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与席慕蓉《乡愁》比较赏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诗云:  春夏秋冬又一年,风霜雪雨恨无眠。  沧桑尽望云烟梦,白发难消日月天。  1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将步入天命之年,总觉得离我很是遥远的日子,却突然来到了眼前。五十年的光阴,转瞬已没有了身影,消失在满头的白发里,藏匿在满额的皱纹里,失落在大大小小的梦想里。才知道,岁月如梭,只有经历了才能理解。  天命已至,但匆匆人生真得达到了天命的无忧境界吗?好像感慨还是有些多,一步紧似一步地催促,让人
期刊
摘 要:革命文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是中国左翼文学中的重要流派。由于二者在出现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这容易让人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文学当作革命文学向后发展的产物。实际上,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理论来源上到最终导向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革命文学;马克思主义文学;成仿吾;冯雪峰;区别  作者简介:崔谦,山西太原人,西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现就职于西安欧亚学院。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鲁迅在小说《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败和社会现实的残酷。本研究通过梳理鲁迅创作的思想探索,解析知识分子形象的三种类型,总结塑造这些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鲁迅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知识分子;封建制度;社会现实;悲剧命运  作者简介:刘美宏(1995-),女,汉族,渝武人,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研
摘 要:在萧红的小说中空间结构尤为重要。她的小说基本上是以空间变换来组织小说结构的。在空间的变化之中,每一个空间也相应地有了象征的意义。时空的处理形成了萧红小说形式上的散化特色。萧红后花园的叙事方式也具有特色,这也是她最真实的想法。前半部分后花园热闹,烂漫。后半部分的简单也是营造一种心酸,悲凉的氛围。她注重描写景物,人物刻画略有欠缺。  關键词:萧红《后花园》;叙事;时空特色  [中图分类号]: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