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电视剧存在着诸多伦理困境:传媒产业化以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大众传媒迎合利益的驱动而背离理性基础,低俗化、暴力化、媚俗化的电视剧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全球化所带来的西方文化霸权也在通过电视剧潜移默化地进行西方价值观念的浸透;传媒消费主义又在广告化的场景中泛滥媚俗,瓦解传统的价值观念……大众传媒是一柄双刃剑,所以媒体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追求和对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担当,在传播活动中履行大众媒介的伦理责任,建构主流的伦理秩序和社会规范。
关键词:韩剧;媒介伦理;困境
近几年来韩国电视剧在中国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浪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韩剧现象”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韩国成功的跨国文化传播行为的结果,是韩国政府十年来的文化产业战略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韩国现代影视文化作品杰出艺术创作水平的展览。相比较韩剧,我国电视剧则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一、传媒自由和媒介责任冲突导致的矛盾困境
传媒自由是一种价值追求,没有自由大众传媒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然而今天,大众传媒迷失了自我,对自由的滥用愈演愈烈,突破了自由的限度,严重违背了理性精神和民主追求。通过滥用自由,大众传媒以不合格的传播技法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播信息,使“自由的传媒”不再是道德价值的表征,而是话语霸权的代号,从而忘记了大众传媒要对它所传播的内容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负责。
例如2009年中国大火的电视剧《蜗居》里郭海藻的一句对白:“人情债,肉来偿”。其中包含着颇为令人想入非非的煽情语言。《蜗居》台词很大胆,不少网友评价该剧为“史上台词最淫荡剧”,超过了所有在电视台播出电视剧的底线。网友摘录了《蜗居》中的部分台词,实在是“色到雷人”:如“吃棒棒糖”、“我想×你”、“鞭长莫及”、“光光的味道”等等。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召开年会上表示某些电视剧价值导向错误,直批引起广泛讨论的《蜗居》“有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靠性,靠荤段子,靠官场腐败,靠炒作来吸引眼球。”
电视剧反应生活是最基本的专业理念,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电视剧既来自生活,又引导生活。然而,低俗的台词是扭曲本源的蛊惑力,把观众的认识引向迷茫,使受众丧失对周围环境的确认感,丧失对自身行为的把握力。这样的电视剧一旦泛滥,将对社会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二、全球产业化导致的困境
由于受到市场的号召,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正性都受到制约,利益的驱动也不加遮掩,像湖南卫视自制的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和浙江卫视正在拍摄的自制剧《我爱女主播》等。这样翻拍的偶像电视剧,会引起人们如此的关注,其背后是巨额的商业活动在拉动。在大众传媒时代,电视剧具有了商品化倾向,电视剧情被商品化,观众也被商品化了。商品化有两个方向,其一是直接生产的媒体产品,如新闻报道、现场直播、故事化的电视剧,其二是通过广告,大众传媒所获得的最大经济回报来自广告,在电视剧中加入各类广告,不时出现在小银屏上,某些广告文辞拙劣、制作粗糙,甚至是虚假广告,巨额的拍摄赞助费仍然可以为它们敲开大众媒介的大门。
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大众媒介在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背离理性基础,不惜迎合受众世俗的非理性欲望,并且不断刺激和强化这种欲望。同时,在电视剧情上,反映“强势人群”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情、生活方式的电视剧很多,而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呼声的电视剧却很少。因为强势人群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拥有者,吸纳了强势群体,对制作方来讲就等于拥有了“注意力资源”,这些问题使电视剧的媒介伦理责任再一次面临困境。尽管电视剧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经济、物质条件而存在,但电视产业作为一种影响力经济,对受众在认知、信仰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控制作用。所以制作方承担经济创收者与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其舆论引导者的身份关涉到媒介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只顾及经济创收,将难以造就优质的电视剧,影响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三、传媒文化意识差距导致的困境
现在很多国家在创造模式、节目内容上都对西方文化的创作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模仿,而且中国的大众文化对外来文化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在影视创作中采用外来的剧情模式和演绎逻辑,以迎合全球化下的大众口味。
