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对急诊微创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ckin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急诊微创术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神经内、外科收治的HICH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微创介入清除颅内血肿后予以早期常规康复治疗及电针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BO治疗。术后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其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2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日常活动能力。采用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价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

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NHISS 、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MOCA、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急诊微创术后HBO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HICH患者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患者恢复生活技能,增强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其他文献
航空性鼻窦炎是由于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因快速上升或下降,其鼻腔内部压力突然改变,鼻窦内外气压不能及时平衡,鼻窦黏膜发生病理性改变的疾病。本文介绍1例飞行员航空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转归、预后、复飞全过程。旨在提示临床航卫工作者在排查飞行人员航空性鼻窦炎时问诊要有针对性,检诊要严格仔细,必要时行CT、MRI检查,确诊需要通过低压舱检查。一经确诊必须正规治疗,只有鼻窦气压功能恢复良好后才能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较三相骨显像鉴别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9年11月行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疑似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行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的70例患者[男27例、女43例,年龄(69.5±10.5)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术中所见或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标准,评价三相骨显像及三相骨显像联合S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已经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对肺癌诊断特异度近100%,但其诊断敏感度波动较大,术者能否正确选择TBNA穿刺点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为全面提高TBNA穿刺技术和诊断敏感度,本文从肺部淋巴结解剖、图谱定位以及临床验证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选择TBNA穿刺点。
期刊
肺孢子菌肺炎是免疫低下人群中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易造成进行性缺氧、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快速、准确的微生物学诊断对于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极其重要。近年来研究显示,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可应用于肺孢子菌检测,具有快速、全面、灵敏度高等优点,其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期刊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LDT)是一种由于职业接触三氯乙烯引起全身皮肤疾患,伴多系统、器官损伤的免疫性疾病。本文从T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系统等方面对OMLDT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OMLDT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功能、血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水平以及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儿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全球慢性病发病及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受到遗传因素和危险因素暴露的影响,二者由表观遗传机制介导。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甲基化水平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对近年来由吸烟、职业粉尘以及室内室外空气污染源暴露等危险因素引起DNA甲基化变化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的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手术1 623例,男854例、女769例,年龄(47.56±12.76)岁;Dynesys固定1 150例、K-Rod固定235例、Isobar固定181例、富乐动态固定52例、Waveflex固定5例;原发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984例(60.63%)、腰椎管狭窄症280例(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与融合固定对2~4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矢状面序列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接受减压内固定手术的2~4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55±18)岁(范围15~86岁)。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22例,融合固定术23例。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及站立位全长X线片,测量并比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