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已日益重要。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促进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对计算机控制系统(Computer Control Systems)课程的教学改革,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引进实施全英文授课。同时,通过课内实验,学生项目,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可持续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全英文授课;校企合作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high-grade engineers. 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practiced, high-grade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improve the future sustain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tudents, as a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course “Computer Control Systems”, we reorganized the course contents and implemented teaching-in-English. Meanwhile,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tegrat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were highly enhanced by implementing in-course labs, student projects, and University-Enterprises Cooperation activities.
Keywords: high-grade engineers,sustain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Computer Control Systems,teaching-in-English, University-Enterprises Cooperation
近年来,能源、动力等各行业在向着大型化、自動化、高效化、节能化、环保化的方向加快发展,相关的控制工程要求也越来越复杂。这些行业高层次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对计算机控制先进应用技术的掌握需求也更为迫切。为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专业四年级上学期专业主干课程,我校(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开设了计算机控制系统(Computer Control Systems),它也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理论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因此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展开及教学改革,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5]。目前,国际上几乎所有研究型院校在本科高年级或者研究生学习阶段都开设有本课程。传统上,在这些高校中,本课程往往更多地偏重于理论内容。
近几年来,为了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我们在上海市教委开展的“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本校开展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等的支持下,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研究[6],下面展开谈谈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体会。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力
(1)理论与实践平衡发展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与前面提到的传统教学内容更偏重甚至只注重高深的理论有所不同,过去我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部分比较浅显,更为偏向技术应用。这是我校该课程的一个特色。相应的,对于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采样定理),往往只讲结论。然而,在几年的教改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点到即止,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一些偏技术应用的内容,可能会在授课时讲过部分或全部,在课内实验或课程配套的学生项目中又会重复讲到。因此,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与平衡,适当增加了对基础理论的讲解,增加一些相关背景知识(例如,在讲采样定理时,加讲频率混叠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了理论的来龙去脉后,再讲应用,一则容易理解,同时也更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学习效果明显。
(2)多方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生动的理解,除了举一些实例外,配合仿真演示也是很有效的手段。例如:学过PID控制及各种改进方法,史密斯预估控制等控制策略后,在课堂上搭建仿真模型,进行演示、比较不同控制策略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更好理解。在仿真软件的选取上,我们选择了开源软件SCILAB,这也是近年来在包括德国、法国等许多欧美国家的高校中更为常用的仿真软件。对于学生将来的实践以及工作而言,在能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同时,能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无疑也是个实用的辅助能力。虽然对仿真分析软件(如Matlab)的使用学习有另外作为选修课开设,但许多同学或者因为时间关系,或者因为兴趣关系,并不会选修,之前对这方面知识的接触也不多。由于本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更多侧重于介绍组态软件等工业应用软件,没有专门课时让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仿真软件。但是,通过采用在课堂上当场进行模型搭建、仿真演示,同时配合简单的讲解,不断地潜移默化间,学生还是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仿真能力,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有需要的学生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了基础。
(3)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可持续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全英文授课;校企合作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high-grade engineers. 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practiced, high-grade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o improve the future sustain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tudents, as a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course “Computer Control Systems”, we reorganized the course contents and implemented teaching-in-English. Meanwhile,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tegrat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were highly enhanced by implementing in-course labs, student projects, and University-Enterprises Cooperation activities.
Keywords: high-grade engineers,sustain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Computer Control Systems,teaching-in-English, University-Enterprises Cooperation
近年来,能源、动力等各行业在向着大型化、自動化、高效化、节能化、环保化的方向加快发展,相关的控制工程要求也越来越复杂。这些行业高层次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对计算机控制先进应用技术的掌握需求也更为迫切。为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专业四年级上学期专业主干课程,我校(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开设了计算机控制系统(Computer Control Systems),它也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理论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因此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展开及教学改革,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5]。目前,国际上几乎所有研究型院校在本科高年级或者研究生学习阶段都开设有本课程。传统上,在这些高校中,本课程往往更多地偏重于理论内容。
近几年来,为了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我们在上海市教委开展的“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本校开展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等的支持下,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研究[6],下面展开谈谈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体会。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力
(1)理论与实践平衡发展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与前面提到的传统教学内容更偏重甚至只注重高深的理论有所不同,过去我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部分比较浅显,更为偏向技术应用。这是我校该课程的一个特色。相应的,对于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采样定理),往往只讲结论。然而,在几年的教改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点到即止,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一些偏技术应用的内容,可能会在授课时讲过部分或全部,在课内实验或课程配套的学生项目中又会重复讲到。因此,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与平衡,适当增加了对基础理论的讲解,增加一些相关背景知识(例如,在讲采样定理时,加讲频率混叠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了理论的来龙去脉后,再讲应用,一则容易理解,同时也更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学习效果明显。
(2)多方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生动的理解,除了举一些实例外,配合仿真演示也是很有效的手段。例如:学过PID控制及各种改进方法,史密斯预估控制等控制策略后,在课堂上搭建仿真模型,进行演示、比较不同控制策略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更好理解。在仿真软件的选取上,我们选择了开源软件SCILAB,这也是近年来在包括德国、法国等许多欧美国家的高校中更为常用的仿真软件。对于学生将来的实践以及工作而言,在能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同时,能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无疑也是个实用的辅助能力。虽然对仿真分析软件(如Matlab)的使用学习有另外作为选修课开设,但许多同学或者因为时间关系,或者因为兴趣关系,并不会选修,之前对这方面知识的接触也不多。由于本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更多侧重于介绍组态软件等工业应用软件,没有专门课时让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仿真软件。但是,通过采用在课堂上当场进行模型搭建、仿真演示,同时配合简单的讲解,不断地潜移默化间,学生还是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仿真能力,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有需要的学生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了基础。
(3)增强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