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才能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让矿产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本文分析了矿产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矿产资源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管理得到不断的改革和更新,使得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管理水平还是不能很好的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要做好矿产资源的管理,就必须认清我国现今矿产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从而有效的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水平,全面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一、矿产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关系没有理顺,利益关系缺乏协调
我国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具有矿产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双重属性。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让度矿产资源的使用权,收取矿产资源出让收益,是一种平等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没有强制性的民事经济关系,只要开采者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各种条件并履行交纳出让收益的义务,而国家只注重矿产资源的收益率;作为矿产资源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的公平问题,作为国家管理者的意志的收益分配是一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而经济利益分配过去只重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而忽视政府与矿产资源所在地居民与所在地政府、矿业企业与所在地居民、社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造成经济利益的分配缺乏协调,也忽视了政府作为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要素市场平台建设不完善,发展相对滞后
要素市场包括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和中介市场。产权市场建设的核心是矿业权市场。而矿业权一级出让市场主体和招拍挂出让方式有待规范,难以避免招拍挂带来的“隐形”投资风险,二级转让市场平台建设滞后,管理制度如交易规则、交易流程、交易服务费用标准、交易信息发布和交易统计数据等缺乏统一,且私下交易、非法、变相炒作矿权时有发生;资本市场存在问题主要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不发育而造成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风险资本进入退出机制缺失等;中介市场则是缺乏综合性矿业权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制度也不够健全,信用管理制度更是缺失,专业中介组织的建设也有待完善。
3、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不尽合理
一是现有的资源补偿费费率偏低,调整机制不灵活,收益分配不合理。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按矿种不同区分,由0.5%~4%不等,平均税率仅为1.18%;调整机制不灵活,其费率一直没有调整,且收益分配不合理,资源所在地政府、资源原产地居民从资源开发中所得收益比重较小。二是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的征收,没有切实反映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回收水平、资源储量消耗与利用水平和矿藏的自然禀赋与开采技术条件等。
4、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畅。
一是传统的矿产资源微观直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虚拟化、金融化运作模式,国土管理部门与发改委、证监会等部门的联动共享机制相对不完善;二是资源特点不同决定资源管理模式不同,当前也缺失针对不同特点资源实行的分类管理;三是矿产资源开发短视现象较为严重,表现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尽合理、利用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消耗剧增、储量锐减,以及不合理及无序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事故加剧。
二、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
1、进一步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进行强化
對于矿产资源管理的规范和完善,法制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根本的措施。国家应该基于我国矿产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对矿产资源的法律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构建,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加强对各法规的执行力度。首先,在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方面,国家应当将国土资源部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职责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对于矿产资源规划也要进一步加强其法律地位,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国家也要对相关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在对于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方面,应该对传统的单一的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执法的局势进行转变,要形成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执法为主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机制。同时对原来的矿产资源检查和监督机制也要进行改变。特别是在对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认真落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做到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
2、矿产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对于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首先应该矿产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利于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统一管理。具体做法是对我国土地管理机构和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整合,实现对勘查、采矿用地的一体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矿权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并使得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国家应该根据不同的矿种来建立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实现对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比如有能源矿产管理部门、金属矿产管理部门、以及非金属矿产管理部门。
其次,要对矿产资源管理的中介机构的建设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利于进一步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组织体系进行完善。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矿产资源的行业协会的建设进行加强,使得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服务的功能,有利于我国矿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并促使国内矿业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另外还要重视矿业行业中的专业服务性机构的发展,尤其要注重的是矿产资源专业评估机构的发展和培养,有利于国家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及时的掌握矿产行业的真实信息,进而调整矿产资源管理策略实现矿产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3、健全矿产资源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对矿产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行健全。一是要健全对矿业权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国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措施,激励企业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以及对各项采矿技术和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二是要健全对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中央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将征收到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与地方管理部门进行分享,同时也要建立对地方矿产管理部门的收支管理制度。三是要健全对矿业咨询评估机构的激励和约束。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矿业评估机构的工作进行约束,科学合理的建立矿业评估机构的准入制度,以确保矿业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有效性。
4、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矿业结构和布局,对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改变,充分的让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发挥。同时为了提高我国矿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在战略的高度对我国的矿产资源产业进行调整。其次要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的管理要进行优化,以利于通过勘探增加我国一些矿产资源的储量。与此同时要创新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完善各类环境保护的立法切实降低因矿产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第三方面就是要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效率进行提高,并对矿产资源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全国的矿产资源数据库和矿产资源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实现全国矿产资源数据的共享,以提高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并使得矿产资源信息的透明度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文兵.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矿山机械. 2008(02)
[2] 陈启亮,朱杰勇,朱林生,祝爱明,石泉.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J]. 金属矿山. 2009(02)