美剧《越狱》的强势入侵让中国的观众知道了季播剧的概念。随后,湖南衛视也出了一部季播剧,名字很霸气——《丑女无敌》。它是以风靡全球的都市喜剧《丑女贝蒂》为蓝本,改编、制作而成的内地电视剧。它的出现让观众大吃一惊,人们的好奇心使得《丑女无敌》有了极大的关注度和收视率,简单、轻松、搞笑的剧情留住了他们,这种一反常态的电视剧风格瞬间吸引了大批的电视观众,以“职场”为载体讲述丑女和帅哥之间的爱情故事、丑女和美女之间的矛盾碰撞让观众看的十分过瘾。
季播剧是美国电视台在激烈竞争下的产物,边拍边播的方式可以将成本降到最低。但是这样的收视习惯和中国却大不相同,中国人喜欢看连续剧,每天都有的看的连续剧。而季播剧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随着观众的需求不时对剧情和演员做出适当的调整。不过歌舞片这种新的形式还是让《丑女无敌》饱受了舆论压力。大多媒体评论以“雷歌雷舞”冠之,不过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丑女无敌》此举无疑已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留下一抹浓墨。《丑女无敌》的出现丰富了国产电视剧的模式。对于已经习惯了单纯连续剧模式的中国观众来说,“季播剧”才刚迈出一小步。这条路很漫长,且满是迷雾,可能有一天会拨云见日,但是也有可能就此夭折。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制作和播出,实质上是对西方意识文化的迎合
四、传媒媚俗化导致的困境
电视剧要获得最大利润,就必须迎合大众;为了继续增加利润,就必须同时改变更多人的欲望趣味而使他们变成大众。当代电视剧不仅生产大众文化,还生产大众本身。传媒凭借它的话语霸权与媚俗的姿态,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欲望趣味而使他们“沦为”世俗之众,并借世俗队伍迅速扩大和开拓了它的市场。电视剧在文化传播中借用种种形式和手法引导观众接受某种意识形态。这种生产大众文化以及生产大众自身的能力严重破坏了各种精神价值和一般日常生活价值。这种世俗化、庸俗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尤其巨大。因为许多年轻人是伴着电视剧长大的,他们的大部分闲暇时光都消磨在观看电视剧和电影上,他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与价值观念受到电视剧的极大影响。以网络游戏为例,色情游戏和暴力游戏非常诱惑没有意志力的年轻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也在相当程度上蛊惑着年轻人善良纯洁的心灵,使他们自甘堕落。电视剧媚俗化利用大众对庸俗、色情以至野蛮行为的渴求心理破坏了人们曾笃信的信念,损坏了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导致电视剧的媒介伦理责任面临困境。■
参考文献
[1] 周立顺.解读韩剧——对一种传播现象的文化分析[J].中国报业网,2006.
[2] 张殿元.透视中西方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J].新闻爱好者,2002,10.
[3] 郑根生.论当代传媒伦理的困境[M].台湾书局,2005.
[4] 凌燕.中国电视的双重生命[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楠(198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关键词:韩剧;媒介伦理;困境
近几年来韩国电视剧在中国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浪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韩剧现象”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韩国成功的跨国文化传播行为的结果,是韩国政府十年来的文化产业战略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韩国现代影视文化作品杰出艺术创作水平的展览。相比较韩剧,我国电视剧则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一、传媒自由和媒介责任冲突导致的矛盾困境
传媒自由是一种价值追求,没有自由大众传媒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然而今天,大众传媒迷失了自我,对自由的滥用愈演愈烈,突破了自由的限度,严重违背了理性精神和民主追求。通过滥用自由,大众传媒以不合格的传播技法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播信息,使“自由的传媒”不再是道德价值的表征,而是话语霸权的代号,从而忘记了大众传媒要对它所传播的内容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负责。
例如2009年中国大火的电视剧《蜗居》里郭海藻的一句对白:“人情债,肉来偿”。其中包含着颇为令人想入非非的煽情语言。《蜗居》台词很大胆,不少网友评价该剧为“史上台词最淫荡剧”,超过了所有在电视台播出电视剧的底线。网友摘录了《蜗居》中的部分台词,实在是“色到雷人”:如“吃棒棒糖”、“我想×你”、“鞭长莫及”、“光光的味道”等等。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在召开年会上表示某些电视剧价值导向错误,直批引起广泛讨论的《蜗居》“有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靠性,靠荤段子,靠官场腐败,靠炒作来吸引眼球。”
电视剧反应生活是最基本的专业理念,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电视剧既来自生活,又引导生活。然而,低俗的台词是扭曲本源的蛊惑力,把观众的认识引向迷茫,使受众丧失对周围环境的确认感,丧失对自身行为的把握力。这样的电视剧一旦泛滥,将对社会生活造成严重破坏。
二、全球产业化导致的困境
