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春活血化瘀法安胎理论及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兆流产为妇科常见病,属于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等范畴,其辨证分型主要有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及血瘀等证,其中血瘀证是导致现代女性流产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张迎春教授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认为孕后瘀血的成因包括阴虚内热血瘀、气滞血瘀及寒凝血瘀等,同时结合现代检测技术,对孕后B超子宫动脉RI值进行监测.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血瘀证”胎漏、胎动不安及滑胎,审证求因,给予以清热凉血、滋阴养血及暖宫散寒等安胎的同时,灵活变通,适当应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桃仁等,使得瘀祛脉络通,胎有所养则胎自安,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其他文献
目的:深入挖掘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合并用药情况,探索最优中西药物群组模块.方法:采用禁忌搜索算法对全国20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采集的电子医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筛选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组合,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肝素钠注射液;合并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治疗组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坎地沙坦+氢氯噻嗪+呋塞米片+螺内酯;合并肺部感染的抗感染治疗组合:丹参川芎
带脉作为奇经八脉中的一条,是全身各循行经脉中唯一明确的一条横向循行于腰腹部的经脉,起着制约调和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脏腑,调畅周身气血运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总结5种目前为大多医家认同的循行路线:①经十四椎成水平环状;②开始于季肋如系带状横行腰间;③十四椎、带脉、五枢、维道和神阙等诸穴的连线;④双“个”字形;⑤起于季肋下、斜行向下到带脉、五枢和维道穴,绕身1周.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带脉的循行路线进行延伸思考,对其循行回身1周宽度的上下界限有所猜想.本文意在
本文依“元气无为而治”的观点指导针刺,其以《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种全新的针刺思路,帮助元气恢复“无为”之力从而治疗疾病.本文的理论依据首先介绍了“一”及“元气”的概念,进而说明何为人体元气,并引出与“后天元气”相关的运动形式“圆运动”概念,进一步介绍了元气其因何无为而治;针刺操作要点在于淡化“针感”和治疗“疗程”的概念,通过脉诊结果把握治疗之机,进而依据“生长之气”或“收藏之气”的情况来决定治疗需要的穴位;适应病症也较为特殊,此法不关注于某个疾病而是通过脉象判别人体气机阴阳的变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