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雕花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下老屋正在重建,一家人便挤在不算宽敞的后屋里过中秋。不知道从哪里拉来的线吊着一盏晃晃悠悠的灯,倒也照亮了一片花好月网夜。
  正吃着饭,一位乡邻来串门,便更热闹地聊了起来。也不知道说了多久,他看着那几扇木窗户,忽然说:“那些窗户可以留着,现在会这种手艺的人已经不多啦。”
  我循着他的目光望向窗口,那是几扇灰褐色的木窗户,镂花窗框中间夹着层玻璃,木料因为经年的磨砺泛出一层温润的光泽。开关窗户时会嘎吱作响,那是属于老物件的声音。
  等到新屋落成,后屋就要被拆掉,而这些窗户将再也不得见了。我默默无语,只觉得从来没有这么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时代的消亡。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科技时代,逐渐老去的旧工匠们慢慢被机器所取代。只秘藏于古墓里的秘色瓷,不再撑起的油纸伞,书里的古董珍玩,当最后一位当事人与世长辞,一段鲜活的过去就同我们完全断绝了。
  于是很多人疯狂地呼吁,要保护传统文化,要继承中华绝学,仿佛不学传统技艺就不配做中国人一般。荧幕上的穿越剧横穿竖穿倒着穿,把过去现在搅得天翻地覆,只为了满足观众想要回到往昔岁月的愿望。与其说这是重视传承,倒不如说,他们太过在乎形式了。时代不停歇地向前走,倒退回从前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过分沉醉于过去的表象,会忽略内在的灵魂。
  正直、热切、坚定、宽容,匠人给了我们太多的东西,而新时代的人们往往只想阻止技艺远去的脚步,却忘了同样正在消失的工匠精神。
  一位真正的工匠,不会因为旁人的冷嘲热讽和远离流行时尚就白惭形秽,成为别人的附庸;不会因为觉得自己的作品非常完美,就停下追求至高境界的脚步;更不会因为他人的作品与自己不同,就指责他人不懂艺术,伙同一大堆人把他踩到泥里去。他是坚定的、踏实的,一步一步地走自己的路;他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将技艺磨砺得越发精湛;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前行,互相切磋,对怀有不同审美的人也能够宽容以待,海纳百川。就算最后没能成为流芳百世的名匠,他至少成了自己心中的工匠,无怨无恨,无愧无悔。
  处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慢节奏的过去。新时代同样需要工匠精神,每个人都应该握紧刻刀,做自己的工匠。
  从前慢,当一个人深情赞美吹糖人糊风筝剪窗花时,他想的不仅是这些技艺表面的美丽,也是他的从前,是每一位过路者留给他的精神宝藏。
  传承中华古典文化,不在于有多少人或真心或假意地关注传统技艺,而应是一种从心底生出的尊重,是对工匠精神的继承,是带着对遥远过去的怀念,走向更加明亮的未来。
  透过那扇老窗户,我看见的是工匠滚烫的灵魂,而不是我不会伐木或是镂花。专注、平和、包容万物,工匠精神越过了漫长的时间,一直穿越到我的心中。比起拼命要求所有人学会传统技艺,不如继承匠艺背后的工匠精神,做心的工匠。
  当刀耕火种的石器时代远去,我们不再需要击碎石块磨制器皿的耐心;当分分合合的封建王朝终结,我们不再钻研铸剑制鼎的技术。但我们始终拥有在心上雕花的能力,无关环境,无关命运,只是你和你的心。长城砖在沧海桑田的磨洗中风化破损,都江堰在江水反复的冲刷下一遍遍修补,古老的技艺最终会被现代科技取代,但当我们回首过去,却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从来不曾真的远去。几千年来打铁织布的工匠,与如今睡在實验室里的研究员,灵魂上是相通的。不断变化的是形式,内在的精神一直坚定而厚实。
  身处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并不是可怕的事情。我们要做的是结束一天的劳作后,沉下心来,看清他人的同时,也看清白己的灵魂。即使偶尔糊涂迷茫,最终也要回归本心,拥抱自由温柔的世界。
  我想这才是新时代应有的工匠精神。
  名师点评
  本文以乡下老屋的镂花窗为线索,引发关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层思索:过分沉醉于过去的表象,会忽略内在的灵魂;正直、热切、坚定、宽容,匠人给了我们太多的东西;比起学会传统技艺,不如继承匠艺背后的工匠精神。文章还通过传承中华古典文化阐发自己的认识:不在于有多少人关注传统技艺,这应是一种从心底生出的尊重,是对工匠精神的继承。文章深入浅出,紧密联系现实,语言成熟犀利,不乏理性思辨。
  (程振理)
其他文献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做出了部署。该《实施方案》的制定背景是: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但同时,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快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央视起底共享充电桩投资骗局  市场普遍看好共享充电桩新业态后,也有骗子悄悄盯上了这个行业。2021年4月初,央视就起底了一起共享充电桩投资骗局。“你只管出资,我们负责建站,你坐等赚钱……”据报道,一个“王美人新能源充电桩招募合伙人”的账号在社交平台大招投资者。销售人员称,只要18万元认购一根充电桩,一个月投资人可以分得60%的收益,即4320元。经查证,“王美人”所在的
