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翻译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化和信息化,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但陕西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从区域经济、文化软实力、产业结构调整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来证明发展翻译产业的价值及意义,以期推动陕西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陜西省;文化翻译产业;区域经济;文化软实力;产业结构调整
一、引言
中国的翻译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萌芽,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对服务贸易的日益重视以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翻译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以翻译或本地化服务为主营业务或主营业务之一的企业为5287家,其中70%位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五个省市区,而陕西仅有112家,占全国的2.12%。陕西省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是文化资源大省。
和陕西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资源富足的状况相比,文化翻译产业相对比较滞后。如何认识文化翻译产业对陕西的重要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陕西翻译产业的重要性分析
陕西省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等几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文化翻译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翻译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吸引外资、促进旅游、翻译机构或公司的收益、带动文化翻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产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翻译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贸易,翻译不可或缺,高质量的翻译是对外贸易的基本要求。吸引外资,主要在于地区的吸引力和经济实力,文化翻译产业虽然不直接决定经济实力,但对文化软实力和地区的影响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方面,外国游客不断增加,文宣资料、公示语的翻译,有助于吸引大量的外国游客,能带动旅游业创更高利润。文化翻译机构或公司的收益随着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攀升,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文化翻译产业对产业链上游的政府管理、翻译技术辅助部门,翻译人才的培养、培训部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反拨效应,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会促生相关部门的革新,当然这些部门是文化翻译产业的基础。出版、销售、产业群、网络传媒、翻译服务与管理等处于文化翻译产业链的下游,直接受到其影响。
总之,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如,李宇明(2011)提出了“语言也是硬实力”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语言对经济的影响,也印证了文化翻译产业的重要性。
(二)文化软实力
参考约瑟夫·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的表述,可以将软实力集中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陕西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表现在:国外文化的引介及归化、本土文化走出去、国际影响力等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翻译产业,陕西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优秀的文化思想,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洋为中用,使其融入我们的血脉中,更好地为陕西的文化、政治、经济服务。其次,陕西博大精深的文化可以更全面地推介到国外,让世界了解陕西,提升陕西的国际形象。最后,通过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陕西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动陕西其他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在下降,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翻译服务,可以更好地为第一、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服务,介绍国外先进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理念,使我们的产业调整少走弯路。其次,文化翻译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其特征是智力密集型、高产出附加值、少资源消耗、无环境污染等。这些特性符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向。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大潮下,陕西的文化翻译产业尽管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仍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正在朝着规模化、专门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迈进。翻译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是不断进步的科学;翻译产业一个是新兴的产业门类,是前途光明的朝阳产业。因此,学界和业界一定要正确面对翻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和困难,用新思维新观念新视角来审视和推动翻译产业的发展,深入挖掘和整合产业潜力和资源优势,促进翻译产业走规模化和专业化道路,真正使陕西成为翻译强省,更好地为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贺宏志,陈鹏.语言产业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2]胡冰霞.翻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7).
[3]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4]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http://www.go-tone.net/hangyexinwen/fenxibaogao7.htm.
[5]朱宪超.我国翻译产业的概念、范畴及其它[EB/OL].2009.[2014-2-20]http://www.oktranslation.com/news/twininfo10226.html.
作者简介:
温宏社(1967—),男,陕西岐山人,副教授,文学硕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和翻译产业。
王巧(1994—)女,陕西咸阳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2013级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17W8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陕西省文化翻译产业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计划项目(省级编号:2785、院级编号:2016DC068)。
关键词:陜西省;文化翻译产业;区域经济;文化软实力;产业结构调整
一、引言
中国的翻译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萌芽,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对服务贸易的日益重视以及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翻译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以翻译或本地化服务为主营业务或主营业务之一的企业为5287家,其中70%位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五个省市区,而陕西仅有112家,占全国的2.12%。陕西省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是文化资源大省。
和陕西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资源富足的状况相比,文化翻译产业相对比较滞后。如何认识文化翻译产业对陕西的重要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陕西翻译产业的重要性分析
陕西省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等几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文化翻译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翻译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吸引外资、促进旅游、翻译机构或公司的收益、带动文化翻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产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翻译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贸易,翻译不可或缺,高质量的翻译是对外贸易的基本要求。吸引外资,主要在于地区的吸引力和经济实力,文化翻译产业虽然不直接决定经济实力,但对文化软实力和地区的影响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方面,外国游客不断增加,文宣资料、公示语的翻译,有助于吸引大量的外国游客,能带动旅游业创更高利润。文化翻译机构或公司的收益随着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攀升,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文化翻译产业对产业链上游的政府管理、翻译技术辅助部门,翻译人才的培养、培训部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反拨效应,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会促生相关部门的革新,当然这些部门是文化翻译产业的基础。出版、销售、产业群、网络传媒、翻译服务与管理等处于文化翻译产业链的下游,直接受到其影响。
总之,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如,李宇明(2011)提出了“语言也是硬实力”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语言对经济的影响,也印证了文化翻译产业的重要性。
(二)文化软实力
参考约瑟夫·奈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中的表述,可以将软实力集中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即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陕西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表现在:国外文化的引介及归化、本土文化走出去、国际影响力等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翻译产业,陕西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国优秀的文化思想,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洋为中用,使其融入我们的血脉中,更好地为陕西的文化、政治、经济服务。其次,陕西博大精深的文化可以更全面地推介到国外,让世界了解陕西,提升陕西的国际形象。最后,通过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陕西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动陕西其他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在下降,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文化翻译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翻译服务,可以更好地为第一、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服务,介绍国外先进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理念,使我们的产业调整少走弯路。其次,文化翻译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其特征是智力密集型、高产出附加值、少资源消耗、无环境污染等。这些特性符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向。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大潮下,陕西的文化翻译产业尽管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仍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正在朝着规模化、专门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迈进。翻译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是不断进步的科学;翻译产业一个是新兴的产业门类,是前途光明的朝阳产业。因此,学界和业界一定要正确面对翻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和困难,用新思维新观念新视角来审视和推动翻译产业的发展,深入挖掘和整合产业潜力和资源优势,促进翻译产业走规模化和专业化道路,真正使陕西成为翻译强省,更好地为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贺宏志,陈鹏.语言产业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2]胡冰霞.翻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7).
[3]李宇明.语言也是“硬实力”[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4]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http://www.go-tone.net/hangyexinwen/fenxibaogao7.htm.
[5]朱宪超.我国翻译产业的概念、范畴及其它[EB/OL].2009.[2014-2-20]http://www.oktranslation.com/news/twininfo10226.html.
作者简介:
温宏社(1967—),男,陕西岐山人,副教授,文学硕士,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和翻译产业。
王巧(1994—)女,陕西咸阳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2013级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17W8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陕西省文化翻译产业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计划项目(省级编号:2785、院级编号:2016DC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