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急救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kyoum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19日,云南丘北县一所幼儿园发生毒鼠强中毒事件,致2名女童身亡,多人出现中毒症状。
  2013年11月底,东营市广饶县缪某因收快递而中毒身亡,公安部门经大量工作,作出“符合氟乙酸甲酯急性中毒死亡”的结论。
  关于急性中毒造成的悲剧,我们还可以追溯到十年前,2004年5月11日,广州市共有53人因食用假酒而导致甲醇中毒,其中11人死亡。
  在我们身边,急性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法制不完善而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多。急性中毒发病快、变化快,因此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且由于相关急救知识的欠缺,而让很多本可以获救的生命逝去。那么发生急性中毒后,要如何尽快促使毒物从体内排出呢?
  对于急性中毒的家庭急救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紧急拨打120,联系医院,联系后,可了解急性中毒的途径。急性中毒,毒物往往通过三个途径进入体内。一是呼吸道,如一氧化碳、毒气等的中毒;二是消化道,如误服药物、洗涤剂,以及食物中毒等;三是经人体皮肤吸收到体内发生中毒。
  其次,认识急性中毒的一些临床表现。当家中成员出现急性不明原因的昏迷、晕厥、紫绀、惊厥、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腹泻、吐血、便血、口腔和咽喉疼痛时,都有可能是发生了中毒。另外,一个群体中有多人同时发病,更应考虑中毒的可能性。
  最后,应尽早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治。了解中毒时间、毒物的种类和数量、中毒途径,是进行正确救治的前提。原因不明的中毒应仔细了解患者接触毒物的机会,推测可能是哪一类毒物的中毒。在家庭救治过程中,应首先让患者停止毒物接触,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和心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其次依据中毒途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经皮肤途径吸收毒物的中毒,应尽早将患者移开毒物污染场所,除去污染衣物,用清水、肥皂水反复冲洗接触毒物的皮肤20~30分钟,并注意清除毛发及指甲里的残留物。若眼睛受到污染,宜用温水由眼内角往眼外角冲洗15~20分钟。不要由眼外角往眼内角冲,因为眼内角有一小管通往鼻腔,会把有毒物质冲进鼻腔,进入胃肠道内,造成另一途径的中毒。
  经消化道途径中毒的患者,最好最快的救治办法就是催吐,其目的是把胃内毒物排出体外,阻滞毒物的进一步吸收。催吐的方法就是让患者饮用300~500毫升的水后,用手指、牙刷柄或不锈钢匙柄放入患者的舌根部位,刺激咽喉使其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吐出为止。
  但若是误服像洁厕剂这样强酸或强碱性毒物时,因其极易对食道和胃造成较大的化学性烧伤,严禁催吐和洗胃。应服下牛奶、鸡蛋清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此外,昏迷的患者,催吐时极易让呕吐物呛入气管,造成窒息。孕妇如果催吐,可能会因为腹部压力上升,导致流产。因此,上述几种状况均不宜催吐。另外,经消化道中毒者也不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毒物吸入救治者体内造成中毒。
  经呼吸道中毒的以一氧化碳中毒为常见。此时应立即将门窗打开,将患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对昏迷的患者,要清除口内呕吐物,让患者侧身,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停止者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然后将患者送医。怀疑煤气泄漏时,应迅速关闭控制阀,打开窗户,切勿开灯、点火,以免形成火花,引起爆炸。如果空气中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则必须戴好专业防护面罩方可救人,否则往往施救者也会中毒昏迷,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注意的是,纱布口罩对气体或化学气体几乎没有防护功能,因此不可只戴纱布口罩进入现场救人。
  以上几种途径中毒的患者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如果患者昏迷,需侧卧送医以免自然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气道梗阻。送医时,如果可能,请将毒物带往医院,准确向医务人员提供中毒时间、毒药品种数量、中毒途径,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使患者脱离危险。
  (摘自《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其他文献
硅化木是一种古树化石,是1亿5千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松柏、苏铁等15种以上古乔木的遗骸。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地质变迁,树木物质与外界硅化物发生置换反应,使得这些巨大的古树硅化成了坚硬发亮的石头,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