由于受到市场的号召,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正性都受到制约,利益的驱动也不加遮掩,像湖南卫视自制的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和浙江卫视正在拍摄的自制剧《我爱女主播》等。这样翻拍的偶像电视剧,会引起人们如此的关注,其背后是巨额的商业活动在拉动。在大众传媒时代,电视剧具有了商品化倾向,电视剧情被商品化,观众也被商品化了。商品化有两个方向,其一是直接生产的媒体产品,如新闻报道、现场直播、故事化的电视剧,其二是通过广告,大众传媒所获得的最大经济回报来自广告,在电视剧中加入各类广告,不时出现在小银屏上,某些广告文辞拙劣、制作粗糙,甚至是虚假广告,巨额的拍摄赞助费仍然可以为它们敲开大众媒介的大门。
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大众媒介在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背离理性基础,不惜迎合受众世俗的非理性欲望,并且不断刺激和强化这种欲望。同时,在电视剧情上,反映“强势人群”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情、生活方式的电视剧很多,而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呼声的电视剧却很少。因为强势人群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拥有者,吸纳了强势群体,对制作方来讲就等于拥有了“注意力资源”,这些问题使电视剧的媒介伦理责任再一次面临困境。尽管电视剧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经济、物质条件而存在,但电视产业作为一种影响力经济,对受众在认知、信仰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控制作用。所以制作方承担经济创收者与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其舆论引导者的身份关涉到媒介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只顾及经济创收,将难以造就优质的电视剧,影响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三、传媒文化意识差距导致的困境
现在很多国家在创造模式、节目内容上都对西方文化的创作方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模仿,而且中国的大众文化对外来文化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在影视创作中采用外来的剧情模式和演绎逻辑,以迎合全球化下的大众口味。
美剧《越狱》的强势入侵让中国的观众知道了季播剧的概念。随后,湖南衛视也出了一部季播剧,名字很霸气——《丑女无敌》。它是以风靡全球的都市喜剧《丑女贝蒂》为蓝本,改编、制作而成的内地电视剧。它的出现让观众大吃一惊,人们的好奇心使得《丑女无敌》有了极大的关注度和收视率,简单、轻松、搞笑的剧情留住了他们,这种一反常态的电视剧风格瞬间吸引了大批的电视观众,以“职场”为载体讲述丑女和帅哥之间的爱情故事、丑女和美女之间的矛盾碰撞让观众看的十分过瘾。
季播剧是美国电视台在激烈竞争下的产物,边拍边播的方式可以将成本降到最低。但是这样的收视习惯和中国却大不相同,中国人喜欢看连续剧,每天都有的看的连续剧。而季播剧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随着观众的需求不时对剧情和演员做出适当的调整。不过歌舞片这种新的形式还是让《丑女无敌》饱受了舆论压力。大多媒体评论以“雷歌雷舞”冠之,不过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丑女无敌》此举无疑已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留下一抹浓墨。《丑女无敌》的出现丰富了国产电视剧的模式。对于已经习惯了单纯连续剧模式的中国观众来说,“季播剧”才刚迈出一小步。这条路很漫长,且满是迷雾,可能有一天会拨云见日,但是也有可能就此夭折。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制作和播出,实质上是对西方意识文化的迎合
四、传媒媚俗化导致的困境
电视剧要获得最大利润,就必须迎合大众;为了继续增加利润,就必须同时改变更多人的欲望趣味而使他们变成大众。当代电视剧不仅生产大众文化,还生产大众本身。传媒凭借它的话语霸权与媚俗的姿态,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欲望趣味而使他们“沦为”世俗之众,并借世俗队伍迅速扩大和开拓了它的市场。电视剧在文化传播中借用种种形式和手法引导观众接受某种意识形态。这种生产大众文化以及生产大众自身的能力严重破坏了各种精神价值和一般日常生活价值。这种世俗化、庸俗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尤其巨大。因为许多年轻人是伴着电视剧长大的,他们的大部分闲暇时光都消磨在观看电视剧和电影上,他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与价值观念受到电视剧的极大影响。以网络游戏为例,色情游戏和暴力游戏非常诱惑没有意志力的年轻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也在相当程度上蛊惑着年轻人善良纯洁的心灵,使他们自甘堕落。电视剧媚俗化利用大众对庸俗、色情以至野蛮行为的渴求心理破坏了人们曾笃信的信念,损坏了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导致电视剧的媒介伦理责任面临困境。■
参考文献
[1] 周立顺.解读韩剧——对一种传播现象的文化分析[J].中国报业网,2006.
[2] 张殿元.透视中西方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J].新闻爱好者,2002,10.
[3] 郑根生.论当代传媒伦理的困境[M].台湾书局,2005.
[4] 凌燕.中国电视的双重生命[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李楠(198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