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腹腔镜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0例行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5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28~81岁。20例患者中,10例行TaTME经肛手术入路采用3D腹腔镜手术系统设为3D组,10例行TaTME经肛手术入路采用2D腹腔镜手术系统设为2D组。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4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

(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腹腔镜中转开腹或经肛手术中转经腹手术,无术中死亡。3D组患者末端回肠造口,吻合方式(手工吻合、器械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术后吻合口狭窄分别为7例,4、6例,150 min(100~220 min),50 mL(30~100 mL),8.5 d (7.0~16.0 d),2、0例,1例;2D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例,5、5例,180 min(120~250 min),100 mL(30~200 mL),9.5 d (6.0~17.0 d),1、1例,1例。两组患者末端回肠造口、吻合方式、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狭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909,1.827,0.687,P>0.05)。两组发生短期并发症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两组各有1例吻合口狭窄患者,内镜无法通过,经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后好转。(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D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肿瘤最大径,肿瘤下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系膜内癌结节,直肠系膜完整性(完整、一般),术后病理学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3.8 cm(1.8~5.0 cm),1.0 cm(0.5~2.5 cm),14.5枚(6.0~19.0枚),1例,9、1例,4、2、4例;2D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8 cm(1.0~8.5 cm),0.8 cm(0.3~1.5 cm),15.5枚(8.0~18.0枚),1例,8、2例,2、4、4例。两组患者肿瘤最大径、肿瘤下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直肠系膜完整性、术后病理学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73,1.772,0.038,0.610,0.482,P>0.05)。两组患者系膜内癌结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下切缘及环周切缘均为阴性。(3)随访情况:3D组和2D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11个月(6~16个月)和13个月(6~2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无肿瘤相关死亡。

结论

3D腹腔镜应用于TaTME可取得与2D腹腔镜相当的临床疗效,且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炎症在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实验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 LCN2)参与了缺血性卒中后的炎症机制,并加重缺血性脑损伤。临床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外周血LCN2增高与转归不良以及死亡风险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揭示LCN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具体机制,特别是LCN2介导的信号通路,并寻找靶向LCN2的可能治疗方法。
脂氧素A4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之一,是一种可通过多种途径减轻炎症反应的内源性抑炎因子。炎症反应在脑缺血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脂氧素A4可通过调控促炎性细胞因子、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白细胞激活和浸润、减轻局部微循环炎症反应、调控白三烯及炎症小体等炎症介质、调节炎症相关酶代谢、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等多种途径减轻脑缺血损伤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对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文章对脂氧素A4在脑缺血中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综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和血脂水平与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 IAs)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囊性IAs患者。将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ysC和血脂与IAs破裂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92例IAs患者,男性14
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正在中国大规模流行。COVID-19主要累及呼吸系统,可引起严重低氧血症、高热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自身免疫力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烟雾病患者的脑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低氧血症和高热都会加重烟雾
脑白质高信号是指在脑室旁或皮质下区的脑白质斑点或斑片状影像学表现,与认知损害和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对脑白质高信号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及影像学评价量表进行了综述。
胃恶性肿瘤是全世界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2年数据,胃癌居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肿瘤相关病死率第3位。胃癌是严重危及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腹腔镜手术不仅将手术创伤最小化,且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同时加速患者康复。因此,该技术在外科领域已逐渐取代开腹手术。笔者分析腹腔镜胃癌手术相关前瞻性、随机性研究等相关文献,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最新见解,就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阐述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且目前尚无对其临床疗效的统一评价标准。近年来,除了传统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在VCI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引起关注。文章就改善VCI认知症状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以及预防性干预措施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