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包含地方人民认可的物化形态的可触文化资源和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不可替代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依托地方文化涵养.因此,地方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叠的价值基因.相同的价值共生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通过地方文化祛魅、解译、呈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正视当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养成困境,研究地方文化在消解该困境中的优势,探索新的培育养成路径意义重大.
在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经典读本相继问世:1996年《生态批评读本: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2000年《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2002年《环境公正读本:政治、诗学和教育》、2015年《共享地球:国际环境公正读本》以及2017年最新生态批评读本《环境人文学劳特利奇指南》.这些读本收录了当时生态批评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通过研读这五部读本所收录的文章,归纳其共性和特点,探究生态批评最近20年来,各发展阶段的特征,以此揭示从第一阶段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到第二阶段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直至第三阶段以环境
教育惩戒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学生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有着积极意义.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育惩戒总会陷入诸多困境,教师徘徊于惩与不惩之间,面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或惩戒过度,或放弃惩戒.究其缘由,部分原因在于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仍不明确.要突破教育惩戒的实施困境,教师须厘清教育惩戒的基本含义,明确有关制度规定,掌握惩戒的基本方法,运用惩戒的艺术,以发挥教育惩戒应有的育人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