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已经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和发展,对机房建设要求也不断提高,雷电防护系统已成为计算机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机房内的设备免遭雷击威胁,不仅要做好机房所在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措施,还要做好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
关键词:雷击;防雷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Z(2015)02-0195-02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数目日益增多,计算机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防雷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由于计算机设备对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如果防护措施不力,可能会遭受雷击损坏,影响工作或生活。
二、雷电危害机房的分类及途径
(一)雷击的分类。
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被雷电直接击中,其危害较大,但一般可通过架设避雷针和防雷网来进行防护。感应雷是由高压放电在附件导体上的电磁感应引起的,其强度虽小,但发生的概率要高得多。
(二)雷电侵入机房的主要途径。
1.通过供电线路侵入。
计算机房基本是采用线缆供电,通过UPS进入机房。在遭受雷击时,供电线路及供电设备上有可能产生相当高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将顺着供电线路侵入机房。
2.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侵入。
机房有大量的数据传输线路进出,当遭遇强烈雷击时,数据传输线路上可能会产生高压感应电流。数据传输线路与前端设备直接连接,雷电电流可能循数据传输线路进入而烧毁前端设备。
3.通过电子设备接地体侵入。
当雷电击中避雷针时,避雷针接地体对大地放电,如果在足够近的距离内有其它电子设备的接地体,放电产生的高压地电位反击电流将通过接地体侵入电子设备,使设备“间接”遭受雷击。
三、防雷措施
机房防雷措施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一)分流。
用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将雷电流沿引下线安全地流入大地,防止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
(二)屏蔽。
计算机系统所有的金属导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数据线均采用屏蔽线或穿金属管屏蔽,在机房建设中,利用建筑物钢筋网和其他金属材料,使机房形成一个屏蔽笼。用以防止外来电磁波(含雷电的电磁波和静电感应)干扰机房内设备;
(三)等电位连接。
机房内所有金属物体,包括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金属门窗、设备外壳等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以均衡电位。
(四)接地。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为保证其稳定可靠的工作、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和人身安全,解决环境电磁干扰及静电危害,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
(五)过电压保护。
电子设备的信号线、电源线上安装相应的过电压保护器,利用其非线性效应,将线路上过高的脉冲电压滤除,保护设备不被过电压破坏。
四、计算机房防雷击措施
(一)供电线路防雷。
据设备雷电事故统计,约70%以上是由雷电通过供电线路侵入造成的,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以下位置加装避雷器或其它防护装置:(1)在供电线路上加装避雷器,位置在供电线路进入机房之前。在供电线路遭雷击时,可将大部分感应电流释放掉。(2)在配电室安装低压避雷器。进一步消释放雷击感应电流。(3)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在前端机房配电柜前加装避雷器形成三级避雷,以进一步减弱感应电流。
(二)进出计算机房线缆防雷。
为避免传输线缆上可能会产生的高压感应电流引入机房,传输线缆做到几点:(1)线缆的各个出入口位置都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2)在线缆进出前端机房时应按照“内高外低”的原则,以免雨水顺线缆流入机房。(3)在信号传输线缆的外皮上加装避雷器。
(三)设备保护接地。
机房的机架、金属外壳等要用专门的接地装置可靠接地,以释放掉电缆、光缆的金属部分引入的雷电和设备漏电等。
参考文献
[1]苏邦礼《雷电与避雷工程》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
[2]潘忠林《现代防雷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3]虞昊等《现代防雷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刘鹏程《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张栓柱(1970-),大学本科 。注册安全工程师 ,1990年参加工作 ,主要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管理、防雷设施的检验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等工作。
关键词:雷击;防雷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Z(2015)02-0195-02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数目日益增多,计算机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防雷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由于计算机设备对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如果防护措施不力,可能会遭受雷击损坏,影响工作或生活。
二、雷电危害机房的分类及途径
(一)雷击的分类。
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被雷电直接击中,其危害较大,但一般可通过架设避雷针和防雷网来进行防护。感应雷是由高压放电在附件导体上的电磁感应引起的,其强度虽小,但发生的概率要高得多。
(二)雷电侵入机房的主要途径。
1.通过供电线路侵入。
计算机房基本是采用线缆供电,通过UPS进入机房。在遭受雷击时,供电线路及供电设备上有可能产生相当高的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将顺着供电线路侵入机房。
2.通过数据传输线路侵入。
机房有大量的数据传输线路进出,当遭遇强烈雷击时,数据传输线路上可能会产生高压感应电流。数据传输线路与前端设备直接连接,雷电电流可能循数据传输线路进入而烧毁前端设备。
3.通过电子设备接地体侵入。
当雷电击中避雷针时,避雷针接地体对大地放电,如果在足够近的距离内有其它电子设备的接地体,放电产生的高压地电位反击电流将通过接地体侵入电子设备,使设备“间接”遭受雷击。
三、防雷措施
机房防雷措施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一)分流。
用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将雷电流沿引下线安全地流入大地,防止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
(二)屏蔽。
计算机系统所有的金属导线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数据线均采用屏蔽线或穿金属管屏蔽,在机房建设中,利用建筑物钢筋网和其他金属材料,使机房形成一个屏蔽笼。用以防止外来电磁波(含雷电的电磁波和静电感应)干扰机房内设备;
(三)等电位连接。
机房内所有金属物体,包括电缆屏蔽层、金属管道、金属门窗、设备外壳等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以均衡电位。
(四)接地。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为保证其稳定可靠的工作、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和人身安全,解决环境电磁干扰及静电危害,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
(五)过电压保护。
电子设备的信号线、电源线上安装相应的过电压保护器,利用其非线性效应,将线路上过高的脉冲电压滤除,保护设备不被过电压破坏。
四、计算机房防雷击措施
(一)供电线路防雷。
据设备雷电事故统计,约70%以上是由雷电通过供电线路侵入造成的,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以下位置加装避雷器或其它防护装置:(1)在供电线路上加装避雷器,位置在供电线路进入机房之前。在供电线路遭雷击时,可将大部分感应电流释放掉。(2)在配电室安装低压避雷器。进一步消释放雷击感应电流。(3)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在前端机房配电柜前加装避雷器形成三级避雷,以进一步减弱感应电流。
(二)进出计算机房线缆防雷。
为避免传输线缆上可能会产生的高压感应电流引入机房,传输线缆做到几点:(1)线缆的各个出入口位置都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2)在线缆进出前端机房时应按照“内高外低”的原则,以免雨水顺线缆流入机房。(3)在信号传输线缆的外皮上加装避雷器。
(三)设备保护接地。
机房的机架、金属外壳等要用专门的接地装置可靠接地,以释放掉电缆、光缆的金属部分引入的雷电和设备漏电等。
参考文献
[1]苏邦礼《雷电与避雷工程》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
[2]潘忠林《现代防雷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3]虞昊等《现代防雷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刘鹏程《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张栓柱(1970-),大学本科 。注册安全工程师 ,1990年参加工作 ,主要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负责企业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管理、防雷设施的检验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