[3] 李显冬.确立矿业物权理念 构建和谐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秩序[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03)
[4] 廖欣.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J]. 矿产与地质. 2006(02)
【关键词】矿产资源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管理得到不断的改革和更新,使得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管理水平还是不能很好的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要做好矿产资源的管理,就必须认清我国现今矿产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从而有效的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水平,全面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一、矿产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关系没有理顺,利益关系缺乏协调
我国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具有矿产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双重属性。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让度矿产资源的使用权,收取矿产资源出让收益,是一种平等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没有强制性的民事经济关系,只要开采者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各种条件并履行交纳出让收益的义务,而国家只注重矿产资源的收益率;作为矿产资源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矿产资源收益分配的公平问题,作为国家管理者的意志的收益分配是一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而经济利益分配过去只重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而忽视政府与矿产资源所在地居民与所在地政府、矿业企业与所在地居民、社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造成经济利益的分配缺乏协调,也忽视了政府作为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要素市场平台建设不完善,发展相对滞后
要素市场包括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和中介市场。产权市场建设的核心是矿业权市场。而矿业权一级出让市场主体和招拍挂出让方式有待规范,难以避免招拍挂带来的“隐形”投资风险,二级转让市场平台建设滞后,管理制度如交易规则、交易流程、交易服务费用标准、交易信息发布和交易统计数据等缺乏统一,且私下交易、非法、变相炒作矿权时有发生;资本市场存在问题主要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不发育而造成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风险资本进入退出机制缺失等;中介市场则是缺乏综合性矿业权中介机构,评估机构制度也不够健全,信用管理制度更是缺失,专业中介组织的建设也有待完善。
3、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不尽合理
一是现有的资源补偿费费率偏低,调整机制不灵活,收益分配不合理。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按矿种不同区分,由0.5%~4%不等,平均税率仅为1.18%;调整机制不灵活,其费率一直没有调整,且收益分配不合理,资源所在地政府、资源原产地居民从资源开发中所得收益比重较小。二是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的征收,没有切实反映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回收水平、资源储量消耗与利用水平和矿藏的自然禀赋与开采技术条件等。
4、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畅。
一是传统的矿产资源微观直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虚拟化、金融化运作模式,国土管理部门与发改委、证监会等部门的联动共享机制相对不完善;二是资源特点不同决定资源管理模式不同,当前也缺失针对不同特点资源实行的分类管理;三是矿产资源开发短视现象较为严重,表现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不尽合理、利用率普遍偏低、浪费严重、消耗剧增、储量锐减,以及不合理及无序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事故加剧。
二、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
1、进一步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进行强化
對于矿产资源管理的规范和完善,法制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根本的措施。国家应该基于我国矿产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对矿产资源的法律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构建,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加强对各法规的执行力度。首先,在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方面,国家应当将国土资源部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职责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对于矿产资源规划也要进一步加强其法律地位,使得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国家也要对相关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其次在对于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方面,应该对传统的单一的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执法的局势进行转变,要形成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执法为主多部门联合执法的机制。同时对原来的矿产资源检查和监督机制也要进行改变。特别是在对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认真落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做到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
2、矿产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对于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首先应该矿产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利于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统一管理。具体做法是对我国土地管理机构和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整合,实现对勘查、采矿用地的一体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矿权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并使得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国家应该根据不同的矿种来建立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实现对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比如有能源矿产管理部门、金属矿产管理部门、以及非金属矿产管理部门。
其次,要对矿产资源管理的中介机构的建设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利于进一步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组织体系进行完善。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矿产资源的行业协会的建设进行加强,使得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服务的功能,有利于我国矿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并促使国内矿业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另外还要重视矿业行业中的专业服务性机构的发展,尤其要注重的是矿产资源专业评估机构的发展和培养,有利于国家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及时的掌握矿产行业的真实信息,进而调整矿产资源管理策略实现矿产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3、健全矿产资源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对矿产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行健全。一是要健全对矿业权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国家可以通过一定的经济措施,激励企业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以及对各项采矿技术和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二是要健全对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中央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将征收到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与地方管理部门进行分享,同时也要建立对地方矿产管理部门的收支管理制度。三是要健全对矿业咨询评估机构的激励和约束。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矿业评估机构的工作进行约束,科学合理的建立矿业评估机构的准入制度,以确保矿业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有效性。
4、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矿业结构和布局,对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改变,充分的让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发挥。同时为了提高我国矿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在战略的高度对我国的矿产资源产业进行调整。其次要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的管理要进行优化,以利于通过勘探增加我国一些矿产资源的储量。与此同时要创新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制度,通过完善各类环境保护的立法切实降低因矿产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第三方面就是要对矿产资源管理的效率进行提高,并对矿产资源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全国的矿产资源数据库和矿产资源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实现全国矿产资源数据的共享,以提高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并使得矿产资源信息的透明度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文兵.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矿山机械. 2008(02)
[2] 陈启亮,朱杰勇,朱林生,祝爱明,石泉.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J]. 金属矿山. 2009(02)
[3] 李显冬.确立矿业物权理念 构建和谐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秩序[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03)
[4] 廖欣.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J]. 矿产与地质.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