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它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编排而成,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水平。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探究方式为核心的学习过程,教师应找到探究性教与学方法的最佳起点,并在教与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提高,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一、新课标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通过对新课标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化学课堂教学主要有如下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目前在各学校普遍存在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常规课”,即平时上的课,另一种叫“示范课”(即公开课)。虽然这种现象并不是课程改革的结果,但课程改革确实使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2.实验教学多走形式
很多学生因为喜欢做化学实验才爱学习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生动直观的现象,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标下课堂教与学的方法探究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应多方探讨,集思广益,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开发、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存在知识专业化,看似简单,实际上教师教与学生学都大大超出了教材所要求的范围,而且超范围的内容完全服从于高考,这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学,做到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
2.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
新课程的一个的突出特点是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平等的身份尊重学生个体,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自觉放弃传统师道尊严式的教学传统。化学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和人文意识,即以师生完全平等的心态积极地参与探究,使教学真正成为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位,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努力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志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而且要创造性地对课程进行重塑。(1)教师要对教科书做些适当的删剪和补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充实教学内容。(2)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主动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广泛联系,使化学课程面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教师应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或案例,使学生主动探究和提高学习效率。
3.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1)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2)创设各种层次学生都有所得的情景。(3)创设开放性情景,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高度重视化学实验,以实验为基础多方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多角度探究性是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设计实验方案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主动设计的实验活动,在实验中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见解,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总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满怀激情地学习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科学探究能力,并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适应课程改革的更高要求。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
一、新课标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通过对新课标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化学课堂教学主要有如下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目前在各学校普遍存在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常规课”,即平时上的课,另一种叫“示范课”(即公开课)。虽然这种现象并不是课程改革的结果,但课程改革确实使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2.实验教学多走形式
很多学生因为喜欢做化学实验才爱学习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生动直观的现象,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标下课堂教与学的方法探究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应多方探讨,集思广益,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开发、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存在知识专业化,看似简单,实际上教师教与学生学都大大超出了教材所要求的范围,而且超范围的内容完全服从于高考,这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学,做到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
2.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
新课程的一个的突出特点是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平等的身份尊重学生个体,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自觉放弃传统师道尊严式的教学传统。化学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和人文意识,即以师生完全平等的心态积极地参与探究,使教学真正成为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位,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努力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志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而且要创造性地对课程进行重塑。(1)教师要对教科书做些适当的删剪和补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充实教学内容。(2)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主动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广泛联系,使化学课程面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教师应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或案例,使学生主动探究和提高学习效率。
3.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1)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2)创设各种层次学生都有所得的情景。(3)创设开放性情景,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高度重视化学实验,以实验为基础多方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多角度探究性是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设计实验方案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主动设计的实验活动,在实验中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见解,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总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满怀激情地学习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科学探究能力,并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适应课程改革的更高要求。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