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汽车实践课程的指导思想属于职业能力,并且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在属于一个行业岗位基本理论知识以后,还需要具备基本的维护与检测的能力。在本质上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实践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渠道。学生只有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才可以提升自身的技能,达到满意的建设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与内容,之后,结合当前的现状,利用实践教学,针对性的构建出有效的中职汽车教学路径。
关键词:实践教学 中职汽车教学 有效性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utomobil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o Xinfu
Abstract: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automobile practice courses belongs to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each other. Besides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n industry position,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have basic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capabilities. In essence, practical teaching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is the best channel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and skilled talents. Only by effectively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an students improve their skills and achieve satisfactory construction resul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main questions and contents that need to be explored. After tha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qu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used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secondary vocational automobile teaching path in a targeted manner.
Key words:practical teaching, automobil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ffectiveness
1 问题的提出
在中职汽车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较为广泛。例如:汽车安全监测、日常保养、维修等都需要中职学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这些内容中,不管学生以后将来需要从事哪一种工作,都需要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教学方法单一[1]。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不断的完善,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中职教师还在使用自己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步骤已经订好,学生按照事先预计的步骤进行模仿即可,不需要独立思考,也不需要学生发散创新能力。长久下去,部分中职学生就会失去汽车实践学习的兴趣。其次,师资水平偏低。从目前的形势上看,部分中职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雖然理论知识具备,但是缺少工作经验。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也很难从企业中,招收到高端的技术型人才前来指导。教师方面存在缺口,设备方面投资不足,长期下去,实践教学就很难发挥出自己独有的功效[2]。最后,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缺陷。在实践改革的历程中,教材的选择粗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并且不同的学校中,教材的配置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体上缺少连贯性,内容存在松散性。鉴于此,如何使用实践教学的优势,提升中职汽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就成为了当前形势下,众多学者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与内容。
2 实践教学在提高中职汽车教学有效性路径
2.1 构建多层次教学体系
对于汽车专业的教师来说,需要根据现实的需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一般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几乎是差不多,但是,具体的学习情况,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3]。想要优化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认真的学习教学方法,并且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在大体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后,就可以结合具体的特点,找到契合的方法。因此,汽车专业教学中,需要教师构建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部分的知识相互结合起来,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相互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升职业素养,加大动手能力的实践和建设。
在基层实践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建立汽车电工电子、金工、机械基础等方面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电子电路的组成,最大限度的分析机械部件原理,结合电子元器件,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增强动手能力,保持良好的习惯性,为最后的层次实践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4]。 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在提高式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汽车发动机为基础,保持很好的维修性,并且结合维修系统,提升实践能力,保持很好的规范性建设,掌握汽车底盘或者是发动机,电器设备原理与结构,对这些内容先实施一个初步的诊断,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之后,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对应的流程掌握方法,合理的指导,定期的更换机油,并且结合实际,将维修的记录保存下来。在整体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前行,并且可以感知企业的“6S”管理环境,并且提高对应的环保意识,加大企业的文化教育建设。
应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汽车维修,或者是汽车的电器,汽车的底盘或者是发动机,整体的维修等为基础,合理的保持实践的层次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动手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保持创新的理念,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强度课外延伸的实践课程中,主要是以职业技能的鉴定保持兴趣的强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国家级别或者是学校内的汽车打扫项目在课内的补充中,落实基础,保持层次的互动性,为以后的整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提升专业的热爱程度,保持强烈的就业激情,保持科学的发展动力。让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缩小,并且在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有能力直接上岗。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分层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现有的层次,向着更高的层次实施延伸,并且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理解[5]。
