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选择题归类与解题技巧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G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是高考试题重要题型之一,选择题侧重于“双基”的考察。高考新课标卷中选择题共7道,分值占42%,故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很多考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关键。要想保证理想的得分,考生除保证较高的答题准确率外,还必须提高选择题的解题速度。这样可以一方面为信息文字容量更大的非选择题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为考生解答三科试题增强自信、保持稳定的心理。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化学选择题,总体上考察知识点和题型设置趋于稳定,主要有以下特点:考察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利于选拔;其中少量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保留某些常见题,调控总难度;题型保持相对稳定,利于考生备考。
   有关选择题的归类有很多方法,如按试题内容及考查形式分为15个类型,按照考察知识点分为生活与化学、化学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等。但这些分类方法概括性不强,学生掌握难度较大。观察选择题的题干和答案设置形式,对选择题可产生三种分类:单一命题型、多元命题型和综合命题型。下面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各种选择题的分类和解题方法。
  二
   1.单一命题型
   单一命题选择题,题干和设问仅仅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设置,设问对比不明显,综合程度较小,如2011新课标高考第8、10两题。
   例题.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该类试题要求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要熟练掌握,灵活应用,此类题型往往采用直选法,必须认真阅读题干,直接从题干分析,没必要过多考虑答案之间的对比与区别。
   2.多元命题型
   多元命题选择题,类似于判断正误题,题干叙述简单,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之间联系性不强,选项设置往往是某模块相关知识,如实验操作判断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和计算,离子共存问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等等。此类题型可以采用逐一排除法,有些模糊答案或者难度大的选项可先行放弃,等看完全题后,往往不必考虑模糊答案已经找到正确选项。如2011年新课标高考第7题和第12题。
   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 L,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解答该题可直接进行逐一排除,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且有较强的自信心,根本没必要查看后两个选项。
   3.综合命题型
   综合命题选择题,题干信息较多,选项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关联,试题综合程度较大,是高考选择题的主要题型。此类试题要采用综合分析法,要快速阅读题干,注意不要逐字阅读,审视选项弄清解题方向,然后分析题干信息和答案的联系。对于有矛盾的选项,要先行分析,因为有矛盾的选项往往必居其一;对于相似的选项要共同分析,注意联系和对比。如2011年新课标高考第9、10、11、13题。
   例题.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解答该题要迅速阅读题干和设问,明确该题考察电化学内容,然后观察A、B选项为相似答案,均需运用原电池原理进行分析,A、B选项不矛盾,确定不可选。C、D选项不易快速判定为矛盾选项,由于C选项属于结果判断,需要依赖于D选项过程判断得出结论,因此先从D分析。结合总反应,D选项叙述正确,C为D选项的矛盾选项。
   对高考化学选择题做题时间和正确率的把握,是考生取得理想得分的关键。不管应用何种解题技巧和方法,都只能是帮助我们更加快速、准确地答题,任何方法都离不开牢固的基础知识;离开牢固的基础知识,再好的方法都将失去其作用。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其他文献
摘 要:复习是在更高的起点上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再认识,重组,形成一张稳固的知识网络,使已有知识升华为新的能力。但目前初中英语的复习课中存在着种种的问题,比如在复习课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边活动局面;练习代替复习,忽视知识迁移;知识点零散,彼此联系性不强等诸多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复习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高复习课的成效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话题贯穿整个课堂,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适当进行
我国中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中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相关教育改革的进行等。但总的说来,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实效性不强。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乏、薄弱中学的办学条件较差、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没有跟上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在
摘 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形成师生真挚的情感关系。师生关系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要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小学生;师生关系;影响    当今社会,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应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
语文民主课堂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课堂,是能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课堂,是给学生心灵自由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那就是被人尊重的需要。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在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上,要做到民主。要充分地尊重每个论断和观点,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行凌驾于对方之上。语文民主课堂要求教师必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每一位学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捷径,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创新能力实际上是每位学生都具有的潜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发现和挖掘。现就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