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中央预算单位现金结算,提高中央预算单位资金支付透明度,强化预算执行监控管理,防控腐败。中央预算单位加强公务卡的推行和管理,对于国家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监督管理,规范预算资金的使用,发挥预算资金效益,建设“阳光财政等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措施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公务卡推行的背景
1.随着国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单位的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部门实现了对预算资金流向的实施监控,将各项财政资金均纳入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作为建立健全国家现代国库制度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2.减少了传统现金管理诸多的工作环节,简化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提取现金、现金支付、库存现金保管和单位工作人员预支差旅费、报销退回等工作环节。弱化了现金支付风险、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成本,简化了管理流程、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优化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给预算单位和工作人员带来便捷。
3.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中央预算单位于2012年开始,除了签证费、快递费、过桥过路费和出租车费四类项目外,在办公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16大类结算项目使用公务卡,并在报销时附上银行签购单,强化了费用支出的监督,提高了公务支出的透明度,可以在源头上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漏堵塞,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公务卡推行现状
在各单位的大力推行下,通过公务卡使用的宣传和培训,财务制度的管控和约束,经过近三年的适应,从笔者所在的单位来看,单位职工已经基本适应公务卡结算,使用范围已经从飞机票、火车票、住宿票拓宽到邮电费、办公费、培训费、会议费等多项经费的结算,预算内费用的报销现金使用量逐年减少,公务卡的结算功能日益突出。但是,从整体预算单位来看,公务卡毕竟是新生事务,其贯彻推行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管理重视,缺乏监督力度,缺乏内控制度管理等,都会影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廉政建设的监督管理。
1.预算单位的公务卡管理实质重于形式,影响了公务卡的使用效率。由于公务卡作为一种全新的资金支付方式,需在重点管理下进行有效落实。有的预算单位缺乏对公务卡管理的重视,“一人一卡”在形式上落实了,但在实际使用中缺乏宣贯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对于有的小额费用支出,有的使用公务卡结算有的也可以使用现金结算,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公务卡的使用效率,削弱了公务卡在廉政建设的前沿作用和现金规范使用。
2.职工们缺乏对公务卡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了公务卡的全面推行。作为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职工流动性较低,有的小额费用使用现金支出已形成一定的固化思维,公务卡的规范使用和个人信用挂钩,部分同志刚接触公务卡时,出现过银行签购单丢失,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及时报差旅费,发生了银行催缴通知和银行滞纳金的情况。
3.公务卡专项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削弱了公务卡使用的管理监督。预算单位的资金支付方式有国库直接支付和国库授权支付两种,涉及公务卡支付的款项,应为国库授权支付,但是公务卡的额度限制(司局级人员5万,处级以下人员2万,如果额度不够,还可经财务部门申报调增额度),限制预算单位人员费用的支付,如强制目录结算中水电费的结算,单位的水电费按月结算,费用额度不低,且个人处于对信用卡安全的担心,不愿意大幅提升支付额度,此类费用仍使用转账支票或电汇支付。公务卡的管理制度有的内容不细致,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
4.公务卡的使用环境还需加强。目前,公务卡的结算范围到全国县(不含县)以下单位,旅店业的使用环境较为广泛,但一些小型商场和边远地区不具备刷卡条件,直接影响了公务卡的使用和推广[1]。商户还缺乏对公务卡的认知和公务卡使用手续繁琐,不愿意另外花费与银行的公务卡联网支出。
三、加强公务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公务卡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贯彻执行。根据《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关于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通知》(财库[2012]132号)、《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财库[2011]160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单位公务卡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明确公务卡的办理、使用、公务报销、退回和监督管理等详细规定,并做好公务卡推行的背景和作用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对国家政策要求和公务卡使用的优点(便捷、高效、终身免年费、个人因私也可以使用、额度可经财务部门报批后增加)和注意事项(主动报销、注意还款日期、因私费用自负、公务卡报销需附签购单等)进行详细解答,有利于积极顺畅推行公务卡,规范公务卡的使用,确保公务卡使用的良好環境。
2.构建公务卡良好的刷卡环境。目前,公务卡的结算范围到全国县(不含县)以下单位,银行部门应免费对商户服务,主动改善商户的刷卡环境,取消公务卡联网支出或者增加公务卡刷卡功能,提升公务卡的内外环境,推广公务卡的结算范围和结算地区,为全面实施公务卡支出打好基础。
3.加强公务卡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公务卡的规范管理和实施,要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督,作为预算单位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一部分,需要规范引导。单位应由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和业务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对公务卡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公务卡的使用、支付明细等、建立动态监督机制,规范公务卡的使用和持卡人的刷卡行为,提高公务卡支付的透明度,完善其监督管理环境,才能深入推行公务卡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发挥好公务卡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在当前国家不断深化财税改革,不断完善建设现代财政制度,不断积极推行有利于国家公共事业发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着力建设“人民满意型的政府”,不断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特别是公务费支出的形式下,公务卡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积极事务,全面,深入推行已在眉睫。作为中央预算管理单位,应该全面重视公务卡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公务卡的结算的透明,夯实公务卡的使用环境,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廉政建设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邦忠.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