2.2 应用“双师型”教师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部分的建设。另外,还需要结合现状,找到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根据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双师型”教师就可以结合现状,找到思维的共性,分析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责任和素养。教师也可以到企业中挂职实践,不断的提升实践素养,到更高的层次中,加大培训的力度,并且感知真实的加班情况,最大限度的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那么他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只有在丰富的实践中,積累经验,那么才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经历真实的传达给大家[6]。
2.3 改进教学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市场人才的需求也开始逐渐的提升,可以交叉的内容少之又少。中职院校的教材中,存在很多的知识类型,但是学校中的设备比较的落后,很难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实施讲解的,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内容扩展。此时,教师需要结合汽车专业的实践内容,提高综合性,加大多渠道的内容建设,并且帮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建立模拟教学软件,并且合理的统筹规划,以实践项目为中心,保持合理的规范性,加大安全性建设,找到知识的训练点。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为学生配置存在一定难度的汽车故障现象,并且结合现状,针对性的构建出科学的解决措施。教师需要合理的分配任务点,明确学生的重视情况,提升对应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汽车专业的教师还可以将重点和难点制作成为视频,上传到网上,让学生下载观看,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就可以看完即可,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可以反复的观看,直到看懂了为止。
2.4 强化校企合作
对于汽车教学专业来说,教师需要在校企结合的基础上,保持深入性,强化基础,建立工学交替建设,并且积极的调整方案,建立科学的延伸目标。此外,中职学校和岗位对接的时候,还需要及时的掌握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保持良好的共育局面,建立列生产实训、工学交替、企业定岗等方面的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合作与交流的力度。保持内容的细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且提高综合性的能力,加大技巧建设,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社会中有一个现象,就是不少学生根本就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此时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建立一个初步的职业观念,并且保持操作的规范性。找到其中的隐患,符合要求的技术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规范化的职业观念,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合理的使用检测设备以及技术数据能力。
2.5 完善考核评价
汽车专业评价需要结合学生的现有的知识结构,保持职业化的对接,提高评价的效果,优化知识结构,加大职业能力的建设,为职业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团队的基础上,合理的评估,建立教学大纲标准,开发对应的主干教学知识。灯光检查、车辆预检等都需要明确规范,并且找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升评价和反馈的力度,保持全面性建设。
3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以后,合理的统筹规划,从师资、企业、制度、教学等不同的视角,合理的掌握特点,优化实践部分的教学。并且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扩展思维,保持前进的动力,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帅,李小鹏,徐征,等.“1+X”模式下的中职智能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资源开发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6):182-185.
[2]于永康.浅谈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
[3]蒋科军,吕莉敏,鲁庆,等.岗位背景下中职汽车车身修复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3(004):25-29.
[4]席银斌.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J]. 时代农机, 2020,47;No.327(01):126+128.
[5]王健.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汽车专业课教学策略的创新[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No.374(10):25-26.
[6]梁雨.中职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J]. 南北桥, 2020, 000(006):32-33.
关键词:实践教学 中职汽车教学 有效性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utomobil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Mo Xinfu
Abstract: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automobile practice courses belongs to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each other. Besides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n industry position,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have basic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capabilities. In essence, practical teaching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is the best channel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and skilled talents. Only by effectively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can students improve their skills and achieve satisfactory construction resul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main questions and contents that need to be explored. After tha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tatus qu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used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secondary vocational automobile teaching path in a targeted manner.
Key words:practical teaching, automobil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effectiveness
1 问题的提出
在中职汽车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较为广泛。例如:汽车安全监测、日常保养、维修等都需要中职学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这些内容中,不管学生以后将来需要从事哪一种工作,都需要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教学方法单一[1]。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不断的完善,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中职教师还在使用自己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步骤已经订好,学生按照事先预计的步骤进行模仿即可,不需要独立思考,也不需要学生发散创新能力。长久下去,部分中职学生就会失去汽车实践学习的兴趣。其次,师资水平偏低。从目前的形势上看,部分中职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雖然理论知识具备,但是缺少工作经验。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也很难从企业中,招收到高端的技术型人才前来指导。教师方面存在缺口,设备方面投资不足,长期下去,实践教学就很难发挥出自己独有的功效[2]。最后,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缺陷。在实践改革的历程中,教材的选择粗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并且不同的学校中,教材的配置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体上缺少连贯性,内容存在松散性。鉴于此,如何使用实践教学的优势,提升中职汽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就成为了当前形势下,众多学者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与内容。
