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黄芩配伍应用对脑损伤早期癫痫易感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黄-黄芩配伍应用对小鼠脑损伤早期癫痫易感性的影响,探讨该药对抗脑损伤后癫痫的机制。方法:将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黄芩药对低(1 g·kg-1),高剂量组(4 g·kg-1)及阳性组(2.6 g·kg-1丙戊酸钠)。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小鼠封闭性颅脑损伤模型,于脑损伤后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连续7 d。于末次给药后给予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亚惊厥剂量刺激,通过行为学观察各组小鼠的癫痫发作潜伏期及平均发作强度,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析小鼠的脑部放电图谱,统计020 Hz的放电总和;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计数海马CA1,CA3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阳性细胞数;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Na+-K+-2Cl-共转运体-1(NKCC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小鼠癫痫发作潜伏期明显缩短,脑部异常高频放电明显增多,海马CA1,CA3区的GFAP阳性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且神经元NKCC1的表达也较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对低、高剂量均可延长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减少脑部异常放电,降低海马区GFAP阳性细胞数以及神经元NKCC1蛋白的表达,且药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黄芩配伍应用可降低脑损伤早期癫痫的易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调控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合作探究是“强化主体参与、构建高效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的最常见的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文章对实施“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现代教育离不开信息化手段,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使用也在不断向中学课堂渗透。目前有不少四星级以上学校都建有自己的数字化实验室,作为学校的硬件资源提升
在学生阅读过程、记忆、思考等细节中提升学生的化学理解能力。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006年6月~2009年1月的肝硬化合并占位性病变及小结节的患者30例45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智能数字化水电站监控系统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浅谈了智能水电站建设的背景以及发展特点,分析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并
目的探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方便选取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针灸科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粗针针刺治疗组(治
网络借贷是否具有贫民属性?本文运用"人人贷"的借款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低收入借款人具有更低的融资可得性和更高的借款资金成本,但没有证据表明低收入借款人具有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开展研究,通过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