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历史学科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又切合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以一线教师的教育亲历,从历史活动课与德育渗透的有机联系、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在历史综合实践中渗透德育的几个误区,共三个方面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德育渗透;形式;误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65-01
  历史学科的“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德育渗透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历史教育的必要组成,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常被我们忽视,使德育在历史教育中的渗透显得捉襟见肘,缺乏张力和实效。
  加强德育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渗透势在必行:其一、开放性的教育形式让德育“形神兼备”,德育的层次更丰富,目标更容易在实践中顺利实现;其二、实践活动由老师主导,学生自主参与,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实践和理论相联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学科教育的迫切需要;其三、活动的形式多样不受限制:在人教版初中历史课本中,已经为我们提供的内容,包括动脑筋、活动与探究、小游戏、讲故事等,使学生的历史课堂与课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其四、初中历史教材中德育素材丰富,涉及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品德修养教育、习惯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德育内容。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目标。
  陶行知先生曾说:“要做,要真正地去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著名的新教育理论也倡导学生倾听窗外的声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开展,为德育注入新的活力,也助推了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提升。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社会实践活动:①参观: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遗址公园等。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整理参观记录,结合相关历史史料进行总结,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撰写参观心得,交流学习体会,共同提高;②访问:走访著名历史事件的参加者或见证者,比如: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老红军、退伍军人,请他们讲述抗战历史和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走访老人,请他们现身说法,讲述旧社会贫穷落后的历史现实,从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中感受鲜活的历史,受到思想的启发。(我市可组织学生参观的历史遗迹见附表)
  文体性活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举办朗诵会、辩论会、历史故事会、历史情景剧表演、主题音乐会等。从各种文体活动中认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在审美活动中使心灵得到净化,在思想激荡中,人格得以培养,品德自然升华。
  知识性竞赛:以历史知识为题材的各种竞赛: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小论文的撰写,历史知识演讲比赛。也可指导学生制作历史地图、模型、幻灯片等,征集家庭历史实物展,创办历史题材的黑板报、手抄报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目的在于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性素质,结合本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为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但在实施过程中有几个误区:
  1.活动宜“实”不宜“虚”:首先活动的主题应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如有位教師在进行了《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新授课后,布置了一个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当地调查明清文化遗迹,撰写以明清文化的特点为题材的论文,很明显,这个题目对于刚接触初中学科的七年级学生来讲太深奥了。其次,活动的形式要单一,不要搞得太复杂,如有的教师为追求活动效果,既有讲故事、诗朗诵,又有小话剧、小辩论,凡是能上的一起上,看似热闹,实则空洞,活动的主题被太多的形式冲淡了,“玩”的意味浓而学的实质少。笔者认为,历史综合实践活动选材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衔接,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客观性,不能脱离现实的时间和空间,从细微处立意,不能贪大求全,头发胡子一把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目标,强化质量意识,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活动过程要“松紧”适度:综合实践活动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老师包办,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另一种情况是,老师完全放任自流,也不指导,也不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做到精心策划,活动前,先备活动课,确立活动三维目标,分析活动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预设,活动中,老师把自己置于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当好参与者,不当指挥者,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学习方式,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3.活动内容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深入,要贴切目的,强化活动的主旨,教师应注意对活动进行适当调控,若不能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
  德育成功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把学习目标激励和情感价值观结合起来,才会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一定会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渗透的教育实践道路上,高奏凯歌!
  附:我市可组织学生参观的部分历史遗迹:
  1、随州博物馆
  2、随州革命历史陈列馆、随州市洛阳九口堰五师旧址纪念馆随州市曾都区双河镇的江汉日报纪念碑
  3、随县炎帝神农故里
  4、曾侯乙墓遗址
  5、季梁墓、季梁祠、断蛇丘、夜光池、岁丰桥、飞来土等春秋初期随国历史史迹
  6、智门寺、昭王城等遗迹
  7、大洪山西汉末年绿林军起义遗址“两王洞”
  8、随州市柳林镇双利村明玉珍故里
  9、文峰塔(座落在曾都区东城)
  10、随州经济开发区吴家老湾古文化遗址、淅河西花园遗址、北郊汲水村观音山遗址、厉山佘家老湾等新石器时代遗迹
  参考文献
  [1]余荣安.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应加强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147.
  [2]朱琴淑.以“乡土作文”唤醒传统文化基因[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6,(7):52-52,74.
  [3]薛占强.发挥历史学科优势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魅力中国,2009,(12):191.
其他文献
伴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要顺应教育改革趋势,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学模式,在强化理论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也要对实践教育工作予以关注,确保能满足市场对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树立小学生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情感教学;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87-01  前言  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的具体含义出发,分析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意义,探究小
分析了对苯二甲酸副产物醋酸甲酯的形成机理、生成速率的影响因素及Amoco公司为降低醋酸单耗而对工艺参数进行的改进,同时对其综合利用方式作了简单的综述.
"造形命令"是CorelDRAW软件中的一类重要命令,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主要讲述了"造形命令"一课的设计思路,并从中总结出如下启示:一是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
【目的】通过染色体加倍途径克服栽培菊花与二倍体野生菊种间杂交障碍,实现野生菊的优异性状或基因导入栽培菊花,拓宽菊花基因库,获得菊花新种质。【方法】以菊花脑(Chrysanth
【目的】研究探讨硒代蛋氨酸对肥育猪血浆和组织硒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64头体重约6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饲粮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在初中教学中,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学生最为内在的培养基础,要想学生能够更加优秀地成长,道德与法治的培养必不可少。通过对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究,明确高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07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教师想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更要实施情景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观察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思想品德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创新教学;结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