在我的印象中,爸爸的形象一直是不苟言笑的。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身上总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再加之他陪伴我的时间又很少,我总是畏惧他,并不自觉地与他保持一定距离。  就这样,我们本因为辈分、年龄而有的代沟在不沟通不交流的情况下日益增大,我对他越发生疏,却毫无知觉。直到有一天,妈妈偷偷对我说,你其实不用对你爸爸那么客气的。我才意识到,我在平时对爸爸说了多少句的“谢谢”和“麻烦了”。过分的客气同样伤人,等我
亲爱的同学,你喜欢写作吗?你希望自己的作文成为印刷体印在自己喜欢的刊物上吗?  机会来啦!  由新蕾出版社联合国内第一家杂志订阅网———杂志铺举办的第五届“未来作家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写作无边界,这里是一个开放性平台,大赛组委会期待同学们立足生活,写出新意,迸发奇思妙想,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激起文字与心灵的碰撞!如果你是热爱写作的“小作家”,赶快投稿享受作品被刊登的喜悦
我最最亲爱的外婆,  你知道吗?  我想陪你度过余生。  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我说,  要一直一直陪着你,  要一直一直缠着你,  永远当你的“跟屁虫”。  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我说,  要当你的拐杖,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我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陪你一起走过  前方长长的路。  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我说,  要努力学习,  考上自己向往的学校,  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辜负你对我
我每次工作调动,收拾整理办公室的东西时,总会翻出许多照片来。那些发黄的照片,我已记不清是何年何月在哪儿拍的。但翻来翻去,却始终找不到一张父亲的照片。  父亲出生在旧社会,没读过书,从小给地主家放牛。一次铡牛草时,不小心左手的手指被铡掉两截,因此身带残疾。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因手残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一直在生产队当饲养员,专门放牛。在农村,父亲是一家人的顶梁柱。而我家由于父亲不能像别人的父亲那样,干犁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管理,有的地方甚至24小时都有环卫工人打扫,相同的地点组派四个环卫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以确保生活环境的清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局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拍照留念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盲人女孩报考研究生遭拒后,剧情反转  2020年10月31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结束,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全盲女孩吴潇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遭拒一事引发关注。然而在报名的最后时间点,剧情发生了180度大反转,华中师范大学向吴潇抛出了橄榄枝,让其成功報名该校的心理学专业。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据悉,吴潇8岁时彻底失明,2017年她作为
你本该是海拔四千五百米之山巅的一株野生鸢尾,贸然来到茫茫人海,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辗转沉浮,无力抗衡亦无处可逃,于是放弃挣扎,任由污浊的泥沼裹身,任由黑暗的漩流撕扯,最后满身泥泞、支离破碎。可生存仍是要的,哪怕尘世太过喧嚣,对你来说苟且活着总是好的,于是孤冷与骄傲塑造的属于高山的性情毁于一旦,万千碎片重新拼凑,组成彻彻底底的平庸世俗的人性,你成了扎根于贫瘠之地的狗尾草。  可还
老家院子里长着一棵树,树干足有一个人手臂合围那么粗,枝丫却横七竖八地野蛮生长着,伸出了院墙。至于它是什么科什么属,我也不知道。我小时候回老家过春节时它就在那里了,由于长相奇丑,一些枝丫还拖得很低,阻挡着我来来往往,因此我甚至不想知道它的学名,也不愿给它取名字。我一直“那棵树”“那棵树”地唤它。  听父亲说,那棵树其实在他小时候就有了,是祖父栽种的。最初只是一棵不足一米高的手指粗的树苗,到父亲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