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如何提升中小城市博物馆陈列展览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新时代的到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中小城市博物馆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参与性不断提高,从博物馆中,人们能看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文化的多元化。而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形式,这就要求博物馆陈列展览有所提升。
  近年来,国际博协重新为博物馆定义,新的博物馆定义突破了过去那种过分强调收藏的认识,而从博物馆服务社会的目标上不断拓展,并且强调有形和无形遗产的保护,博物馆以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为依托,主要通过陈列展示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及道德理论实物化、具体化。陈列展览是传播知识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是向人们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博物馆工作的关键是搞好陈列展览。
  新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势下,如何提升中小城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我认为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内容。
  一、做好基本陈列展览提升
  做好基本陈列提升,需要在主题的选取、展品的鉴定与研究、展品的选择、内容构思与陈列设计等方面进行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而对于一个中小城市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运用馆藏文物办好基本陈列展览,要把握住三条。
  (一)选好展览主题,深化或开掘主题
  “主题是陈列展览的灵魂”,没有好的陈列展览主题,没有对陈列展览内容的深入研究,是不可能办出高水平、有特色的展览的”。每个博物馆都有自身的性质、任务及特点,不同地域的博物馆,其社会环境不同,性质、任务也不尽相同,所以要筹办一个能体现本地特色,并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基本陈列,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佳选择。
  首先,陈列展览的选题应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展览的目的是给人们参观,让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并从中获得知识。陈列设计要以人为本,选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样的展览是观众想看的”,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求知心理去设计展览,才能出奇制胜。
  其次,陈列的选题应体现本馆的性质和任务,发挥馆藏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要掌握本馆自身的特点,善于概括,抓住重点,不搞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本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才能保证选题确切,发挥馆藏优势,提高陈列展览的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基本陈列的主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轻易改变。因此,确定选题时,要努力挖掘更为本质、更为基础的东西,充分考虑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充分考虑藏品的体系、内涵及特色,以及博物馆与特定观众群的关系等。
  (二)赋予展品深刻的内涵
  陈列展览是在本馆藏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广泛地、多学科地整理研究为前提而举办的,博物馆中每一件藏品都有它自己的背景和价值,陈列展览就是要阐释和传达这些信息,把文物内涵的价值传达出来,并恰到好处地进行发挥。通过展品沟通观众的心灵,从而领会到陈列的主旨。发掘藏品的内涵,一般也是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客观认识规律去认识,只有了解了其内涵,才能深刻地感受它,从而以更多的丰富内容充实它,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它。使观众参观后感受到展览反映的主题,了解当地的历史,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共鸣。
  二、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推出与引进临时性陈列展览
  (一)推出临时展览,多元化选题、多样宣传方式
  临时展览一般规模较小,展品的选择比较自由,主要可以选择具有特色的某类或某方面的藏品,举办起来比较方便。同时,还可以利用模型、照片或复制品等,甚至也可以以照片或美术品为主,辅之以少量的文物珍品点缀。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相对来说也比较灵活。
  (二)引进临时展览,以临时展览为平台加强交流
  切实加大引进、交流临时展览的力度。要向举办舞台演出打造剧目一样打造文物陈列展览,从策划、创意到制作、宣传、推介各环节做到位,让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常换常新”,让当地群众经常来博物馆看到不同类型的文物器物和陈列展览。每次引进临时展览开展都举行剪彩仪式、造声势、做宣传、开讲座,将博物馆搞得红红火火,成为市民和群众的终身课堂和关注点,我们的博物馆就可以在惠及人民群众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打造成为城市最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三、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灵活组合 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
  基本陈列不仅是体现博物馆社会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主要手段,而且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学术水平及其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志之一。临时展览不仅是博物馆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托。
  需要在基本陈列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形势和观众需求,更多地举办临时展览;社会观众的文化欣赏兴趣是变动着的,因此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变换临时展出内容,常变常新。如举办当地美术、书法、摄影、篆刻、奇石展,引进风格迥异,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具有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专题展览,并举办相关活动配合展览,让不同层次的观众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同时,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以生动活泼的宣教形式,让市民更多地认识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国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严建强.博物馆的理沦与实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李向群.作为"公众中心"的中国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研究,2003(03)
  [5]潘奇燕.现代博物馆如何体现人文精神.中国博物馆通讯,2004(04)
  [6] 湖南省博物馆.坚持“三贴近”,以陈列展览为龙头,全面推进博物馆的建设.中国博物馆通讯,2004(07)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博物馆】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次调查研究选择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中的一个创造性活动——斗香的制作进行调查研究,将斗香的创造活动作为这一次的研究对象,在对周边民间工艺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现存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做斗香这一活动既能体现民间工艺的区域性特色,又能体现传承性,传达了中国传统所蕴含的历史寓意。  关键词:苏北地区;斗香;民间工艺;传统文化  古代文献中烧斗香的记载不在少数,普通的烧香习俗也随处可见,宋代吴曾《能改斋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课程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过程考核的实施,使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从应试教育
为准确有效地识别和分离水文时间序列中的噪声成分,应用信息熵理论并结合小波消噪概念,建立了小波系数阈值优选熵准则和水文序列消噪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熵函数H值描述噪
陶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瓷器萌芽于商代,成熟于汉代,隋唐为繁盛时期,宋元达到鼎盛,至今还在继承、创新和发展着。彩陶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卓越的工艺创造。青瓷自东汉晚期作了成功的烧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居点,每个城市都有她独特的灵魂,文化正是灵魂所在。在当代提倡“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牢牢把握审美这一关键因素,因为是审美元素让城市有了区别度,有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的计划废止制,很快波及到了许多工业设计的领域,产生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潮流。因而,人们开始察觉到了环境保护在当代的重要性。开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