2 实践教学在提高中职汽车教学有效性路径
2.1 构建多层次教学体系
对于汽车专业的教师来说,需要根据现实的需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一般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几乎是差不多,但是,具体的学习情况,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3]。想要优化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认真的学习教学方法,并且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在大体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后,就可以结合具体的特点,找到契合的方法。因此,汽车专业教学中,需要教师构建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部分的知识相互结合起来,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相互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升职业素养,加大动手能力的实践和建设。
在基层实践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建立汽车电工电子、金工、机械基础等方面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电子电路的组成,最大限度的分析机械部件原理,结合电子元器件,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增强动手能力,保持良好的习惯性,为最后的层次实践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4]。 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在提高式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汽车发动机为基础,保持很好的维修性,并且结合维修系统,提升实践能力,保持很好的规范性建设,掌握汽车底盘或者是发动机,电器设备原理与结构,对这些内容先实施一个初步的诊断,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之后,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对应的流程掌握方法,合理的指导,定期的更换机油,并且结合实际,将维修的记录保存下来。在整体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前行,并且可以感知企业的“6S”管理环境,并且提高对应的环保意识,加大企业的文化教育建设。
应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汽车维修,或者是汽车的电器,汽车的底盘或者是发动机,整体的维修等为基础,合理的保持实践的层次性,最大限度的提升动手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保持创新的理念,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强度课外延伸的实践课程中,主要是以职业技能的鉴定保持兴趣的强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国家级别或者是学校内的汽车打扫项目在课内的补充中,落实基础,保持层次的互动性,为以后的整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提升专业的热爱程度,保持强烈的就业激情,保持科学的发展动力。让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缩小,并且在毕业的时候,就可以有能力直接上岗。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分层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现有的层次,向着更高的层次实施延伸,并且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理解[5]。
2.2 应用“双师型”教师
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部分的建设。另外,还需要结合现状,找到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根据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双师型”教师就可以结合现状,找到思维的共性,分析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责任和素养。教师也可以到企业中挂职实践,不断的提升实践素养,到更高的层次中,加大培训的力度,并且感知真实的加班情况,最大限度的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想要给学生“一碗水”,那么他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只有在丰富的实践中,積累经验,那么才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经历真实的传达给大家[6]。
2.3 改进教学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市场人才的需求也开始逐渐的提升,可以交叉的内容少之又少。中职院校的教材中,存在很多的知识类型,但是学校中的设备比较的落后,很难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实施讲解的,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内容扩展。此时,教师需要结合汽车专业的实践内容,提高综合性,加大多渠道的内容建设,并且帮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建立模拟教学软件,并且合理的统筹规划,以实践项目为中心,保持合理的规范性,加大安全性建设,找到知识的训练点。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为学生配置存在一定难度的汽车故障现象,并且结合现状,针对性的构建出科学的解决措施。教师需要合理的分配任务点,明确学生的重视情况,提升对应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汽车专业的教师还可以将重点和难点制作成为视频,上传到网上,让学生下载观看,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就可以看完即可,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可以反复的观看,直到看懂了为止。
2.4 强化校企合作
对于汽车教学专业来说,教师需要在校企结合的基础上,保持深入性,强化基础,建立工学交替建设,并且积极的调整方案,建立科学的延伸目标。此外,中职学校和岗位对接的时候,还需要及时的掌握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保持良好的共育局面,建立列生产实训、工学交替、企业定岗等方面的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合作与交流的力度。保持内容的细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且提高综合性的能力,加大技巧建设,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社会中有一个现象,就是不少学生根本就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此时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建立一个初步的职业观念,并且保持操作的规范性。找到其中的隐患,符合要求的技术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规范化的职业观念,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合理的使用检测设备以及技术数据能力。
2.5 完善考核评价
汽车专业评价需要结合学生的现有的知识结构,保持职业化的对接,提高评价的效果,优化知识结构,加大职业能力的建设,为职业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团队的基础上,合理的评估,建立教学大纲标准,开发对应的主干教学知识。灯光检查、车辆预检等都需要明确规范,并且找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升评价和反馈的力度,保持全面性建设。
3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以后,合理的统筹规划,从师资、企业、制度、教学等不同的视角,合理的掌握特点,优化实践部分的教学。并且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扩展思维,保持前进的动力,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帅,李小鹏,徐征,等.“1+X”模式下的中职智能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资源开发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6):182-185.
[2]于永康.浅谈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
[3]蒋科军,吕莉敏,鲁庆,等.岗位背景下中职汽车车身修复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3(004):25-29.
[4]席银斌.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J]. 时代农机, 2020,47;No.327(01):126+128.
[5]王健.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汽车专业课教学策略的创新[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No.374(10):25-26.
[6]梁雨.中职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J]. 南北桥, 2020, 000(00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