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队员中处处盛开科技之花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是建立在无数发明的基础上的。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更离不开发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人才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小发明活动就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在科学技术范畴里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方法,或者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实现创造目标。
  【关键词】发明 指导 联系 技法 活动 事例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56-02
  开展科技活动,培养队员的科技意识,提高队员的科学能力一直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是建立在无数发明的基础上的。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更离不开发明。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少先队活动的组织优势,开展“小发明”活动,拓宽队员的知识面,锻炼队员的动脑、动手能力,培养队员的创造力,提高队员的全面素质。但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事,总觉得自己没那本事,也无从下手,因此教师的引领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那么在少先队活动中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小发明”活动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诱发兴趣 唤起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发明的动力和前提,它表现在兴趣是欲望的激发剂,能诱发动机并转化为行动。兴趣能创设思维兴奋、活跃的情感环境,使思维敏捷、广阔。兴趣能对行为起维持、强化作用,使思维、创作具有良好的持续性。因此诱发兴趣贯穿于创造发明教学的全过程。
  辅导时可以向队员讲清小发明的目的和意义,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启发他们的内动力。并向他们介绍发明成果和获奖情况,使其产生引力目标,产生追求的热情。联系学生的小发明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并联系小发明作品讲授小发明技法,引导队员们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提出小发明的设想和建议,指导他们设计和制作小发明作品,使小发明不再神秘,变热情为行动的乐趣。开展各种小发明比赛活动,品尝胜利的喜悦,进而又一次的激发和产生强烈的创新情感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小发明形成良性循环。
  在指导中,我发现一位队员的思路和制作方案很符合科学逻辑,切合实际,为了配合她的制作,星期日我特意到她家去,才知道是兴趣给予了她无穷的创造力。据她说是浓厚的兴趣促使她想到现在用的卫生桶功能单一,接收面狭窄,可以对此缺点加以改造,增加它的功能和接收面。在我的建议下她利用金属的可塑性能好,易造型的特性,经过多数的装配、试验、实践,解决了制作难题,终于发明出“多功能桶”,在区级小发明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从这里可以看出,兴趣确实是事业取胜的第一要素。因此激发和培养、保护和利用学生的潜在兴趣,是我们教师在队活动中开展科技小发明中绝不能忽视的教育艺术和手段。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队员们对发明创造的畏惧心理,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连自己想出来的方法也会觉得羞于启齿,这时候,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从老师的一个赞许眼神或者一次含笑点头中,得到力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二、打破神秘 消除畏惧
  一谈起小发明,队员们总以为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总会说:我们怎么会发明呢?那是科学家的事。因而对小发明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在开展队活动中指导“小发明”必不可少的就是破除迷信,打破神秘感,使队员们认识到实现创造价值的可行性。
  教学时可以举出一些同龄儿童的小发明的事例,告诉队员们发明的实质,消除畏惧心理。如:讲述7岁陈洁的小发明“双腔薄膜塑料袋”的发明全过程;演示小发明“不倒墨水的墨水瓶”,分析其原理和成功的方法等。同时启发队员对现有的学习、生活用具和商店、工厂的产品进行观察,列举缺点,要求提出各种奇特的问题和设想,让他们去想、去做。通过实践活动,从“求疑”和“操作”两个环节上有效地克服了小发明高不可攀的思想障碍,懂得小发明并不神秘,小发明就在身边,人人都可以小发明,人人都可以当“发明家”。
  三、加强联系 学科整合
  任何创造发明都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实现,相反,它只能建立在遵循、利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的基础上,因此,任何一位从事创造发明工作的人,要想具备创造发明的素质,就必须掌握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和知识。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使得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因而对科学知识、理论、技巧的掌握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它学科,如常识、生活与劳动、科学课等。
  1.加强与生活与劳动课的联系
  生活与劳动课(劳技)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在生活与劳动课(劳技)中学生可以学会许多小发明的创造知识和技巧。因此在教学生活与劳动课的同时,紧抓“小发明”的思维火花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发明创造。瑞安某学校的一个事实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在劳技课堂中学生学会了自行车的维修技术。之后,师抓住契机,让学生仔细观察,找找自行车有哪些缺点?学生找到了自行车的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巧妙地完成了几项有关自行车的改进发明。针对自行车气门嘴易被小孩弄丢的缺点,有位同学发明了气门嘴防丢套。这种气门套一端通过气门嘴基座螺丝紧固在钢圈上,另一端则扣套在气门嘴上,既不妨碍打气,用手又无法拧走。有位同学则根据自行车转弯时需伸手示意,导致车把不稳而易引发事故的缺点,发明了自行车转弯指示标灯……可见,与生活劳动课(劳技)的联系有助于发明创造。
  2.加强与常识课(科学课)的联系
  科学课作为一门综合课,在内容上大量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历史和地理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容易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性,而做实验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机会,学生可以在动手中训练自己的头脑,激发自己的灵感,为培养学生发明创造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如一位教师在教《点亮小灯泡》一课时,教师提出你们能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自己去做一盏灯吗?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动手实验,结果,几天以后一个孩子带着他自己做的一盏“写字灯”来到教室,他巧妙地利用了开关闭合打开的原理,使得灯泡在写字的时候能够亮起,虽说他的发明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这一次属于他个人的发明足可以激发他发明的欲望,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四、教给技法 指导发明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不是“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办法如何找到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小发明教学是一项创作发明的实践,它的本质特征是彻底抛弃模仿。因而发明技法传授就显得至关重要,是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我们可以向学生讲授以下几种技法:
