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法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y65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初学写作,常常存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笔,啰嗦冗杂、平庸无味、毫无感染力,中心不明、立意不高、行文不畅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生仿写。
  
  一、仿写优美句段,妙笔生花
  中小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关键是学生不会组织语言,不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所以,写作练习从仿写优美的句段开始。
  阅读教学中,特别是我们的课本中,大多选的是美文和名家经典,这些著作中的有些段落很值得学生仿写,也有利于教学生学会组织语言。例如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中的“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这一段就值得学生仿写,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段落描写音乐、描写图画、描写景物、描写自然,就解决了学生在描写中无话可说的难点。实践证明,多仿写段落,学生在行文过程中,语言会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形象。即使是拙笔,也会逐渐生花。
  二、仿写写作手法,文采飞扬
  写作手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他们固然知道情景交融、点面结合,知道欲扬先抑、象征烘托,知道以小见大、举一反三。但他们不知道怎样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这些手法。所以我首选仿写手法。
  例如我在教学《白杨礼赞》时,我就让学生选一个自己熟悉的物象,挖掘此物象的象征意义,然后通过对此物象周围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此物象的独特之处,最后点明其象征意义,让学生学会了象征和烘托的手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学会了很多写作手法,作文一天比一天进步,文章一次比一次优秀。
  三、仿写独特结构,行文通畅
  结构上很多学生惯于总分总,惯于抒情开头,议论结尾,没有新意。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专门选择一些结构独特的文章教学生阅读后进行仿写。
  例如仿照《画山绣水》一文中把神奇而美丽的桂林山水与表现旧时代“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生活”的传说相结合的独特结构,要求学生写《家乡的特产》,学生都把有关特产的民间故事融于文章之中,不仅使文章内容充实,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强,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仿写练习,学生不仅学会了与众不同的开头与结尾,而且学会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结构方式,文章不再死板,更加富于变化。老师批阅作文变成了乐事,不再是苦差事。
  四、仿写完整篇章,胸有成竹
  苏轼称赞其表兄弟宋代著名画家文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晃补之称赞文与可画竹时也说:“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所以我认为,学生要想写好文章,必然心中先要有“成文”,才能下笔如有神。因此,我常常要求学生即兴仿写诗歌。因为诗歌虽短,但结构完整,是完整的篇章。这样容易让学生在心中构建一个文章完整的结构,然后指导学生使用诗歌的篇章结构,安排文章的篇章结构。
  例如,我让学生仿写余光中的《乡愁》,学生把这种用不同时期安排层次的方法掌握得很牢靠,便于叙事。而且学生效仿作者,把乡愁比作了“温馨的手帕”、“灵巧的自行车”、“厚厚的棉衣”、“长长的铁轨”、“小小的手机”、“暖暖的叮嘱”等生动形象的意象,并利用这些意象传达了自己浓浓的乡情。通过对这些著名诗歌的仿写,学生心中构建了不同形式的篇章结构,写起作文来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五、仿写丰富内容,思路开阔
  我常常在阅读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仿照阅读教材中的意象,联想、联系生活,拓宽视野,寻找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并且即兴将相关的材料组织成诗歌的形式,进一步拓展为文章。
  例如教学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我就让学生将自己享受生活的方式,用“我喜欢 ,喜欢 ,喜欢 ,我就用 的方式享受生活”这样的句式写在黑板上,然后把学生享受生活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类,诸如音乐类、自然类、想象类,再把这些组织起来,编写成诗歌的形式,让孩子们朗读。学生不仅学会了组织篇章,还学会了丰富内容,更拓宽了思路。
  总之,仿写要在阅读教学中即兴进行,同时要在即兴之后注重对仿写内容的组织、拓展与延伸。仿写,还要注重经常性,偶尔的一次仿写也不会让学生习作有质的飞跃,只有靠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说,仿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方法。(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刘集镇十字初中)
   责任编辑丁洪刚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年级越高,课堂主动发言者越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巧妙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发散点巧设问题。  一、避免“伪问题”,减少低效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低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表面性提问。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时
潮汐和厄尔尼诺事件使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60 cm,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20 cm.由此形成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这是地震火山群发事件与厄尔尼诺事件一一对应的
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其灾难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地磁减弱引起的。研究表明,地磁减弱的原因在于两极冰盖融化导致地壳和地幔转动惯量增大及自转减慢,由此引发核幔差异旋转在数值和
为了提出合理的邻近层瓦斯治理技术,分析了上覆岩层采动裂隙场演化与瓦斯运移规律,并进一步得出了卸压瓦斯分区富集规律,提出了通过高抽巷抽采高位富集区瓦斯,通过走向低位钻
通过3个对比反应柱研究了厌氧渗滤液循环中垃圾的破碎和压实对垃圾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填埋垃圾量和渗滤液循环量相同的条件下,经过60d的厌氧渗滤液循环,对比垃圾柱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