关键词: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措施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公务卡推行的背景
1.随着国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单位的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部门实现了对预算资金流向的实施监控,将各项财政资金均纳入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作为建立健全国家现代国库制度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2.减少了传统现金管理诸多的工作环节,简化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提取现金、现金支付、库存现金保管和单位工作人员预支差旅费、报销退回等工作环节。弱化了现金支付风险、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成本,简化了管理流程、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优化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给预算单位和工作人员带来便捷。
3.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中央预算单位于2012年开始,除了签证费、快递费、过桥过路费和出租车费四类项目外,在办公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16大类结算项目使用公务卡,并在报销时附上银行签购单,强化了费用支出的监督,提高了公务支出的透明度,可以在源头上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漏堵塞,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公务卡推行现状
在各单位的大力推行下,通过公务卡使用的宣传和培训,财务制度的管控和约束,经过近三年的适应,从笔者所在的单位来看,单位职工已经基本适应公务卡结算,使用范围已经从飞机票、火车票、住宿票拓宽到邮电费、办公费、培训费、会议费等多项经费的结算,预算内费用的报销现金使用量逐年减少,公务卡的结算功能日益突出。但是,从整体预算单位来看,公务卡毕竟是新生事务,其贯彻推行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管理重视,缺乏监督力度,缺乏内控制度管理等,都会影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廉政建设的监督管理。
1.预算单位的公务卡管理实质重于形式,影响了公务卡的使用效率。由于公务卡作为一种全新的资金支付方式,需在重点管理下进行有效落实。有的预算单位缺乏对公务卡管理的重视,“一人一卡”在形式上落实了,但在实际使用中缺乏宣贯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对于有的小额费用支出,有的使用公务卡结算有的也可以使用现金结算,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公务卡的使用效率,削弱了公务卡在廉政建设的前沿作用和现金规范使用。
2.职工们缺乏对公务卡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了公务卡的全面推行。作为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职工流动性较低,有的小额费用使用现金支出已形成一定的固化思维,公务卡的规范使用和个人信用挂钩,部分同志刚接触公务卡时,出现过银行签购单丢失,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及时报差旅费,发生了银行催缴通知和银行滞纳金的情况。
3.公务卡专项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削弱了公务卡使用的管理监督。预算单位的资金支付方式有国库直接支付和国库授权支付两种,涉及公务卡支付的款项,应为国库授权支付,但是公务卡的额度限制(司局级人员5万,处级以下人员2万,如果额度不够,还可经财务部门申报调增额度),限制预算单位人员费用的支付,如强制目录结算中水电费的结算,单位的水电费按月结算,费用额度不低,且个人处于对信用卡安全的担心,不愿意大幅提升支付额度,此类费用仍使用转账支票或电汇支付。公务卡的管理制度有的内容不细致,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
4.公务卡的使用环境还需加强。目前,公务卡的结算范围到全国县(不含县)以下单位,旅店业的使用环境较为广泛,但一些小型商场和边远地区不具备刷卡条件,直接影响了公务卡的使用和推广[1]。商户还缺乏对公务卡的认知和公务卡使用手续繁琐,不愿意另外花费与银行的公务卡联网支出。
三、加强公务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公务卡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贯彻执行。根据《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7]63号)、《关于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的通知》(财库[2012]132号)、《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财库[2011]160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单位公务卡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明确公务卡的办理、使用、公务报销、退回和监督管理等详细规定,并做好公务卡推行的背景和作用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对国家政策要求和公务卡使用的优点(便捷、高效、终身免年费、个人因私也可以使用、额度可经财务部门报批后增加)和注意事项(主动报销、注意还款日期、因私费用自负、公务卡报销需附签购单等)进行详细解答,有利于积极顺畅推行公务卡,规范公务卡的使用,确保公务卡使用的良好環境。
2.构建公务卡良好的刷卡环境。目前,公务卡的结算范围到全国县(不含县)以下单位,银行部门应免费对商户服务,主动改善商户的刷卡环境,取消公务卡联网支出或者增加公务卡刷卡功能,提升公务卡的内外环境,推广公务卡的结算范围和结算地区,为全面实施公务卡支出打好基础。
3.加强公务卡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公务卡的规范管理和实施,要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督,作为预算单位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一部分,需要规范引导。单位应由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和业务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对公务卡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公务卡的使用、支付明细等、建立动态监督机制,规范公务卡的使用和持卡人的刷卡行为,提高公务卡支付的透明度,完善其监督管理环境,才能深入推行公务卡的使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发挥好公务卡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在当前国家不断深化财税改革,不断完善建设现代财政制度,不断积极推行有利于国家公共事业发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着力建设“人民满意型的政府”,不断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特别是公务费支出的形式下,公务卡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积极事务,全面,深入推行已在眉睫。作为中央预算管理单位,应该全面重视公务卡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公务卡的结算的透明,夯实公务卡的使用环境,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廉政建设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邦忠.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