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对外蒙古问题的态度变化浅谈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ting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年代初期,蒋介石曾公开主张通过武力征伐解决外蒙古问题。1924年以后随着蒋取得党政军大权,成为国民党政府的领袖,蒋介石对外蒙古问题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九一八事变后为取得苏联信任,蒋介石放低了对于外蒙古的语调。抗战后期蒋介石再次设想保持对外蒙古的宗主权。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为自身安全考虑执意外蒙独立,蒋介石表示强烈反对。1945年6—8月,中苏谈判时期,蒋介石为取得苏联不支持中共和妥善解决新疆问题的承诺,不得不作出重大让步允许外蒙独立。
  关键词:蒋介石;国民政府;中苏交涉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065 -01
  辛亥革命以后,俄国策动外蒙古宣布独立。民国初创时期,虽无暇顾及边疆问题,但对外蒙古的独立不予承认。1913年沙俄当局迫使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之后其政府在1917年和1919年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事实上继续支持外蒙古独立。
  辛亥革命爆发后,蒋介石回上海,跟随孙中山投身于革命事业,是最早主张用武力收回外蒙古的中国人之一。早在辛亥革命成功后的民国元年,曾在《军声杂志》上发文,提倡“铁血主义”,力陈武力“征蒙”,维护国权之必要。他讲到:“夫蒙古为我之藩属,相传数百年,历史昭然,条约明确,凡我缔盟各国,无不认我为主权之国。”为今之计,我政府急宜通告各国,“宣布蒙番暴动,吾国自有征服能力”,“各国不得进兵运械,阴助蒙虐”。“倘俄国强横不屈,干冒天下之不韪,则吾国兵力虽弱,经济虽困,亦当为孤注之一掷。”“吾政府当乘此欧滨多事,俄国内讧之际速调东南各省重兵,征蒙敌俄,庶乎蒙乱可平,而豺俄可克矣。”[1]
  1924年5月3日蒋介石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由此进入国民党和政府统治的核心圈以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以武力侵略东三省,是其大陆政策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对此早有了解,但因为第三次“剿共”军事正在进行,宁粤分裂尚未有复合的迹象,国内政局方处于不安之际,又逢洪水泛滥成灾,受灾灾区,在安定内部为先的前提下,没有时间顾及其他问题。[2]蒋介石此时更希望将苏联与日本产生冲突来解日本进攻的压力。在蒋介石看来日本侵入关内不顾苏联的反对,一味沿着苏蒙边界由东向西扩张,会使得日苏关系趋于紧张,便可以此借苏联之手制衡日本,缓解日本入侵中国造成的危机。他在日记中断言:“俄蒙协定宣布之日,实即倭俄战局完成之时。”[3]
  1937年以后,随着日本侵华的危机加重,为了取得苏联的信任,同意与中国签订军事互助协定,他不能不考虑在外蒙古的问题上,对苏联做出妥协,蒋介石在外蒙古的问题上已经放低了调子。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后大量对华援助,加上苏联此时深陷苏德战争的泥潭,无力对华援助,美国参战使得中国最终战胜日本的希望大增,蒋介石对于外蒙古问题上的态度又发生了转变。
  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5 月2 1日,向蒋介石获知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蒋介石立即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王世杰电告远在美国的宋子文,让他想办法面见杜鲁门,陈述中国的立场,希望杜鲁门能坚持远东政策,保持中国领土、主权及行政完整。宋子文虽向美国总统参谋长李海、代国务卿格鲁等人,重申外蒙古问题暂予搁置、中国拥有大连与旅顺主权、反对外国在中国驻兵等主张,但美方却无视宋子文的抗议只强调美国支持雅尔塔会议的各项决议。蒋介石频频与赫尔利等人讨论,认为中苏谈判将以旅顺问题为讨论重点,希望能尽量保全中国主权,只允许苏联与中国共同使用旅顺,他认为“如其果必欲用租借而不许我共同使用,则余必坚决拒绝,宁使其无理强占我东北,决不订此丧权辱国之条件也”。
  1945年6月2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偕外交次长胡士泽等人和蒋经国,前往莫斯科就外蒙古问题、中长路、旅顺等问题斯大林进行会谈,斯大林坚持“外蒙古维持现状”即承认外蒙独立,宋子文坚持保持中国对于外蒙古固有的主权,双方僵持不下。7月5号蒋介石看过宋子文的电报后意识到苏联对外蒙的要求“志在必得”……如不答应斯大林的要求,那么“东北与新疆各种行政之完整无从交涉”,共产党问题“更难解决”况且,外蒙古“事实上已被俄占有”。如果只为虚名,而受其灾祸,“绝非谋国之道”。在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决定“忍痛牺牲”,同意外蒙古战后“投票解决其独立问题”,以作为同斯大林协商解决东北、新疆与中共问题的交换条件,7月6号蒋介石致电宋子文表明了国民政府处理外蒙古问题的原则,他表示,如果东北与新疆问题可以妥善解决外蒙古可以考虑独立。至此,斯大林承诺,苏联不再向新疆运送军火,关于中国共产党,他还表示,不再向中共提供武器。
  8月14日,中方提出了重新划定外蒙古边界的要求,斯大林同意双方交换照会,保证维持现有边界。王世杰和莫洛托夫代表两国政府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了字。8月14日在致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照会中写道:“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当承认外蒙之独立,即与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2月13日,国民政府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从此,中国失去了对外蒙的宗主权。
  参考文献:
  [1]《蒙藏问题之根本解决》,1912年;《征蒙作战刍议》,1912年,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2,台湾:中正文教基金会网站,www.ccfd.org.tw/ccef001/web/。
  [2]刘维开:《国难期间应变图存问题之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第3页。
  [3]蒋介石日记手稿,1931年4月17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藏。
  [4]吴景平编:《宋子文生平与资料文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0。
  作者简介:刘博山(1993—),男,汉,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其他文献
本刊讯(通讯员 戈红明) 2011年12月23日,由桂林市人力資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织实施的主题为“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的“2012年桂林市就业援助月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当天,共有50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1500多个;共有447人在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93个公益性岗位全部为桂林市“4050”人员获得,另有55人获得了市残联提供的就业岗位。
期刊
档案是进行人类生活行为记录的载体,可为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在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在全球普及,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
诗歌发展到唐代全面成熟,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典范,这为后代诗人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的同时,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唐之后的宋代诗人接过第一把接力棒,通过自己的摸索创造,为中国诗歌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宋诗的创造性。  审美上——诗歌的平淡性  在我国诗歌史上,唐诗以华丽丰腴著称,而宋诗则以“平淡”闻名。“平淡”这一诗学理论并不是在宋代萌芽,但却在宋代找到了适合它发展的土壤,
摘要:著作权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近代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历史不很悠久。当著作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以后,著作权继承也逐渐在各国法律中确立下来了,我国也不例外。由于法律对著作权的保护有许多特殊之处,因而,对有关著作权继承问题的探讨也就显得很有意义。  关键词:著作权;继承;问题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073 -01 
胡某,男,45岁,于1997年4月15日诊.患者每于房室后觉口干咽燥,疼痛难忍,颈部以上出汗.某院诊为咽喉炎,以抗菌消炎、口含华素片、雾化吸入、激光等治疗,历时2月无效. 日渐慎房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进行有用的学习,让他(她)们按自己的兴趣、志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意义.基于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新
期刊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20例,按照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宫颈锥切治疗,观
对8例尿道缺损患者行口腔黏膜游离移植尿道再造术,8例患者一期术后移植黏膜均存活,无皮片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见移植黏膜存活良好;术后6个月来院行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