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组织教学、选择教材、决定教学方法、评估教学结果的依据。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高二学生“教师角色期待”、“教材及教学方法”、“学习者个体认知及情感”等因素进行调查,以期了解高中生英语学习中的需求及其被满足的情况,旨在从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英语学习需求;需求分析;高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自身的认知、情感等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些年,外语教学研究也更多地聚焦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
  需求分析是指在课程设计和计划实施过程中,设计者和教学者对学生的主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决定和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方式等的过程。需求分析应用于外语教学组织及实施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界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不同研究者因为不同的研究维度及研究背景,对“需求”内涵的界定也不同。Hutchinson&Waters提出了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两个概念。目标需求是指学习者为在目标情景中顺利运用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而需要做的一切[1]。Mountford认为需求可以被看作是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所认为是外语学习中有必要或者说是最好应该掌握的内容[2]。
  鉴于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对需求分析在英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的研究大多以大学生或者研究生为对象,对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者英语学习需求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桂林市第八中学学生为对象调查他们英语学习中的需求及其被满足的情况,旨在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中诸如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角色等从学生学习需求的角度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为小规模取样,对广西桂林市第八中学的高二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前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文科和理科各一个自然班的共计86名学生作为被试者。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问卷由21道选择题和1道开放性试题组成。该问卷涉及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及情感因素、课内外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英语学习者主体因素调查
  1、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动机及成效调查
  调查发现,被试者中只有15.2%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65.2%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一般,还有19.6%的被试表示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及学习成效。故广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表1为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学英语是为了高考和就业,这类动机属于工具型动机。具有此类动机的学习者对英语学习通常没有直接兴趣,因此他们也不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英语教学成效调查显示,仅4.3%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成效感到满意,34.8%为一般满意,剩余超六成的被试感到不满意。这是由于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及其具有的表层的工具性动机,他们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不足,其学习方法也不当,故学习成效不理想。
  2、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通过对提高英语能力的学习方式的调查发现,56.5%的被试选择自主学习。这说明,大多数的高中生已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广大英语教师在其实际教学过程中除教授书本知识外,还应注重学习策略的传授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由表2可见,高中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课外阅读英语读物的习惯,这种情况主要由被试者英语水平不高,阅读有困难而导致。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和阅读水平合适的读物,培养学生阅读英语读物的习惯,并避免学生为了追求小说情节而只读译文、不读英文原文的情况。
  3、高中生最喜欢的英语知识调查
  表3结果说明,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版教材的使用,学生对于与英语国家相关知识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由于当今的高中仍不可避免的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与高考紧密相关的英语词汇及语法知识仍然很重视,而对于实际应用中的语音语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学生英语学习难点的调查可知,超过六成的被试认为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为英语语法规则的学习,超过三成的被试认为英语词汇是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及实际运用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教师角色及教法的期待
  由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求较高,希望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及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此外,学生也希望能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也要求教师们真正实现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者、权威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变。
  对英语教师是否传授学习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约七成的被试偶尔或者从未接受英语学习方法的训练。高中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已具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及一定的能力。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有关英语学习方法的部分,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自学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对教材的需求
  被试者当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超七成的学生对现在学习的英语教材表示满意。这是由于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高中英语教材的在编写内容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增加了文化历史知识的介绍以及学习策略的讲解;其编写体例、版面设计也更加人性化,因而更符合高中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四)对课内外学习环境的感知及评价
  对学习者最喜欢的课堂教学设备的调查显示,喜欢在英语课上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新型教学设备的被试分别为43.5%和52.2%,选择传统的教学设备的被试比重较小。学生的选择体现了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即喜欢有声有色的教学工具。这也要求英语教师在选用教学设备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通过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由表6可知,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最喜欢的活动是看英语电影,其次分别是听唱英语歌曲、英语游戏和角色扮演。选择戏剧、辩论这些活动的学生较少。这与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有关,看电影和听唱英文歌只是单纯的欣赏,而戏剧和辩论这类活动都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应在教学中适当调整这些活动的比例和难度,使课堂活动多样化。
  通过对学生希望参加的课外活动的调查可知,超七成的学生喜欢夏令营的活动,其次是参与英语角及讲座。说明高中生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希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英语以及在使用中学习英语。只有较少的同学希望参加竞赛和演讲这类活动,这表明高中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成果的欲望不强。教师需要加强高中生这方面意识的培养。
  四、启示
  (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厚。英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习者的认知及情感方面的认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刺激高中生的深层英语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学生反映的很少或者从未接受英语学习方法培训的情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对学习方法的传授,使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培养的能力基础上,学会独立地获取信息和资料,并能加以分析、整理,从而开阔视野,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对于英语课程安排及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的情况,建议学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调查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情况下,适量安排一些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空间,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学生对课内外学习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希望建立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轻松自如的语言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对于那些对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活动,教师应做到“量体裁衣”,适当降低活动的难度,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定的培训。
  (五)相关教育部门及广大一线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并建立相应的需求分析长效机制。应经常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倾听他们的呼声,帮助其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其英语学习的成效。
  五、结语
  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需求分析是个被遗忘的环节。无论是社会、教育主管部门或是一线英语教师对于中学生只有要求,没有关注他们的需求。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英语学习中的需求及满足情况展开初步探究,为广大一线中学英语教师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由于本研究属于小型研究,所选被试样本较小且均来自同一所学校,所得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有待于以后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Mountford,A.The what, the why and the way[A].In Aupelf/Goeth Institute/ British Council,1981,(1):19-34.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刘丽,刘梅华.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研究,2008,(6).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一般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对上历史课不是那么感兴趣。  关键词:历史课堂;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一、认真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熟练地驾驭教材  首先要宏观
摘要:学业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它更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业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
摘要: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德育教育。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参照同类课题研究的成果,结合自己的德育工作经验与实践,就增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一、自我教育法  现代德育提出以人为本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贫困生规模日益增多。2007年7月以来,我国建立新的资助工作体系,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新资助体系的实施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了生活困难,但也给贫困生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带来干扰和困惑,出现社会意识淡薄、自卑自闭等人格问题,如何使贫困大学生在受资助的同时获得自我认同、全面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资助体系;贫困大学生;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自兴办以来,虽然经历过高峰期、平稳发展期和低潮期的不同阶段,但我们会发现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而且参差不齐,悬殊较大。为了让语义教学真正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努力探索一种着眼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分层教学以其“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只有发展,没有淘汰”的理念成为当前大家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分
摘要: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一般纳税人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改革对外购材料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带来影响,本文着重探析外购材料用于固定资产建造、研发支出、集体福利等的涉税处理。  关键词:增值税;原材料;改变用途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一、原生产用材料用于固定资产建造  (一)企业购入作为生产用的原材