了一个小测验,他们派人在公园绿地里挖了一些苦麻菜、荠菜、灰灰菜和蒲公英等野菜,然后,用检测卡检测这些野菜上面的农药残留。结果发现,其中,农药残留含量最高的是荠菜,其次是蒲公英、苦麻菜和灰灰菜。这说明,生长在公园的野菜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绿色”“纯天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美国启动一项名为精准医学(医疗)的计划,要义是,基于患者的基因或生理特征来定制治疗方案,也即个性化医疗。  精准医疗不精准?  但是,最近的两项研究对精准医疗提出了严重质疑,无疑是泼向精准医疗的一盆凉水。美国俄勒冈州奈特癌症研究所的普拉萨德在2016年9月8日的《自然》杂志发表一篇文章称,“精准策略没有给大多数肿瘤病人带来
最近,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和编剧的电影《敦刻尔克》口碑逆天。故事以“二战”为背景,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改编,通过青年士兵的视角讲述了这次撤退中,英法军队面对德军所经历的残酷战斗。敦刻尔克也因为这部影片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法国的小城大港  敦刻尔克是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靠近拉芒什——加来海峡国际航道,东北上是北海,西南下是英吉利海峡。敦刻尔克以“二战”中1940
强音响的长时间刺激会造成听觉的损伤,特别是高于85分贝的声音。如机器旁的工人每日接触8个小时90分贝的声音,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听力下降。音量每增加5分贝,每天安全收听的时间就减少一半,直到115分贝。高声强的摇滚音乐的音量,每天仅仅听上15分钟,就足以损伤你的听觉,而且是无法恢复的。许多年轻的“摇滚音乐”乐师会出现听力下降,这种听力下降应该是65岁以上的老人才可能出现的现象,他们的问题则是因为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