  1.联想法:联想的形式,一是比较(相似比较,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因果联想),二是移植(移植原理,移植部件,移植方法)。
  2.列举法:讲明特征列举,缺点列举,希望点列举。
  3.设问法:介绍12个聪明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改一改、联一联、学一学、代一代、搬一搬、反一反、定一定)。
  4.组合法:介绍用具组合、功能组合、材料组合的方法。
  讲授这些技法时,可以通过举例、演示等方法来说明,如:“双腔薄膜塑料袋”的发明,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这种方法移植到其它物体的身上呢?接着告诉学生一位同学因为把这种方法移植到衬衫上面,结果发明了“防盗衬衫”。然后出示下列几种物品:①钟表;②玻璃杯;③圆珠笔;④喇叭;⑤复写纸;⑥改正液;⑦过滤嘴香烟。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物品提供了哪些观念?它们分别可以转移到哪些地方(做什么)?学生们掌握了这些方法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进行发明实践的活动了。
  总之,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是提高队员创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只要队员敢于打破小发明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勇于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能闯出一条成功的途径。我们要把队员学到的知识积极引导到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黄益如.《创造性思维培养中几种“心理因素”的作用》.天津教育,2007⑴:19
  [2]吴剑峰.《关于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天津教育,2007⑴:21
  [3]游连斌.《借鉴行知先生教育理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小学教育科研论谈2005⑷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堂是一个灵动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收获部分新知识,出现很多新问题,产生一些新想法。如果教师适时的把学生产生的有效新想法,新问题捕捉到位,并进行巧妙引导,完善处理,合理应用,那么学生的潜能定会不断地被激发,更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一次质的飞跃,数学课堂定会绽放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捕捉 精彩 错误 生成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88-01  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艺术 ,教师课堂教学口头语言的锤炼,首先要强化自身的修养。“开言知肺腑,出口见精神”,语言是“肺腑”.“精神”的体现;“诚于中,形于外”,语言是内心的表白。所以,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口头语言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内在素质的体现。  古今中外的教
期刊
指导老师:何志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54-01  今天,叔叔过来我家做客;他说要教我做薯条,我一听高兴极了,于是我连忙到附近的超市买来四个土豆,准备让叔叔教我......  我按照叔叔教的步骤:切成一条条的土豆条,就像KFC的薯条一样,我看叔叔弄好像很简单,我想:“哈哈!这so easy”,我也试了试,结果,我切成一块块的;
期刊
吴筱筱 指导老师:何志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68-01  转眼到了2025年,爸爸、妈妈送了我一双鞋子,它的长相好奇怪哟,有俩双小翅膀,还有两双小眼睛,好可爱啊!  一天,我穿着那双鞋子在山脚下看小鸟飞。“我也好想飞啊!”我脱口而出。突然,我的鞋子带我飞起来了,“啊!原来我的鞋子会飞起来啊!”我感叹道。我好不容易才控制好这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62-01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中感到课本上有几处注释令人费解,无法向学生讲明白。现摘录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方家的指正。  其一 :七年级上册(2009年3月第1版,2010年6月湖北第1次印刷)第五单元《散文诗两首》中《荷叶 母亲》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69-0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80-02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是广州市番禺区一所全日制公立小学、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办于1991年。多年来,我校从发展实际出发,承继珠江之灿烂文明,蕴蓄珠江流域之淳朴善风,形成了以“上善若水”为核心理念的独具特色的“水品文化,上善教育”理念体系。我校践行的上善教育,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
期刊
【摘要】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英语中运用自然拼读法,可以渗透字母的读音和发音,归纳字母组合的发音,并进一步培养单词拼读技能,有助于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构造趣味性的互动载体,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从而快速认读和记忆单词,提升语篇阅读理解的效率,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理工科双语教学的上课技巧,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PPT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课堂节奏把控等方面。对比文化类双语教学的授课技巧,探讨理工科双语教学上课技巧的侧重点。  【关键词】双语教学 理工科 教学技巧  【基金项目】厦门理工学院2015年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理工科双语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开在展素质拓展训练前后进行问卷测评,调查素质拓展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学生以及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班级凝集力、团队合作精神、对班级的热爱程度,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造力、执行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并且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欢迎。  【关键词】素质拓展 职业教育 综合素质 心理素质  【基金项目】2014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